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顾宁儿把一个个小布包都拿出来,这里面包的都是些珍贵的料子,匣子里面装的是春兰在宫里得到的赏赐,有用小荷包装的好好的玉佩、镯子,还有用帕子裹住的各式各样的头饰。

      她对这些不感兴趣,顾宁儿打开最底下的匣子,终于找到了她想要的。

      她们家除了福儿、寿儿和崔妈妈,还有一房姓张的下人。张老大和张家的负责厨房一日三餐,他们的儿子则是顾大山的小厮,平日里都跟着顾大山跑腿。

      还有一个李氏,是顾朗的乳母,最后一个婆子赵氏,和崔妈妈一起负责洗衣,打扫卫生。其中有身契的只有张家和赵妈妈,李氏白天过来带顾朗,晚上回家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崔妈妈是签的雇佣契。

      古代想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必定是少不了伺候的人,他们家五口人有八个伺候的下人,在官宦之家算是少的。

      她抽出福儿寿儿和张家一家的卖身契,还有五张一千两的银票,递给站在一旁的另一个老者。这个老者是专门仿画的,她要他仿造身契和银票。

      匣子里还有房契和田契,可惜她不敢拿。大通钱庄的银票没有记号,而且全国通用,房契和田契是在官府上过文书的,拿了也白拿。

      老者来之前已经被通知过要干什么了,各种契纸的底子都已经打好,现在只需要把名字和印章画上去就好。此事都已经是做惯了的,不一会,就已经仿好了,老者把仿好的契纸放在烛火上烤干。

      仿好的契书和真货比起来,还是有点差别的,平常乍一看看不出来,拿到官府去人家一眼就知道真假。她也没打算以假乱真,等此事过了,她就主动和春兰认错。

      顾宁儿把仿好的契书放到匣子里,重新锁上铜锁,东西也一一摆好,保证春兰看不出异样来,才锁上大柜。

      顾宁儿把福儿和寿儿的身契递给黄姓青年,“尽快办好,到时送来给福儿就行。”

      “是。”男子接过东西,见顾宁儿没什么要吩咐的,便一抱拳:“小人告退。”福儿送两人出去,同样是一人一张银票。

      寿儿踏进内室,还没开口,徐氏便问:“人都走了?”

      顾宁儿以为她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这一切,都被人看着眼里。她以为早早就睡去的徐氏,此时正靠在榻上,一手撩开帘子,看着窗外。

      寿儿点头,“都走了,姑娘马上也要回后院了。”

      徐氏人老成精,她年轻的时候死了男人,一个寡妇把儿子拉扯到大,儿子还做了大官,不可谓不精明。顾宁儿以为没人知道,可这院子里,她能指使的只有福儿和崔婆子,张家的和赵婆子都是她的人。

      她吩咐人看紧院子里的一举一动,顾宁儿前脚做的事,她后脚就知道了。她没拆穿顾宁儿也是因为,她和顾宁儿的想法差不多,都是为了这个家。徐氏放下帘子,挥手道:“去,把我的体己拿来。”

      一般人钱匣子都是放在柜子里,徐氏不一样,她放在枕头旁边,每天睁眼闭眼都要看一眼才安心,所以寿儿很快便抱着个匣子回来了。

      徐氏当初不过是个乡下老太太,手里存款常年不超过一两银子,现在的体己,都是上京后儿子孝敬她的。首饰是春兰嫁进来后孝敬婆婆的,加上儿子媳妇不常在家,家里由她主持中馈,老人的想法都差不多,能抠既抠,能省则省。

      这些钱她是准备给顾宁儿当嫁妆,和顾朗娶亲用的。

      徐氏挑出几样打眼的首饰和留作家用的银子,其他的都递给寿儿,“你把这些东西包好,银票拿到钱庄换成三五两的小票,过几日福儿定是要出去的,到时你也去,把东西放在附近。”

      寿儿抱紧匣子,颤抖的问:“有这么严重吗?”

      徐氏语气沉重,“我儿要做大事,我没有理由阻止他,可我的朗哥儿那么小,宁姐儿还未许人家。他们自小在京城长大,哪里受得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是奴婢想的太简单了。”

      “唉,去吧。”

      ***

      过了几日,福儿拿了几张文书给她,“黄大哥哥说,只要不是当面对质,是看不出真假的。”

      古代出远门需要拿着户籍到官府去办理路引,写明要去哪里,去多久。如果没有户籍和路引,你是住不了客栈的,严重的会被当做流民遣回户籍所在地,还要吃官司。

      她们家的户籍是不能用的,老家也不能回,因为到时候真失败了她们就是逃犯,通缉的文书会下到老家。

      她让崔妈妈女婿办的户籍是假的,但人是真的存在的。黄大郎上工的地方有个叫万铁柱的人,他家祖上是随州人,有一年家里遭了灾,便举家搬来京城讨生活。

      可惜京城的生活远比随州还要艰难,家里是越过越穷,几年前唯一的老母也病死了。万铁柱心灰意冷,夜里饮多了酒,上工的时候摔死了,管事闲晦气,加上万铁柱无亲无故,便吩咐人悄悄把事了了。

      现在徐氏的身份是万铁柱的老母,万铁柱的老爹死前念叨着要落叶归根,于是他们便准备搬回老家。到了当地把口供一串,认祖归宗,就可以顺利落户,假户籍就变成了真户籍。过个几年,再换个地方,谁还知道她们不是真的?

      顾宁儿把东西扔给福儿,“包好了,别给水淹了那就全完了。”

      福儿摸着自己的户籍,一脸傻笑。顾宁儿她们的户籍虽然是假的,但福儿和寿儿两人的户籍却是真的,现在两人是正正经经的良民。“可惜不能告诉寿儿姐姐这个好消息~”

      福儿凑到顾宁儿身边,期期艾艾的说:“姑娘,如果....咱家没事,我能重新卖给你做丫鬟吗?我舍不得离开姑娘~”

      她那点小心思,顾宁儿用脚趾想想都知道。随啐她:“我看,你是怕出去了会饿死吧!不过.....到时我就让老太太认你们做干孙女,给你们找个好人家,让你天天有肉吃的那种。”

      “呜呜~,姑娘我好感动啊,为什么我能遇到姑娘你这么好的主子?”说着,就要扑到顾宁儿身上来。

      顾宁儿赶紧伸出食指,顶着福儿的额头,“得了,别把鼻涕糊到我衣服上。”

      转眼,便到了11月,

      顾宁儿趁着旬休,约了两位预备役出来告别。李直趴在窗口,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因着皇帝要办50大寿,各地不是关键岗位的官员,已经陆陆续续的往京城赶了。

      各地商人也涌到京城,好趁机见见世面,顺便出售一些压箱底的宝贝。小贩们也笑容满面,皇帝大寿各家都要装扮一新,普天同庆,再节约的人也要扯上几尺新布,做上一身新衣。

      顾宁儿对着两人长揖到底,“这些年,两位对宁儿的照顾,让我无以为报,只有小小俗物,聊表心意。”

      耿文忠接过印章,笑道:“多谢宁儿了,我很喜欢!”

      李直打开扇子,左右扇了两下,又细细看了雕刻手法,道:“虽然你这扇子做的马马虎虎,但本公子看着你一片真心的份上,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不过你家只是个小人物,用得着说的像告别一样吗?”

      耿文忠一听这话就知道要糟,重重的咳嗽了声,还是没阻止住李直,不愧是叫李直,这肠子果然直的很。

      果然,顾宁儿看着两人,“你们都知道了?”

      耿文忠端起茶杯做掩饰,他家都是武官,这种消息往往是最先知道的。

      顾宁儿看李直一脸懊恼,便一挥手。“唉,算了。感觉这事全京城都知道了,你们既然也知道,那就当做是我在告别吧!”

      “瞎说什么?就算真的.....,我们也不会眼睁睁看你死的。是吧,文忠?”他祖父告诉他不许掺和到里面去,他不掺和就是了,但是后面救个人应该没关系吧?

      耿文忠点头,“我和李直商量过了,你爹娘肯定保不住,但你和你弟弟我们绝对会想办法的。”

      顾宁儿颓废的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的说:“多谢了。”

      李直死命的摇着扇子,仿佛刚刚嫌弃的人不是他。11月的天,虽没到滴水成冰的地步,但也差不离了。李直站在窗口吹着冷风,又摇着扇子,没两下,便听到惊天动地的喷嚏声。“阿嚏!”

      沉闷的气氛,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顾宁儿起身关上窗子。“天这么冷,我们去吃羊肉锅子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