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一股莫名的心慌涌上来,容与的面色有点发白,垂放在身侧的手微微收紧,唇瓣紧抿……
“小与,你站那做什么?快洗漱来吃早餐,要出发了。”容遥迈出大堂屋门就见容与赤着脚傻傻站着,一副被抛弃的样子,连忙出声,“大早上的,露水还没干,”
大堂屋内的应荀听到容遥的话,连忙走出来,捕捉到容与抬起头时眼眸瞬间的脆弱,连忙走上前:“怎么了?睡醒找不着人了?”
应荀抬手,微迟疑一下,还是按在他头顶上,揉了揉。
“没,没什么。”白皙的脚丫动了动,容与脸颊微红:“我回去穿鞋了。”
话落,快速跑回去。
容与穿好鞋,抱着屋里的盆出来,井边提水桶里有水,直接倒在盆里,冰凉的水覆在脸上,人瞬间清醒不少。
容与洗漱也不慢,几分钟搞定,跑到大堂屋时,粥已经凉好了,坐下来吃两口,容与奇怪问道:“爸妈呢?”
“去育苗了。”容遥随口答道,等秧苗长起来,就要插秧了,插完秧就开学了,“我吃完了,去做准备了。”
容遥拍拍容与的肩膀,起身离开。
应荀也站起来:“你慢点吃没关系,我去帮忙。”
容与点点头,想到自己起得最晚,吃饭速度更快了。
三人赶在八点出发。到达镇上的时候已经快十点,正是人流开始增多的时候。这个时代对于摆摊管得并不严,只要没占别人的地方,基本不会有事。
两人挑的地方就是车站的入口不远处。周围包子、面条摊子已经少了许多,做早餐的基本都收摊了,只有做一整天生意的小贩还在。
无论哪个年代,特别是做饮食的,都有划地盘的习惯,外人想融进去也不容易,有性子恶劣的甚至会抱团欺负人。
应荀他们这次过来也引起一些小贩的注意,有人蠢蠢欲动,然而看到应荀那将近一米八的身材,怯步了。
更何况他们人也有三个,大家还是忍了忍,看他们想做什么生意。
一开始这种情况,应荀和容遥都想过,所以才没加包子一起卖,要知道冰饮加包子,赚得肯定更多,但会得罪人。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他们就只卖卖冰饮了。
自行车后面绑了两根大木棍,一边一个框,框里一锅绿豆糖水,一锅红豆糖水。绿豆糖水是解暑的,红豆糖加了一些薏米之类的,当小吃卖。
挑好地方,三人开始摆东西,一张半米长宽的桌子,用来放碗、装冰的泡沫箱子,没有椅子。
容与有点忧心忡忡,这样简陋,真的会有人来吗?
“小与,把牌子靠在桌子上。”容遥把一条木板递给容与,上面写着:解渴解暑冰饮绿豆糖,一毛一碗,可打包。
简单地把摊子摆开,太阳已经老高,火热的夏天瞬间让人衣服湿透,特别是容与,他皮肤白,两颊挂上了红晕。虽穿着不好,可言行举止非常赏心悦目,不少女孩、大人走过去,都会看两眼。
“要喝冰饮吗?一毛一碗哦。”容遥看到几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往这边望,把容与往前一推,“加冰的绿豆糖,好喝又解暑。”
“姐。”容与不自在地后退,被容遥压住。
“这是你弟弟吗?”其中一位胆子大的女孩问道。
“是啊!要不要来一碗,可以打包带走,带有吸管。”容遥努力推销。
“冰饮是放在井里冰的?”对方有点迟疑。
一毛虽说不多,但也能买两个包子了。
“不,我们是真加了冰的,很好喝。”容与觉得不能让容遥一个人把事都做了,于是也开声道。
“那,先来一碗,不行,我们还得去市里,时间来不及。”女孩苦恼道。
“可以打包带走。”容与这次话说利爽了,拿了一个白色小袋子,应荀忙打开泡沫箱,用勺子舀些碎冰上来,倒在袋子里,几位女孩伸头一看,惊呼是真冰。
容遥适时把绿豆糖盛到小袋子里,插上一根吸管,袋子打个结。
容与接过递给女孩。
三人都没商量过,动作却是一气呵成。
几名女孩看到冰就心动了,而且觉得把袋子挂在手指上,一边走一边吸,特别有趣,还有范,意外的是口感非常好。几名女孩准备去市里玩的,经过这里去搭火车,一段路后,口没渴,但热得大家受不了,一口冰饮下来,人都活了。
五名女孩,五袋冰饮,很快赚了五毛钱。虽说不算多,可是一锅的成本也是三块钱左右,去了五袋,锅里的量感觉都没少。
“你们明天还在吗?”有女孩忍不住问。
新奇的东西谁都喜欢,更何况现在全镇有冰箱的人家也找不出几个,能吃冰,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会的,我们最近都会在。”容遥连连点头。
对方听到,言明明天还会来。
等人走后,三人击一下掌,开市了。
可是这刚开市,后面又安静下来了,他们的位置不太好,好的地方早有小贩占了,车站人流也不是这个方向,真的守在这里,这两锅糖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完,而且因为糖贵,下糖不算很重,到下午三点左右,可能就会变质了。
“我去车站推销。”应荀说道。
“怎么推?拉人?”容与好奇问道。
“不,就装成一小袋子,我提着去买。”应荀觉得这个办法更快。
“我也去。”容与连忙道。
应荀摇头:“你留在这里帮遥遥,她一个女孩子……”
容遥不乐意了:“我女孩子怎么了,□□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能行。”
应荀话塞,却不得不说道:“我不是这意思,你看我们刚来,还没坐稳,这不是担心你吗?”
其实应荀不想容与跟着去,车站什么人都有,推销东西也说不上不好,却总是要低声下气的,他无所谓,容与不行。
容与看向容遥,容遥摇头,看向应荀,插腰:“我能行。”
容与也看向应荀,坚决道:“我要去。”
应荀一时间郁闷了。这两张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七十的面孔齐齐看着他,一个从小一起长大,他会一辈子当姐姐的人。一个是他藏在心头最重要的人,这样望着,实在是说不出拒绝的话。
“就这样决定了。”容与不理他,去拿袋子。
容遥跑去帮忙,顺便还教着容与:“你去卖货的时候,就找那些狂流汗的人,睁着你那无辜的眼睛问,叔叔,阿姨,口渴吗?一毛一袋冰饮,有冰的,很好喝,不信可以摸摸袋子边。如果他们还是不理的,就不用推,换下一人。”
“为什么不能再问问?”容与上辈子跟在应荀身边时,看过一些电影,推销不都是死缠烂打的吗?
“因为能拒绝你这张脸、这双漂亮眼睛的人,不是拿不出一毛钱,就是心狠的人,前者再推也没用,后者会打人的。”容遥恶狠狠道。
容与被容遥的手势吓得缩缩脖子,连连点头。
应荀听着,哭笑不得。
三人很快行动,因为是用袋子装,不能放下来,拿的方式只能用手提着,可提却提不了多少,最后想出来的办法是挂在手指上。
应荀一只手指挂三四袋,一只手就能挂了十几袋,另一只手也挂了一些。
容与手指经过大半个月的劳作也粗糙不少,但是手指力量不足,应荀只给他挂了七八袋。另一只手只提了两袋,总不能挂满的,得留点地方收钱。
二十几袋的冰饮插上吸管,两人往车站走去,其他人看得有点眼红,真全卖出去,就得有二块多了,而且他们那锅绿豆糖和红豆糖,感觉都没怎么动,真卖完一锅,一天至少赚几十块吧!
收入差点的,都赶上别人的半月工资了。
“不过一袋子水,谁会买。”
“一毛钱,还不如吃两个包子,还饱肚。”
嘟囔声仿佛怕人听不到似的,五六米远的容遥忍住想翻白眼的动作,当没听到。现在容与跟应荀都不在,她可不会主动招惹他们。但真敢乱来,她也不怕,她跟着爸爸可是练过功夫的。
应荀带着容与去车站,看他被晒得满天大汗,阳光刺得眼睛睁不开,一时有点懊悔,刚才应该让他戴着帽子过来的。
两人很快走进车站的广场,两旁种了很多树,还有石椅,不少家里远的人怕路上有意外,都会提前几个小时到车站,但是由于人多,里面不给小贩推车进站。
九十年代的小镇候车室也小,更不可能让那么多人进去,于是提前来的人全挤在车站外的大棚、树荫等,天气炎热,脸都苦哈哈的。
这些人就是应荀和容与的目标。
容与听从容遥的话,四处观看,想找狂流汗的人,最后发现,谁都在流汗,毕竟今天的温度就达到三十四五度。
既然都一样,那就找面善的人,这还真让容与发现一个,正要走过去,身旁的应荀突然开声了:“卖冰饮,一毛钱一袋的绿豆糖,有冰,解渴消暑。”
应荀突然开声把容与吓一跳,回头瞪了他一眼。
这里密密麻麻坐了不少人,听到应荀的话,扬声问道:“是不是真冰的,别拿井水来骗人。”
这时候虽不是人人家里有冰箱,可镇上也是有冰场的,专做雪糕卖,时不时也能看到有人拉着卖,但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冰饮。
“真的,你可以摸摸袋子边,很冰。”容与小跑过去,伸出一袋子。
说话的人伸手摸了摸袋子底部,冰果然很足,料也不少,主要是那吸管插在袋子里还很新鲜。
大叔也不差这一毛钱,看着小孩长得还挺好看,买了两袋,有人开始,就有人跟风。都是大人,这一毛钱还是拿得出来,不过一会儿卖光了,还有人问有没有,特别是小孩子,眼巴巴看着。
“有,我们回去拿。”容与高兴道。
“啊,回去拿?你家拿吗?得多久啊!”有人问道。
“不,我们的摊子就在旁边,就是不给进这里,所以只能这样带进来了。”应荀回道。
“那快回去拿,这大热天的,能凉快一下。”大妈挥挥手,帕子擦得都湿透了。
两人同声应好,转头相视一眼,笑了。
容遥坐在摊子前,刚卖出一碗,就看到两人回来了,疑惑一下,想想时间,有十分钟了吗?好像没有,双目当即一亮,成了。
由于买的人不少,三人的出货方式慢慢变成一个人在卖,一个人在送,还有一个人在装。因为送的人跑来跑去太辛苦了,基本每隔一阵就会换一个人。两锅冰饮,在中午的时候就卖完,把隔壁小贩看得眼都红了。
三人也没在原地点钱,而是把东西一收,推着自行车往市场那边走,他们准备买点肉回去,晚上庆祝一下,顺便买几个包子吃,锅里还有三碗糖水,够他们吃一顿了。
“哟,赚了多少?不算算吗?”一位小贩扬声道。
三人本不想理他们,却没想到经过时,那小贩伸出脚拦容与。容与没想到有人会伸出脚拦,抬起的脚硬生生拐个地方,撞向旁边推着自行车的应荀,幸好应荀底盘稳,没连人带车跟他一起摔了。
应荀神色一冷,看向那名伸脚的小贩,凌厉的视线让对方心头一震,心里直犯悚,诎诎辩解道:“我就伸,随便伸个腿,谁,谁知道他突然走过来。”
“算了。”容与拉拉应荀,“走吧!”
他上辈子短暂住过桥洞,什么事没见过。
“好了,小荀,走吧!”容遥也拉拉他,有点奇怪,以前小荀也不是这么爆脾气的人,怎么感觉去一趟北京回来后戾气许多。不,也不对,在自己的事上,感觉还是挺稳的,就是涉及容与会变得暴躁不少。
“嗯!”应荀回一声,冷冷扫那名小贩一眼,让容与走到自己另一边,三人离开。
市场离车站不算远,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容遥不想进去,她饿得厉害,买了一袋包子回来,自己啃一个,给容与一个,赶应荀进去买肉。
容与想了想,拿了一个塞应荀嘴里。
“还是小与会疼人。”应荀心底如喝了蜜般,吃着这一毛两个的大菜包,觉得比他两辈子吃过的东西还要好吃。
“噗,是,是,我最会指使人。”容遥笑嘻嘻道。
容与脸红了,不自在踢应荀一脚:“你快去买,我累了,想回去睡觉。”
“行,你们想吃什么肉?”应荀问道,话中虽是“你们”,可是目光却是放在容与身上的,容遥暗暗好笑。
“肥肉。”容与说这两字时,眼睛都亮了。
“等我。”应荀话落,跑进菜市场。
他们那边三个村子,因为穷得厉害,根本不会有人卖肉卖到村子里,至于腊肉更少有。至于自家养的,因为没什么东西养猪,所以每家每户一年最多养两头,养到年尾直接卖了换钱,只有那几家家境稍好的会留一些做腊肉。
村里有人家想吃肉,偶尔也会去那几家买一点,想吃新鲜的,就只能来镇上了。
菜市场中午非常热闹,大部分是大妈、阿姨在买菜,应荀一个大小伙子的出现,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特别是菜贩、肉贩,对着他扬声叫,总以为小伙子不怎么会讲价。卖肉的肉贩显然想多了,两块三的猪肉被他讲到两块,最后还搭了半块猪肝,果然人不可貌相,不过幸好买了两斤,还能小赚一点。
应荀买了肉想往外走,看到有人在卖晒干的小虾米。他们荥南市近海,可是离他们镇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加上这个镇也穷,运输不太好,成本加高,放到这里卖很难回本,所以市场上很少能看到海鲜,反而小虾米比较常见。这种晒干的小虾米只要放在阴凉处,隔段时间晒一下,能放很久。
小虾米吃法也很多,加点酱油蒸一下,再加点油,非常好吃。
应荀小时候吃过,可是随着他长大,学费让家里越来越紧张,几乎不怎么买了。想到容与回来后天天白粥红薯咸菜,脸都尖了,应荀毫不犹豫走过去,买了三块钱。
这东西贵,五块钱一斤,可是它轻,三块钱就有一大袋。
应荀出来时,两人已经吃好喝好正在聊天,看到应荀除了肉,还提了一个黑乎乎的袋子,投去好奇的目光。
应荀把肉放到车头篮子里,黑袋子寄给容与:“看看是什么?”
容与好奇接过来打开,一股淡淡的鲜腥味透出来,当即双眼一亮:“是小虾米。”
应荀问道:“喜欢吃吗?”
“嗯?”容与疑惑,而后点点头:“喜欢吃的。”
然而应荀却看出来,容与应该是没吃过的。以前在北京他什么好东西没得吃,怎么会吃虾米,现在却为了一点小虾米高兴。
“我也喜欢吃,”容遥笑着打断这诡异的气氛,把小虾米接过来绑好挂在车头上,揽着容与的肩膀:“走吧,回家,下午吃虾米,晚上吃肉。”
“冲啊!”
话落,拖着容与跑了。
容与穿拖鞋很少跑,对拖鞋驾驭也很差,被容遥这一拖,鞋都飞出去了,恼得容与脸都红了。
容遥一边给他捡鞋子,一边笑。
应荀看着两人互动,无奈一笑,推着自行车向两个人走去。
这辈子,真好啊!
什么时候能存到钱,给容容买球鞋、衣服,那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