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消磨时光 ...
-
时间说快也快。唐若璃看的书已经换了两拨。她有时也会下棋。温蕊不太精通此道。唐若璃就自己下。一会执黑子,一会执白子。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她没有再出现在听雨轩中庭,尽管她也很想见到哥哥。
唐若璃就在这样简单局限的生活节奏中,慢慢消磨时光。
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
上弦月。微明。
温蕊刚从唐若璃的房间退了出来,忽觉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殿下?!”她压低嗓音,却压不住惊诧。
墨色锦衣,神姿夺魄,略消瘦的面容却俊逸更胜。
卫玄渊示意她退下,他缓缓的走进房间。
这个房间以前就是给他准备的,但是他从来没有住过。现在看来,俨然有了生动气息。
那把折扇,随意插在青铜笔筒中,如果云先生知道,可能会心疼。
喜欢的东西就不要把它搁置起来,要物尽其用。
这是以前唐若璃说过的。
案上堆了一叠书,以机关解注为多,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图纸。卫玄渊仔细看过去,还有一些她自己的笔记。
榻上放着棋盘,黑白棋子各占半壁江山。看得出来,双方胶着之势。大概她还没想出来怎么用自己的招破自己的招。
卫玄渊扬唇一笑,伸手捏出一枚黑色棋子,放到一角。
然后他轻轻的走到她床前,坐了下来。
唐若璃睡得很沉,像一只小猫一样,呼吸声软软的。
他修长的手指再度抚上她的脸。一寸一寸。
卫玄渊静静的看着唐若璃的睡颜,一直到东方破晓。方才离开。
第二天唐若璃见到温蕊,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动过我的棋局吗?”
温蕊此时回答是也不妥,否也不妥。有点语塞。
“难道是我自己摆的给忘了?”唐若璃揉揉额头。
不过她很开心这个棋局有了突破,而且这一招很妙。
但是过了几日,她发现棋局又被人动过了。
第一次出现这个情况时,唐若璃以为自己忘了。
但是第二次出现,她就不相信是偶然了。
她追问温蕊,后者始终摇头做不知情状。
看来万事还得靠自己。
当卫玄渊第三次出现在她的房间。
啪!他的手被敏捷的抓住了。
“卫玄渊!你不守信用。”唐若璃低吼。
“你怎么知道是我?”卫玄渊很坦然。没有惊慌。
“那个棋子的下法,除了你,还有谁。”唐若璃没好气。
“我只是来看看。你不必介怀。”
“你只是看看吗?”唐若璃指指他的手,“卫玄渊,我都已经给自己做好安排了。你就不要管我了。”
“你的安排是什么?”卫玄渊眼神锐利起来,“你要在这个房间,呆上几十年?”
唐若璃一怔。
几十年?恐怕几年都不可能了。
卫玄渊看她有些彷徨的样子,心下又不忍起来。
“我后天就要奉旨南巡。”
南巡的事情本来是卫玄济计划的,可是他近来身体又不好,就托付给了卫玄渊。
唐若璃听到他说要离开京城,有些突然。
月光辉映到床前,卫玄渊看着她的眼神颇为幽深。
“你和我一起去。”
唐若璃立刻摇头:“不可能。我们已经说好了。”
“我知道你是打算一直呆在这听雨轩,可是你也要考虑一下温蕊。她除了要顾全你的安全,还有别的任务。”
唐若璃沉默了下来。
“那我找个地方自生自灭,总可以吧?”她叹了口气。
“我并非一定要限制你。澄阳公主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不谨慎。”卫玄渊正色道,“你应该也清楚其中的利害。”
唐若璃点头。她就是因为明白这个,才与卫玄渊牵扯不清。否则,随便找个地方度日,何处不逍遥。
“所以,”他沉吟了一下,“我考虑再三,还是需要把你放在跟前。”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唐若璃已经分不清楚这是不是他全部真实的用意。况且,一个月的沉静,她开始看淡那件事了。
“好吧。”她说不过他,“我明白了。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
唐若璃直直盯着她,咬咬牙:“以后我们保持距离。你不准再占我的便宜。”
卫玄渊朗然大笑:“你放心,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马车连夜回了湛王府。
当唐若璃下了马车,发现贺沉、青羽、林介都在,整整齐齐的恭候他们。
“姑娘您回来了。”青羽一向清淡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喜悦。
贺沉内心差点要流泪了。
唐大小姐,你可回来了。再不回来,日子没法过了。
在这一个月,殿下用雷霆之势整肃了京城周边的四个大营,剿除了隐藏很深的几股危险势力。殿下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公务军务,竟忙到没有一丝闲暇时间。而他们身为属下的,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王府的事,就是他们的事。
所以,贺沉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过了。最近才刚刚有了转圜的苗头。
林介不像贺沉那样内心活动丰富,他面上依旧没有风吹草动,嘴角却也有一丝笑意。
唐若璃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下一暖。
翌日卫玄渊一直不在府里。她就自己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挑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另外,她把那只折扇随身携着。上面有她喜欢的字: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反正卫玄渊也不用,她就据为己有了。
她念叨着这几个字,一时睡不着。不小心倒吸一口凉气,一连咳嗽了几声。她拿锦帕堵住嘴,又吐出两口血。
“怎么了?!”卫玄渊刚刚回来,听到她的声音,一步跨入室内,火速赶到她身旁。
唐若璃把锦帕团在手中,用另一只手拿起折扇隔开两人。
“停!你不准再过来了。我没事,就是咳嗽了两下。”
卫玄渊看着面前的折扇,颇为意外:“你真是学聪明了。我不会逾距!不过你有没有事,还要太医看了再说。”
紧急召了当朝首屈一指的程太医。他诊脉半晌,连连称奇。
“姑娘的脉象非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