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知青们千里迢迢来到乡下,本来就不容易,没几个人会把粮食带上。有这功夫,还不如带些别的有用的东西。
      考虑到这个,新来的知青们吃的粮食,都是从村里借来的,等到分粮的时候再还回去。这是新来的知青才有的待遇,等到下一次,知青们就只能靠自己的劳力来拿工分,从而拿到粮食了。当然,如果你手上的钱够多,也可以不上工,拿钱买粮。
      夏毓和林雪晴的粮食,是傍晚的时候徐帆和赵铭一起送过来的。他们俩住在赵村长家,粮食提早跟村长去取了粮食,想到两个同来的女知青还没有来领粮食,自告奋勇地帮忙送过来,能给两个漂亮的姑娘献殷勤,这样的机会可得把握住。
      再者,他们四个是同一批来的,也同样没有住在知青院,和那边天然就隔了一层,当然得抱好团。
      别说什么现在的人淳朴,你一个人势单力薄,跟人家人多势众,傻子都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
      女知青的口粮是一个月粗粮二十五斤,二两的细粮,男知青的粗粮也不过比她们多了五斤粗粮。村里给知青的粗粮是十斤的地瓜和十斤的玉米碴子。听起来不少,但这年头大家吃的东西都没什么油水,不顶饿,这点东西还真不够吃。
      好在,夏毓不缺钱,也没指望靠这点粮食填饱肚子,转手把粮食交给赵三婶。她是不打算自己开火的,“夏毓”以前是土生土长的人,对于做饭还是会的,但用的也是煤气。至于她本人,就仁者见仁了。
      林雪晴也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理所当然的也交了粮。
      徐帆和赵铭的任务完成,也不管她们是怎么处置粮食的,反正他们两个的粮食也是交到借宿的家庭里了,以后跟着村长他们家一起吃饭,图的就是以后有人帮着做饭。
      他们以为夏毓和林雪晴也是这样想的,殊不知这两个人灶上的功夫一个比一个差。毕竟这年头的女孩子,要找出一个不会做饭的还是挺难得的。
      赵三婶拿了粮食,把粮食放到自己屋里,就准备去做饭了。两个女知青对自己不错,她也不吝啬,准备好好整治一顿饭菜给她们接风洗尘。
      徐帆邀请夏毓她们道:“我刚才问过村长知青院的位置,正打算和赵铭一起去看看,顺便认认人,你们要不要和我们一起?”
      夏毓和林雪晴相视一眼,点头答应下来。
      林雪晴道:“正巧,我们也想去认认路。”
      “走吧,待会还要回来吃饭呢。”夏毓说。
      林雪晴向在厨房做饭的赵三婶大声说:“婶子,我们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赵三婶应了一声:“知道了,待会儿记得回来吃饭啊。”
      知青院在村尾,赵三婶她家在村东头,四个人一路走过来一边说话。徐帆和赵铭并肩走在两个女孩子前面,“我们快去快回,这个点估计大家也要吃饭了,我们去打个招呼就好。”压根没想过知青院的人会把他们的饭也做上。听村长说,知青院的知青们搭伙吃饭,粮食总是不够,谁也不会对几个没什么交情的人穷大方。
      夏毓她们自然不会反对,看她们每个月的口粮就知道,知青们的粮食都不会充足到哪去,还是不要上赶着招人嫌的好。
      等他们到的时候,知青院里已经在摆桌子了。知青院里总共就四间屋子,还有一个草棚搭成的小厨房,屋子里狭窄,大夏天的又闷又热,肯定不会在里面吃饭,他们都是在院子里吃的饭。
      看见四个陌生的年轻男女在门口,老知青里的老大哥罗鹏热情地招呼他们进来坐下。
      盛情难却,四个人相继坐下,由徐帆做代表介绍他们。
      “你们好啊,我叫徐帆,这位女同志是夏毓。”这指的是夏毓,下意识的,他把夏毓排在其他人前面。然后又介绍剩下的两个人,“这是赵铭,和我一样都是青省人,那位是林雪晴同志,从京市来的。以后请大家多多指教。”
      “哪里哪里,大家都是知青,千里来相会,互帮互助是应该的,我叫罗鹏,你们叫我罗大哥就好。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邱杰,跟我是同一批下乡的……”
      知青院的知青们也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自己,这时,两个女知青从外面走进来,一个面如银盘,容色娇媚,另一个长相平凡,两个人站在一起,对比明显。
      漂亮的那个女知青见大家围作一堆,也走过去,“真热闹,这是新来的知青吧,我是邱卿怡。”
      看见是邱卿怡,人群中有些人瞬间冷了下来,纷纷找借口离开。
      夏毓挑眉,不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怎么把其他人得罪得这么狠,完全不给人留面子。
      不过,夏毓也不喜欢这个人,眼里的功利性太强了,瞒得了别人,却逃不过她的眼睛,到底跟她曾经打交道的那些人精子没法比。
      闻着从小草棚传来的饭香,夏毓他们也准备告辞了。
      罗鹏把他们送出门外,叮嘱道:“以后有空常来坐坐,我们条件简陋,还请见谅。”显然对于不能招待他们接风洗尘抱有惭愧。
      徐帆道:“会的。”
      想了想,罗鹏又说:“你们住在外面,跟人家好好相处,那两家都算好相处,不会迁怒你们的。”更多的,他就不愿意说了。毕竟那事是他们知青的丑事,他也没脸提。
      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众人心里各有计较。
      徐帆他们把两个女知青送到村东头的赵三婶家就离开了。
      这个时候,赵三婶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她们。见她们回来,钻进小厨房,拿出两个碗,各自敲了一枚鸡蛋,有把今天下午夏毓送的红糖拿出来,各自放了一勺红糖,想了想,又加了一勺,然后冲了热水,用筷子把鸡蛋打成蛋花,端到堂屋,给两人一人一碗。
      乡下这里,有客人来,端上一碗鸡蛋糖水,已经是高规格的待客方式了,由此可见,赵三婶有多欢迎两人。
      夏毓她们不知道这个规矩,毫无压力的受了,毕竟以她们俩以前的生活水平,都不会把这点东西看在眼里。
      因为有客,赵三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做饭,桌子上摆了四盘菜,一荤三素,一个炒鸡蛋,一盘生菜,一个凉拌酸菜,一个炖萝卜,饭是半稀的玉米碴子粥,就他们家的水平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尽管在夏毓眼里看来,还是简陋,不过她还是很给面子的赞美了几句。
      饭后,帮着赵三婶收拾了碗筷,夏毓和林雪晴回房规整东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