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夏毓被林雪晴拉着走开,等离开了邱卿怡的视线范围,夏毓还隐隐察觉来自邱卿怡如有实质的灼灼视线。
买米糕的摊子几乎在集市的最里面,一路走过来,夏毓只入手了一件粗陶的长颈花瓶。确认两人都没什么要买的东西,也逛完了集市,夏毓决定打道回府。
来之前,夏毓和赵三婶已经约定好了,什么时候买好了东西就自己回去,不和她一起。因此,夏毓没有等赵三婶一起走。
相比起集市,夏毓这趟出来更想去的地方是书店。哪怕拥有这这具身体以前的记忆,对这个时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这不够。“她”的成长经历是时代背景最具现的外在,导致这个背景产生的缘由却如雾里看花,当然,这是对以前的“夏毓”而言。对现在换了芯的夏毓来说,想要从报纸等主流媒体中抽丝剥茧,分析出自己想要得到信息一点都不难。政策的发布,领导的发言,这个国家歌功颂德的事迹……去除表面抽取核心,只需用一根线一串,夏毓不难从中看到过去,甚至还能推演未来。
这是夏毓从前幼承庭训,二十年如一日磨砺出来的本事。
现在,她想知道,要多久,她才有机会光明正大的离开大河村这个小小的天地。知青固然有回城的名额,但对于把大好年华苦耗在田地里的无数知青而言,这几乎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其竞争激烈不言而喻。
夏毓也是想离开这里的。田园的生活一时体验还算别有趣味,久了,难免无聊。更何况是在条件这么简陋的情况下,夏毓对长长久久地待在大河村没有一点兴趣。
对一个刚下乡的知青来说,想要拿到一个回城的名额难如登天。夏毓固然可以凭自己的手段筹谋一番,可惜她的外家现在遭了难,她下乡才不久一有什么动作太打眼了,谁知道对许家下手的人现在是不是还在盯着许家,她是许家的外孙女,许老爷子打小养在身边的人,她要是犯了错,又是一个把柄。
夏毓想要离开,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着国家的政策光明正大的走人,叫人挑不出一丝错处。这个机会,夏毓相信,不出几年就会到来。
在这之前,她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可以了。
放下翻看的报纸,夏毓细细地思量着。
旁边的书架上摆的是各种期刊,夏毓挑了几本感兴趣的文学期刊,到柜台去结账。陈旧的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短发待着眼睛的姑娘,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正捧着本书在翻看。见夏毓抱着几本书过来,把书放在柜台上。
那姑娘接过书,看了看,有些诧异地瞧了下夏毓一眼,没想到夏毓要买的都是这些书籍。
夏毓捕捉到她的眼神,问“怎么了吗?”这些书没什么不妥的的,都能摆到明面上肯定没有问题,有问题这家店也不敢拿出来卖。
短发姑娘眨眨眼睛,笑着说:“没什么。只是难得看到有人一下子买这些文学期刊,好些都是之前的了。这些书难卖,进的也不多。你还是这个月来第一个买的人呢。”说完,又对夏毓笑了笑。
“嗯,书还是不错的。”夏毓也回她一个笑容。前些年风声鹤唳的时候,不少人都一言一语的不当,或者家里的藏书遭难,到现在还有人对书籍避之不及,也难怪短发姑娘会这么说。
“是挺不错的,这几本期刊我也看过,里面有几篇很不错的文章。”见夏毓捧场,短发姑娘也饶有兴致,甚至推荐了几篇自己很喜欢的文章。她在书店卖书,难得碰见和自己聊的来的人,见夏毓也喜欢读书,很是亲近。
“那我该回去好好看看。这里只有你一个人?”
短发姑娘回道,“平时只有我一个人在,毕竟书店也没什么人来,一个人也忙的过来,上边就没安排人了。”
书店确实挺冷清的,夏毓来了好久,也没见有其他人上门,书架上的书很多都很簇新,可见平时没人翻阅。
夏毓理解的点点头,“那岂不是挺无聊的?”一般人可坐不住。
短发姑娘笑笑道,“也不会,可以看书打发时间。”
短发姑娘对夏毓印象好极了,人长得漂亮还和气,主动问:“你有什么想看的书吗?这里没有的话,我可以帮你订的,也不麻烦。”
夏毓正想搞一套教材呢,正好打瞌睡来了枕头,“那真是太好了,我还想买套教材,从初中到高中,你有路子吗?”现在虽然不能考大学,不代表以后不能,国家建设总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夏毓想来看的远。
“教材吗?”短发姑娘沉吟,“有倒是有,不过一下子集不齐。这样吧,再过一两个月你再过来,我看看能不能帮你找齐。”
夏毓听了,忙对她表示感谢,“那可麻烦你了,这些钱你拿着,尽量帮我找齐就好,实在不能也无所谓。”不能叫人白帮忙。
那姑娘一看就知道夏毓拿多了,忙推辞,“不用那么多。”可她哪是夏毓的对手,最后还是收下了,心里决定一定要帮夏毓找齐了教材。
两个人又交换了姓名,夏毓才知道她叫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