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二月二 ...
-
早早的准备好攻略的叶澄云,最后还是来不及去理发沙龙。
她打算现在带着自家小宝贝,驱车3小时,到S市远郊的一处市里专门扶持的,还保留传统文化发展的村落里,体验正宗的节日魅力。
一连三小时的路程里,吃饱穿暖的小夏莱特都在后座的儿童座椅上,美美的打着小呼噜。
民俗村子的外头修了窄长的小路,周围是开阔的没有遮挡的土路,实际的马路道面积太小,一辆车就占满了。
所以司机别怕技术不佳,还担心两边没有任何防护,毕竟顶多开偏了,进了柏油小路边的土路上,整体上也就脏点车,没什么危险。
再加上,这位辣妈算上一世自己的人生年龄,实算驾龄也有7-8年了。
在技术上可以算的是老司机了,开的是很稳妥,最起码没把睡着了的小天使晃起来。
银灰色的城市suv刚开进村头,接头就来一声声热闹又欢腾的爆竹声。
艳丽的彩纸满天飞舞,大朵大朵的烟花绚烂又漂亮,提前上空的一道道烟花上空的啸声。
锣鼓喧天的乐声,热活朝天忙碌的村民,震撼霸气又隆重热闹的场面,不无代表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虔诚期盼和珍惜,人人的脸上也都带着感谢与快活。
和着火药硝浓重的冷空气,迎面扑向下车的俩人,不由的勾起人的童年里,最快活最人情味的春节回忆。
是在这些年里都市人身边已经消失,不曾在意的年味。
现下的任何节日,已成大多年轻国人印象里,可以吃喝休息和朋友玩乐的带薪假期,甚至连回家过节团圆,陪伴家人都被放置了一遍。
这些吐槽节日过的越来越没有味道,也没有什么意思和特别意味的人,又何谈自己是真正的在过节?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二月二,龙抬头,农家忙着修犁头。仲春二月二,谷种好落地。”
“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了,我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
小路上,溜着顺口溜,一手抓着炒豆炸糕小糖糕年糕,理了一头新寸青的皮小子们,笑闹快乐的跑来。
早在下车后,被爆竹声响起,就吓得眼睛圆溜的小夏莱,正式脱离了妈妈的怀抱,小鞋子总算下了地。
白嫩的小脸蛋,圆胖的二头身,喜庆的红衣裳,映着漂亮的五官红光照人,从头到脚的好看的红封包打扮,看着就喜人。
一群黑不溜秋,难得穿身干净新衣裳的小皮孩子们,一个个都把小夏莱特稀奇的围看起来。
这场景,叶澄云也觉得怪有趣的。
不止是好奇凑在一起围人的小孩们,关键是被围着的主角,小夏莱特一回头就对着亲妈,用紧张又害怕又不敢哭的眼泪包包场外求助。
而坏心眼的亲妈,突然领悟了玩劣的大人为何爱逗小孩的乐趣来。
自然开始的对着亲崽子的求助,视而不见,心情美美的隔岸看戏。
对于不配合不合作参与救援的亲妈,小宝贝自然有报复的办法。
红艳艳的小嘴巴一撇,大眼泪包包开始啪嗒啪嗒下起雨,小嫩个的细嗓门还配着啜泣音来,弄的怪可怜劲的。
亲妈一看这,对岸的火转头烧她这,才知道急了。
想起该抱抱亲亲哄哄她的小天使了。
结果还没行动,粹不及防的被人先截胡了。
一群快光头的小男孩儿们,对着哭的正可怜的小夏莱特,一个个都觉得自责,觉得是自个吓坏了这漂亮的胖娃娃,心里过意不去。
急的出一脑门的汗,才忙活着想起,把自己手上的兜里的,好吃的炒豆、炸糕、煎饼、小糖饼、大年糕,齐齐的往红封包衣裳的兜兜里装。
太多太满的好吃,坠着沉沉的重量,一如他们对胖娃娃的爱护喜欢。
大概终于感受到了,这些比自己大好多岁的哥哥们的友好和喜欢,头一次不用哄的娇娇儿自个止住了声。
对着总算不哭,开始对一干好吃的笑眼弯弯的小夏莱特。
一张张皮肤黑黑,笑起来牙白白的哥哥们,稀罕的摸摸胖胖短短的小手,粗粗圆圆的小腰,怎么都挺高兴的。
捂着香喷喷的小口袋,小夏莱特的衣领子都快湿,一直眼巴巴带小星星的看着亲妈。
背景板样,在一旁哭笑不得的亲妈,看着这完全不用语言沟通,一下子完全号脉清楚,还快速搭建的友谊哭笑不得。
不然怎么说孩子最懂孩子呢?
“噼里啪啦……”
“哒哒~噔噔锵锵……锵。”
“呜~”
“是起龙头啦~”
“胖娃娃,快来!跟我们来!看大龙喽!大龙会飞的!”
一群孩子又像开始来时那样,快乐热闹的往回跑,还不忘着新伙伴。
叶澄云跟在后面,一点不担心亲孩子,毕竟那7-8个男孩可是几乎快把小宝贝给抱着轮流跑。
她觉得也是难为这一群瘦瘦的小个子们,毕竟小夏莱特的实心重量她也是时常感受,有些心疼他们。
我国的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故而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仪式,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 舞龙、唱大戏,放龙灯,起龙船,迎春神游等等活动,全国各有各的南北节日的乐趣。
村里有祠堂,早上的敬神祭祀,叶澄云带着小夏莱特来的晚参与不了,现在就等着压轴重头戏舞龙表演。
大龙的抬头也是在的祠堂,仿古的建筑物建的很古色古香,占地面够大。
考虑到了,每年一次村里最重要的活动和全村收入都在这一节日上,完全走的旅游客流量最大化的设想。
现在里外都三圈的围着举着手机相机的游客们。
也难怪刚刚那群孩子,见村里来陌生人都不会怕,一个个热情的很。
很明显,这位新手妈妈,对家孩子的魅力了解的还不够深刻。
如今也举办不少于10次的舞龙节目的村里很有经验,从大空间的祠堂起头,一路沿着村路表演,顺便带着游客们参观村里各项民俗景点,多多展示,好让平时也有游客来村。
一头大龙,龙头龙骨龙身龙尾实木制作,直至数百米,皆只求其形神态俱像,其身巨大,得靠数十位高壮青年全力支撑才能活动起来。
不说全龙制作精良,龙身龙鳞鳞次栉比,描画细致入微,龙头大而霸气,龙目气势威严。
待一干锣鼓鞭炮响彻正午的天际时,如一讯号起,整条巨龙一动,气势当下便一变,潜龙游行,不论头身爪尾立即鲜活起来,动身灵动,气势磅礴。
动则髯云乍起,爪立撕天,雷惊电间.矫首浪还冲的气势,直压当场,瞬间震住所有人心。
其形当真,龙行生云,翩若惊鸿。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
这刻也明了,为何华夏人会有以龙传人身份自称的骄傲。
一场舞龙游行,让所有人都觉得不虚此行。
日头偏了下,饿过了中午,全心沉浸在盛大龙会的精彩。
众人才在往会走的路上,被村民们早就准备好的一样样美食,一阵一阵喷香的风勾的饥肠辘辘的肚子反应过来。
在回祠堂的大路上,准时摆开的各类小吃数量多的让人心花怒放,眼前看的享受,鼻子闻得香味,只怕到了这时不满足肚子的话,后头就该悔青肠子了。
“滋啦~”
色清味香的农家纯正自榨花生油一加热,呼噜噜的小泡泡升起来,早早切好,上料调味的各类白面果子,红色糖饼子雪白糖糕儿都齐齐的滑入油锅。
只放进去一会,就被带着炸香味的热油,包裹上了金黄酥脆的外衣,不受热的内里当下融软糖化成,柔软甜蜜的内陷。
一口下去,热气挑起了舌尖味蕾,美味紧追其后,丰富、软糯,甜蜜,酥脆,喷香,实在挑不出比这更让人着迷满足还奢侈的味道了。
“滋啦啦啦~”
白胖的肉饼子直接按在了平面的热煎锅上,滚滚的油香,炸酥了外头,热力一烘,里头带着些油脂的肉馅,融成了带香焦脆的咸肉饼。
“彭……”
长的跟大口袋带着鼓风机一样的爆米花,是儿时最喜欢有趣的声音了。
抓着俩手满满吃的,带着满脸的小夏莱特。
叶澄云自己兴奋的,跟着一群孩子捂着耳朵,满脸期待好玩的围着,看着动作果敢的老人一把帅气的按下机器。
“彭……”
炸出了股有焦香味的白胖胖甜米花,瞬间挤满了一整个大口袋。
这种儿时纯手工爆米花,满满一口下去,自身的天然甜味,可比外面那些不知道放了什么添加剂的爆米花香,不知道强多少倍,怎么吃都不腻,越嚼越香口。
“妈咪~龙龙!龙龙画!”
一蹦跳三高的小家伙,头一次自动丢开自家妈妈手指做的牵引绳。
着急忙慌的扒拉着,面前围着结结实实的大腿们,小脑袋一头汗的直往前冲,挤得脑袋上的帽子歪了都不带扶的。
看着撅得高高抬起的圆滚滚小屁股,不顾其他,奋力往前钻的自家崽子,叶澄云颇为感叹的看着,有些长的,不逊于平常庙会规模的民俗村小吃摊们。
让人自豪的民以食为天的大华夏啊,真有会放过什么,都不会放过吃的好时机。
有关吃的习俗延时到今日数量简直不要太多。
有面条、馄饨,饺子,炸面果子,煎饼子,粘糖饼,炸油糕,糖糕,烤年糕,爆玉米花、卤猪耳朵,切肉,炸春卷,咬春饼,糖画,糖葫芦等南北方各不同不少的节日美食。
可以说到了现在,二月二春龙节的各类节目,或多或少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去繁简化的只保留住一部分。
可吃的却随着时代的变化,仍在继续增添各类风味不同的数量。
如今还算有钱,不愁好吃的没钱不舍得买的亲妈,只头痛怎么把家里的小胖砸骗回去。
“这小吃摊会开到什么时候啊?”
愁人。
看着前头这会天都黑了,还流连夜市企图当家的小胖砸,这一刻叶澄云快要愁秃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