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听闻范末拿到此案件,杜瑜特意托杜宽来信,告知范末,此事事关皇室,不要轻易做主。
没想到人还没见上一面,此事已经传播这么远了,连杜瑜都专门找人来告知他此事。
可见真是坏事传千里。
杜宽来送信时已经知道了此事,他劝道:“不如赶紧找圣上辞去刑部尚书一职,或许能保下一家人的性命!”
范末沉默不语。
相比于热情的好友,刑部衙门里的同事就冷漠多了。大约是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事是烫手山芋,也怕引火上身,都选择隔岸观火看热闹。有人见范末连夜审问犯人及相关嫌疑人,笑着劝范末:“既然是你最后一点时间了,还徒劳做这些有什么用?不如早日给自己置办好身后事,安顿好你老父老母!”
范末不置可否。
这些想法一个比一个消极。如果找圣上辞去这一职务贬为庶人,钱家说不定马上就会扑上来,而且圣上一怒,伏尸百万,如果怒触了,都不用等到截止的那一天,自己就可以直接上路了。
另一方面自己的父母好好的待在温江,也算一方小势力,有钱有权,自己若为此事逢难,想必圣上也不至于为了这种事牵连家人无辜。
只是裴以微见范末日渐消瘦,日日为此事奔波,更加细心照顾了。范末也曾想过休了裴以微,免得她遭受这无妄之灾,裴以微却笑着握住他的手,告诉他放心去做就是,如果有难,她会自己有办法脱身。
一番话下来,范末真觉得裴以微真的是十分贴心。比起电视剧里那种,男女主一到关键时刻就拖泥带水的你推我让的精神,裴以微果然是一个聪明果断的女子。
当然范末也给裴以微悄悄置办好了身份文牒,方便她走脱。
————————————————————
连日奔波,看似徒劳无功,但也有些许眉目了。
就案情来说,确有其事。曹毅是曹皇后的侄子,也是这家倒霉矿场的场主。这家矿场早已在他手中成功运转了好多年。但是最近几年,总有一些人上着工,就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看大夫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些工人总是莫名其妙的呼吸困难,要歇息后才能继续,而且越发严重,刚开始是劳动时会出现,后来连坐起来都费劲,药石罔效,难以挽回。
曹家皆是无可奈何,但是采石料的工作又不能停,只能再找新人上工,抚恤旧人,给足银钱。
本来此事也就按下去了,但五个月前,矿场内一个王姓老伙计突然被石料砸中,当场死亡,曹家给了其家属一百两体恤金,其家属还不知足,到矿场、曹家去闹,又得了一百两。这下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要求赔偿一千两。曹家闭门不见。
这王家人不知是胆大包天还是怎么,竟然闹到了京城来。大理寺听此事事关重大,不敢自己做主,报给了皇帝。
皇帝也头痛此事,便将此事交由刑部负责,而最后这事自然是由倒霉的范末接管了。
—————————————————————
“简直欺人太甚!这官司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杜宽一拍桌子,原先因腼腆拘谨的样子因激动愤怒而变得通红。
此时赵杜还有范末几人正坐在京城一座酒楼,不同于前几日那场宴会的表面功夫,如今在座的都是知己好友。
风月酒楼大都名震天下,装饰得华丽非常,让人难以想象这座平平无奇的酒楼也属于风月楼,且里面正坐着一位皇子和他的几位好友。
范末拉住杜宽的手:“唉,小杜兄不要生气。”
杜瑜的手指轻敲着桌面:“此事确实是棘手啊。”
寻常人到了这时候一定是不知所措,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突破口了。范末心想着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思路,而且也是来京中未曾见面。因此趁着赵衡有空,几人坐下来一起聊一聊。
一向有话直说的赵衡此时却一言不发。
此事说起来无缘无故,实际上都是京中势力博弈的局面结果。
杜瑜看了赵衡一眼,得其首肯才屏退外人,细细道来。
如今后宫中势力看似盘根错节,其实是三足鼎立,这三方分别是曹皇后,小钱贵妃,袁贵妃。
曹皇后之子为赵太子,在后宫中说一不二,母仪天下,大权在握。
小钱贵妃则为二皇子的母亲。当今太后并非皇上亲母,而是皇上登基后册封的西太后。钱太妃为了表示亲近,也为了巩固与皇上的感情,特挑选了她侄女,也就是小钱氏入驻后宫,培养感情,而皇上确实也与小钱氏恩爱非常。如今风头最盛。
三皇子的母妃则是为袁家妃子,不受宠,对一切俗事向来是打算不闻不问。但作为潜龙时就已经入太子府的旧人,自有一份情谊在。只是如今人老珠黄,饶是保养再得当,也比不过千挑万选的莺莺燕燕们,是以袁家妃子主打稳扎稳打,不问世事,守着自己的日子过好便是。
听到此处,范末已经明白了。这个矿场是在曹氏名下的,而这件事又是钱氏一派的人捅上去的,这件案子牵扯到曹皇后、小钱贵妃。朝中各人都有自己所属的派别,若是放过曹皇后,那就得罪钱氏、袁氏家族。若是彻查此事,又会和曹氏家族对上。
这真是一件难办的事,怪不得众人皆不愿办理此事。
杜衡皱着眉:“若是此事范兄你处理不得当,日后必会在官场上受人针对啊。”
范末轻叹一声。
看似可以选择,但对于范末而言,他只能选择得罪钱氏了,毕竟之前就已经得罪过,上了钱家的黑名单——他打断过钱有图儿子的腿,之前温江钱氏只是京城钱氏的分支,当年范末看似借三皇子势,将温江钱氏赶出了温江,风光无限,其中原因,一部分确实是赵衡有能力,可以庇护范末,另一部分也是山高水远,钱家不屑于为了一个小旁支把手伸得这么长。
如今范末到了京城这块地盘,钱家想要对付一个毫无根基的范末,那是手拿把掐。现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一旦等到钱氏想要对付他,而范末自己又没有靠山,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如今此事就是他投诚的好机会。
想到此,范末将审讯得来的详细情况一一说与各位。
其中确有蹊跷。
上述死者早已经有了喘息乏力的毛病,早在过年期间就跟工友透露过想要退休的想法。但其儿子好赌,常常把钱拿去就挥霍一空,之前好歹知道分寸,这老王努努力,坚持工作,也能还上钱。
然而就在6个月前,他们家突然仿佛又背了重债。老王也不再提退休的事,而总是拼了命的干活,曹家主管担心他出事,还私底下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休息休息。
这老伙计看着这十两银子,心中突然升起一个想法,他自知主家厚道,像他这种情况都能得十两银子,而有病的也都会在遣散返家时给足银钱,听说有二十两。如果他在这出了事,也好拿些钱回家。
这老伙计看着家中贫瘠,哭泣无能的儿子,凶神恶煞的讨债人,实在别无他法,只好出此下策,对不起主家了。前一天交代好后事,第二天就在矿场里被石料压死了。
其儿子拖家带口的来索要钱财,曹家见他可怜,给了钱银供其给父安葬,还给了抚恤金,一共二百两。哪知这家人像是看见了肥肉一般,又吵闹着要一千两。
曹家这下哪能办到,又没别的办法,把人赶走了就又来。对于这种泼皮无赖,曹家选择闭门不见。
这家人却不依不饶的追到京城来报案了。
杜宽听完之后道:“看来这曹家做事也算公道,赔偿了二百两已是仁至义尽,一千两银子……不是殷实人家,根本拿不出来。而这曹家是最近才因为曹皇后起家的,也许家底也不丰厚。”
杜瑜沉吟:“石矿向来是国之重器,圣上感曹家公正做事,感念恩情,曹毅近年来连连攀升,也许引得朝中有心人的嫉妒。这病来得蹊跷,被有心人利用,也是有可能的。”
后面的剧情,范末也能猜到了,有心人会利用此事,大肆宣传因降下天罚。而听风就是雨的大众们则是不管事情真假,私下饭后谈资又多一项。
曹家名声、曹皇后名声也随之受累。而曹家一倒台,轮到的就是赵衡母家了。
想到此,三人皆是一禀。
此事须得好好斟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