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易封尘正忙着处理最近周边增加的难民事件,下人匆匆来报,听到消息后的易封尘一秒也坐不住了,直奔家门。
易老爷子病倒了。
到家后的易封尘直接奔向父亲房间,看到床前站着的兄长和母亲,易封尘有些心慌,他慢慢走进床边。
“父亲,我来了。”
听到易封尘的话,易鑫抓住易封行的手坐了起来。
“尘儿啊,你来啦。”刚说一句,易鑫就止不住地咳了起来。
易封尘连忙上前扶住,眼中尽是难过。
“行儿,我有事跟尘儿交代,你先带你母亲出去吧。”易鑫松开抓着易封行的手,对他道。
易封行皱了皱眉,声音低沉地应到,便带着还在哽咽的母亲出去了。
易鑫抓住易封尘的手,眼角爬满了岁月的皱纹,他叹口气道:“孩子,是爹没用,在宋家那老**的前面倒下了啊。”
“爹,别说这样的话,您一定能好起来。”易封尘话语中带着些许焦虑。
“唉,”易鑫抚摸着易封尘的头,“我盯过宋家那小子了,他确实是清清白白做个好官,但我就是有些不放心。”
“您放心,我看着呢。”
“好,知道有你我就不用烦,看宋家那小子对你也是上心。”
易封尘听到这,脸有些红了起来,有些急促地道:“什么上心,哪里上心了?”
“我看他是很重用你啊。”
“哦,嗯,确实,他虽然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其实对正事还是很有判断力的,行动力也很强,做事果断,对下官也有威严,但也平易近人,有时也待人很温柔。。。”易封尘突然不说话了,易鑫看着儿子,也是沉默了一阵,继而开口道:“你对他也很上心嘛,看着你们交好,我就想是不是几百年的恩怨就到此结束了。”易鑫笑了笑,他拍拍易封尘的肩膀,说道:“好事啊,也是好事啊。”
易封尘眼中写满欣慰,他抬眼看向易鑫,道:“爹,你特意叫走兄长是为何?”
“唉,我有些事要交代给你,但你也知道你哥的性格,他什么都喜欢往自己身上揽,但这次还得宋应城帮忙,我怕让他来,他又给宋应城找麻烦,所以特意让你来。”
“这…到底什么事?”
“皇上亲自委任让我去季县赈灾。”
“什么?”易封尘几乎叫了出来,“您这把年纪,皇上又不是不知道你的状况,怎么会?”
“呵,不用想也知道是宋楚那个老***!咳咳咳…”易鑫激动地咳了起来,易封尘立马帮他顺气。
“宋楚那个***,肯定是他在皇上面前进言,非要我这把老骨头葬在季县!”
“爹,您别气。”
“这个歹人,想整我?哼哼,没那么容易!”易鑫渐渐平静下来,“我虽是推脱下来了,但,最后皇帝还是下令要求你和行儿其中一人前去…”
“我明白了,爹,放心交给我吧。”易封尘拍拍自己胸脯,自信地说道。
“那就拜托你了,孩儿。”
走出家门,易封尘有些恍然,支撑了这个家十几年的父亲就这么倒下了。低头前行却一下撞上了候在门外的宋应城的怀里。
“净贤为何如此失落?”宋应城顺手揽过易封尘,看着怀里的人问道。
“父亲病重,要派我去季县赈灾。”易封尘推开宋应城。
“什么?皇帝是哪根筋不对,要你去赈灾?你哥为何不去?”
“休对皇上无礼,而且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叔父。”易封尘抬眼看向宋应城,“是父亲的意思,他希望我和你一同前去。”
宋应城低头贴近易封尘的脸,认真道:“我只问你,你希望我同你去吗?”
易封尘沉默,继而缓慢开口:“我需要你。”
“哈哈哈,好啊,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宋应城笑道。
宋应城下令准备好赈灾物资后立马命人向季县送去。第二天一早,交代好了县内事务,两人便带了些随从前往季县。
“我说,我们一定要坐同一辆马车吗?”易封尘坐在窗边,看着沿路风景。
“当然了,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也可以保护你啊。”宋应城笑着道。
从越安到季县路程不远,一整天便可到。绵延的山青葱翠绿,溪流沿山涓涓下流,树林中不时传来悦耳的鸟鸣。
可是此番景到了季县就不见踪影了。由于灾荒,季县周围良田枯萎,树也只剩光秃的枝丫,地表植被稀疏,一副荒凉之态。
县城门口,有两个士兵守城,除此不见其他人迹。宋应城下了马车,向准备下车的易封尘伸出手。易封尘没多想,顺势就把手交了出去。结果宋应城一用力,把车上人拉进了自己怀中。宋应城怀中的易封尘满面通红,抬头狠狠地瞪着他。
“哈哈哈,净贤这样看我作甚?”宋应城故作无辜的样子。
“你!这么多人…”易封尘都觉得没脸见人了。
宋应城放开怀里的人,走到守城的士兵面前。
“城中可还有人?”宋应城问道。
“回大人,城中守卫都撤了,只有百姓。”士兵答道。
“为何要撤走?”宋应城奇怪,灾荒也不会不留士兵在城中啊。
“城中瘟疫爆发,留下的都是染病的人。”士兵道。应是皇上为了控制病情蔓延才派了军队把守,宋应城想。
“那大夫和县令呢?”易封尘也走过来问道。
“城中大夫已全部逃难去了,县令也不知所踪。”
宋应城走回马车边,对一个随从道:“立马回去找越安最好的大夫来,如若他不愿,便告诉他,只要宋某还在,越安便没有他的立足之地。”随从应下后,策马而去。
易封尘来到宋应城身边,有些担心道:“万一大夫还是不愿意,逃走了呢?”
“呵,他们这些人,在越安扎了根,若出了越安,哪还有人认识,这生意可就不好做了,而且他们可都是受我资助的啊。”
“你还真是无赖。”易封尘叹息。
“不这样他们肯来吗?”宋应城笑着道。
宋应城让随从们与守城士兵前去城外的营地,他则带着几个士兵与易封尘一同进了城。
“净贤啊,里面这么危险,你还是在外面等着比较好。”宋应城拉住往里走的易封尘。
“皇上是让我来赈灾的,你只是我的帮手。”易封尘停下道。
宋应城不再说话,他知道易封尘不会妥协,他便只能做好这个“帮手”了。
“我们要先找到病源在哪。”易封尘道。
城中一片荒芜,不见人烟。走了许久,他们终于在一个茶摊找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坐在长凳上,一动不动,只有不时转动的眼珠才看出他还活着。易封尘上前,问道:“这位老人家,我想问一下城中瘟疫的情况…”老人突然站起,脸伸到易封尘面前,宋应城一把拉开易封尘,将人带到了怀里。
“你放开我。”易封尘满面通红。宋应城放开易封尘,易封尘又看向老人,老人眯着双眼,上下打量两人。然后他一下子精神起来,问道:“难道两位就是易公子和宋大人?”
“正是。”宋应城道。
“哎呀,救星可算来啦。”老人高兴起来,却又因为激动而猛烈地咳了起来,“咳咳咳,我听闻皇上会派人来赈灾,没想到是越安的易公子和宋大人啊。”
“您认识我们?”易封尘问。
“宋大人贤明,周围几个县可都知道啊,易公子可是‘风雅才子’啊,谁人不知?听闻两位为越安做了巨大贡献,今日一见,果然是大家风范。”老人欢喜道。
“那老人家,这如今城中病情到底如何了?”易封尘问。
老人叹口气,道:“今年大旱,庄稼收成不好,不少人饿肚子,跑的跑,死的死,没办法了又开始挖野草吃。如今瘟疫蔓延,哀鸿遍野,还求两位大人救救我们啊。”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易封尘道。
告别了老人,几人又在城中走了一圈,依旧人烟稀渺,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昔日热闹的街市也空无一人。
“城中瘟疫病情严重,未逃出城的都是病重之人。”易封尘感叹。
“没错,”宋应城也陷入沉思,“根据老人讲的,我猜测病源应该是市民饥不择食时吃的野草,城郊生长的野草多数有毒性,但具体的还是要等大夫来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