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吾谁与归2 ...

  •   胤禛却不曾领略到那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他全然没有那样的雅兴,只记得行进途中道路泥泞难行,细雨打湿衣裳,湿腻难捱,偏偏雨期绵长,让人愁恼不已。当下只是一笑,“却也还好。不过苏杭的确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到处都可以见到文人墨客留下的佳作。”胤禛道,“比起江南,塞外更有留恋之处。塞外天辽地阔,草原广袤无垠,骑在马上纵情驰骋,诸般纷扰皆可抛到九宵云外,那份畅快不能尽言。春夏之际,草木郁郁葱葱,凉爽宜人,实是避暑胜地。”胤禛拿了扇子扇风,忍不住抱怨道,“不像京城,太阳比别处毒上三分,如今才什么节气,已经热得不像样子,到了夏天,地面上都快被烤出油来了。”

      年璟瑶不禁心驰神往,她从来都没有出过远门,所有的见识都来自书本,不论书上描绘得如何美好,总不如自己亲眼所见。年璟瑶虽然与他相处的时间不长,却也知道他十分不耐热,这样的天气,虽说热了些,但也还好,胤禛却已经微微出了汗。

      胤禛已接着道:“碰上行围的时候就更是有趣了。侍卫先清了场子,再从四面八方将猎物赶到中央,远远就可以看到老虎、豹子在密林里逃窜,所有人早就整束完毕,跃跃欲试。待得号角吹响,万马齐奔,势如惊雷,箭矢如雨,一场下来,每个人都收获颇丰。到了晚上,便在营地上燃起篝火,亲自动手烤肉,觉得味道格外美味。”胤禛平日里有些冷峻的面庞此刻却是神采飞扬,眸子里闪着光,灼灼的眼神让年璟瑶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心中必定是其志千里,心中顿生崇仰之意。

      “亲自动手?”

      胤禛见年璟瑶面露惊诧之色,当下道:“自然。阿玛亲自教授,我们都是他的亲传弟子。我烧烤的手艺也是不错的。喏,你要是不信的话,改天我可以弄给你尝尝。”

      “这么有趣,真是让人不胜向往。不过,丛林里野兽乱窜,想来也是相当危险。”

      “围猎的时候周围也是侍卫林立,一有什么状况,他们就会赶来。危险自然是有一点,但我们自幼都习弓箭,哪有那么娇弱了?我朝是从马上得天下,这一点危险又算得了什么?”

      年璟瑶听得肃然起敬,她羡慕得紧,末了又叹息,道:“可惜我既骑不得马,更拉不得弓。”

      胤禛道:“有此马驹是极驯服的,待你身体好些,可以从府里的马厩里挑匹去试试,让人在旁边看着就是。”

      年璟瑶轻笑道:“这哪里还是骑马,陪着马溜弯儿还差不多。”

      胤禛也是忍俊不禁,“这可急不来。”胤禛想起她缠绵病榻多日,几乎足不出户,便道:“你老是待在屋内闷不闷?若是上次的书看完了,想看些别的,也尽可以差人到这边来取。不过也别看得累着了。仔细刘声芳唠叨。大夫最是得罪不得,原就已经病着,还要听他说着左也不许右也不许,现在想想,还是觉得耳边嗡嗡的。”

      年璟瑶想起刘声芳上次的嘀嘀咕咕,也是一笑,她望了望书架,见里面多是些经国治世的典籍,道:“我近来已经不大看书了,偶尔做些女红,也不大觉得闷。”

      “这倒是可惜了。”

      胤禛说得有些累了,看了置在角落里的沙漏一眼,才发现已经过了未时,顿时觉得饥肠辘辘,不知不觉就说了句,“留下用膳吧。”

      年璟瑶瞧着他的眼眸里似有柔情涌动,过往种种在脑子里飞速闪现,不知不觉就应了声,“好。”

      胤禛立时唤了人进来,详细吩咐了一番,这才坐在一处继续用茶。沏的是雨前龙井,特意用了玉泉山的泉水冲泡,茶汤十分清绿,纵然是稀罕物,喝得久了便没有那股新鲜劲了。年璟瑶对茶道倒是涉猎颇多,“京城多是龙井、碧螺春,听说福建地区多是喝乌龙茶。这乌龙茶制作工艺自是与龙井、碧螺春不同,名堂也很有意思,叫做‘功夫茶’,茶具更是十分考究。苏辙有诗云:‘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茶壶,也叫做‘苏罐’,它必须是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壶。紫砂茶壶,最能保持茶原有的香气和味道。选择茶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茶壶一大就没办法‘功夫’了,茶壶的深浅则关乎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汤才不易变涩。茶杯要小、浅、薄、白。小呢才可以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方可以衬托茶汤的颜色,质薄如纸才能起香。洒茶时也颇不易,要低、快、匀、尽。洒茶切不可以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快”,是为了保有茶香和热度。“匀”是洒茶时必须杯杯轮流洒匀,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最重要的, “尽”就是不要让茶水留在壶中。这么费事,所以就叫功夫茶了。”

      胤禛听了暗暗心奇,恨不得立刻弄了一套过来演练一番。他道:“戴铎就在福建,怎么从未听他说起过。”

      就这么说说笑笑,过了小半个时辰,小厮们就将膳食端了过来。

      居然只是清粥,豆面饽饽,一碟干烤冬笋,一碟猪肉黄瓜酱,一碟番茄豆腐。贝勒府,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有,这些菜肴倒真的是出乎年璟瑶的意料。她大病初愈,饮食上自然是清淡为佳。这些家常菜,对于她说,却是再适合不过。年家虽是隶属汉军旗,但在饮食方面却保有着汉人的习惯,平时吃的都是米饭,饭桌上绝少出现饽饽。

      尽管只是做一些家常小菜,但是贝勒府的厨子们还是下足了功夫。粥是用山东进贡的金谷米熬的,文火慢熬了半个时辰,米汤粘凝透亮,闻着就让人倍感清香。

      胤禛道:“我听嬷嬷说,在关外的时候,这是寻常人家常吃的小菜,我一直想弄来试试。”

      年璟瑶微笑,道“这个饽饽,金灿灿的,像个元宝一样,真好玩,看起来就像是很好吃的样子。”

      这个豆面饽饽胤禛是极熟悉的,说:“这个饽饽,是用大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的。你看它外面呈金黄色,是因为蘸了黄豆粉的缘故。这道干烤冬笋,你也尝尝。”

      这道干烤冬笋,也颇为考究。首先必须将冬笋去根后再切成半寸左右的笋片,待锅内的油到一定火候再入锅,炸熟后捞出。锅内留下少许底油,再放入葱、姜末炒出香味后,再放入冬笋、各式调料、清汤,在微火上烧至清汤收尽时,淋上鸡油方可。年璟瑶略略尝了一尝,只觉得这道菜咸鲜微辣,笋香浓郁,极为开胃。年璟瑶暗叹贝勒府事事考究,这些菜式看着简单,却不知道里面费了多少功夫。

      那碟猪肉黄瓜酱,猪肉咸香,黄瓜脆嫩,年璟瑶起身帮胤禛倒了一杯酒,说:“这道菜既下饭又下酒,爷不妨多用些。”

      酒是关外的烧刀子,酒性很烈,胤禛平日一向很少喝这么烈的酒。今天或许是心情不错,喝酒竟像喝白开水一般,不一会就饮了数杯。

      年璟瑶忙道:“这样子喝会醉了。这道蕃茄豆腐做法挺特别的。”

      蕃茄豆腐,白紫相间,真正的色香味俱全。年璟瑶方才尝过,只觉得豆腐滑嫩爽口,而番茄之中似乎带着点蟹香。

      原来,这道蕃茄豆腐最为考究,是将番茄去破切成小块,爆香姜末之后,再放蕃茄,直至炒化成酱,最后放入切成块的豆腐和撕成条的蟹肉,一起小火炖煮,直至蟹香完全融入蕃茄之中。

      胤禛不知不觉已经吃完了一碗粥,屋内屏退了侍女,年璟瑶很自然地站起来帮他盛粥。胤禛忽然觉得,有这么一个人,陪着自己吃些家常的小菜,就像所普天之下最平凡的男女一般,也有平静而幸福的一刻。胤禛本能地感到,这是他渴求已久却一直没有得到的温暖,这一刻的时光珍贵得近乎奢侈。
      一席晚膳,宾主尽欢,皆有意犹未尽之感。夜色很美,凉风习习。胤禛的酒量原本不小,只不过刚才喝得太快,现在被风一吹,酒意上涌,微微感到一种美妙的晕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吾谁与归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