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眼前一片混沌,灰蒙蒙的.只听得耳边有一个声音在不停的催促:痴儿,去吧,去吧,往前走,莫回头...前世因,今生果.....聚散无常.....心之所至,金石为开.....
      感觉好累,四肢像灌了铅似的沉得要命.缓缓睁开双眼,不是熟悉的天花板.想起身,却怎么也起不来,心中惊慌不已.使出全身力气抬起手,想用手撑一下起来,却猛然发现原来不知何时,我的身子缩水了.小手细细的,软软的.
      我死了吗?重新投胎了?可是又为何还记得前世之经历,记得我的双亲,记得我的好友,记得我亲爱的弟弟妹妹,记得幸福快乐的点滴?还没有来的及体验爱情的甜蜜和苦涩,亲情,友情就先都离我而去了吗?禁锢在这个小小的身体里,我还是我吗?
      日子在我的迷茫中一天天过去,整日整日的发呆,想不通我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地,会成为这个人.旁人只道程家新生儿有点呆傻,不若寻常小儿般活泼.岂料我是在思索人生的奥妙和命运的无常.以前买彩票连5块钱都没中过,怎么突然中大奖了呢?忽然有一天,我猛然醒悟,既来之则安之,重活一次的生命,怎么着也不能辜负了不是.上天安排了我重生,与其浪费时间自怨自艾还不如好好享受一下不一样的人生.放下包袱,重温一回童年生活.
      既然想通了,心情一下子如拨云见日般明朗.呼吸一下连空气都是清新怡人.
      恰好这时候属于我的一个名字起好了,从出生那天知道是个女孩子开始,爹爹就冥思苦想要起一个在他心里能配得上自己女儿的名字.于是我的名字华丽丽的出现了---程英.
      "英"者,巾帼不让须眉;"英"者,花也,落英缤纷.刚柔相济,文武兼修.至于小名儿,很容易就猜出来了,大名儿套小名儿,姑娘我小字"英儿".

      爹爹不因我是女孩儿就心生不喜,一有空闲就抱着我给我背诗听,用现代的话说是文学熏陶.意外的是我和这个便宜爹爹也很投缘.想也是有几个人可以经历两世,这结的可是多么深厚的缘分啊!更何况由于本人有着超出同龄人二十几年的智慧,比较文静.最主要的是自己从过来就练习控制生理状况到三个月有所成效后(实在是刚出生的婴儿没什么感觉,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全,我已经很尽力提前了),更是让大家喜爱.谁都喜欢抱抱.
      而娘亲呢,虽然嫌我是个女孩儿,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所以除了有时念叨要给爹爹生个儿子外对我这个独生女还是很好的.
      初步鉴定完毕,程英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
      在程英三岁的时候,程世豪开始给程英做启蒙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启蒙用的教材.
      也许是这个身体的先天条件好,学的这些东西总是很容易记住.喜的爹爹直夸我.说我有"乃父之风".而娘亲呢,是标准的大家闺秀.自然是琴棋书画样样都会点,虽然我不知道她的水平怎么样,但是教我是绰绰有余了.
      由于看爹爹对我期望那么大所以娘对我也特严格,从我学字起,只要有时间就让我背乐谱,而我以前又没接触过,每日看些琴谱,背诵曲调,练习指法、弦法,以及抚琴的种种关窍,什么宫、商、角、徽、羽,什么勾、拨、挑、压,什么转指什么半弦...等等头都大了.就我们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条件不怎么好,那时都没见过钢琴长什么样儿,每周一次的音乐课就是学点歌曲.清唱.那时候学校唯一的乐器是风琴,还只是有重要活动的时候才使用.
      琴棋书画我只是对书有点感情,从小就爱看书,听评书,长大了各类的书籍都有涉猎.看书速度也快.一直觉得书是智慧的源泉,我看书向来是乐在其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知识.沉迷在书的海洋里,感觉特别好.但是这时的"书"一般是指书法,所以我的这个特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琴棋书画"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古代的大家闺秀也不是好做的,虽然时间很充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要学音律,学读书,学写字,学做诗,学下棋,学画画,学女红,学烹饪....和现代上学学的那些科目相同,只是现在侧重于实用罢了.可想而知,一个人要学这么多东西不付出辛苦是不行的.
      咬咬牙,拼了!不就是学点东西嘛,这次我从头儿学,时间充裕又有人教,只要肯下功夫应该没问题.按照现代学校上课的样子排了排时间表,没想到也不怎么忙碌,晚饭后还有好多时间空闲.这下更是信心十足,强度不大嘛.
      可是我忽略了---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这一点,而上天老是喜欢开老实人玩笑.

      就在程英6岁那年,记得是夏未的一天夜里,天气很闷热 ,程英睡不着觉起来练字,好容易有些困意准备上床睡觉.却听见主屋爹娘那里传来吵架的声音.What?爹娘感情好的很,从我记事起就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架.而且娘是传统的以夫为天型的女人,即使受了点委屈也不会和爹爹吵嘴.到底出了什么事呢?带着心头疑问程英进入了梦乡.

      一直很奇怪在金庸大师的小说里,程英父母早逝,为什么投奔的是姨父,而不是父亲那边的亲戚呢?按理说叔叔大爷姑姑什么的父系亲属应该比姨夫论关系要近得多了.不知大家还记得在李莫愁寻仇的时候,陆立鼎把绣着红花绿叶的手帕给程英让她系上的时候,陆二娘本已痛得神智迷糊,听到丈夫说话声音,睁开眼来,说道:“为什么不给双儿?你给双儿啊!”“你……你好狠心,你自己女儿也不顾了?”陆二娘毕竟舐犊情深,见丈夫不顾亲生女儿,惶急之下,伤处剧痛,便晕了过去.
      陆夫人想着的始终是陆无双这个亲生女儿而丝毫没有想到程英父母双亡把女儿托付给自己,论关系也是自己的外甥女.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人性本就是如此.但有时会忍不住想,要是程英不借住在陆家又会什么样呢?也许神雕侠侣中也就没了这么一人物吧.也许没有了这一番奇遇,会继续做她的大家小姐,小家碧玉.平平安安的嫁人生子,平平淡淡的过自己的日子.
      PS:紧急求助:争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给程英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好呢?思考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