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箱子里的东西 ...
-
修宁打开机器,处理掉沾血的载玻片,清除记录结果,检查一遍准备卖掉。
转眼又该吃晚饭,时间过得真快。
“星级酒店就是不一样,吃得精细。”尝一口想两口,伊赛尔不停的在告诫,不能贪吃。
有些东西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味道,随着食材的更替,做到七分神似很不错了。
休息一晚,早起联系几家租房房主,打车去看。
摒弃掉家庭酒店似的日租房,挑来选去,定下距离市中心半小时的月租房,签合同交了一个月的房费和押金,回酒店搬行李。
路上修宁见有人踩着飞滑穿梭,又酷又炫,动了心。
上网查了一下价格,功能越多价格越贵,奢侈品牌出产的飞滑卖到天价。
修宁进星网,专门有个飞滑游戏,玩了几次找找感觉。
“要买就买好的,有防护罩的很重要,下雨刮风天气能用上,万一别人不长眼撞上,安全有保障。”伊赛尔给出意见,“去了学校,地方大,靠两条腿,黄花菜都凉了。”
网上下订单,大品牌质量好,下午拿到货,就在小区楼下没人的地方试。
上楼洗个澡,换下来的衣服放入洗衣干衣机。
伊赛尔坐在洗手台上,“外面的衣服能洗?”不怕把空间口袋洗坏?
“应该可以。”修宁不确定,“长时间不洗早馊了。”
伊赛尔不放心,“要不先放着,等你把其他箱子开了,找找里面有没有相关资料。”
修宁异想天开道:“有没有那种喷在衣服上的防尘膜,定期撕下来,衣服免洗。”
伊赛尔翻白眼,“哪有那么好的事,真有那玩意,服装商都得去喝西北风。”
修宁把外套捡出来放洗衣篮里,拿毛巾擦干头发。
伊赛尔羡慕修宁的好身材,“不锻炼都有八块腹肌。”什么时候也能有具不错的身体?
“自带的,没办法。”
伊赛尔被不要脸的话梗住了。
修宁抓起某只,“走了,去开箱。”
拿出钥匙依次打开箱子,除了两箱子宝石外其余全是资料。
“能源晶!”伊赛尔头一次见,差点闪瞎眼,又惊又喜的抓了一把。
“这是水晶?”手感和质地错不了,修宁没见过能源晶,取来手边光脑一查,真是!
“发了,发了!”激动万分的伊赛尔扑到箱子里,捧起一大把,哗啦哗啦撒着玩。
一个白色的尖角露出,修宁捏住一角抽出,原来是一张卡纸。
上面写着,‘记念消失的永恒时代,将生命与热血洒向大地,以另一种形式存活,无怨无悔。’
另一个箱子里也有一张卡纸,上面罗列一串串密密麻麻的名字,落款处写着,‘自愿参加基因实验,虽死由生。’
十几箱资料分为两大类,一部分关于修宁来历以及实验的原因,另一部分是家人的遗物,里面有好多照片和日记。
从中了解到,修宁曾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直到十六岁那年突发疾病,身体加速衰弱,看了不少大夫没能找到症结。
去往国外,检测DNA序列,发现可能导致衰变的原因。
基因链的崩毁造成身体各项机能的丧失,比恶性肿瘤还可怕,至少肿瘤有特效药维持。
修复基因链无异于天方夜谭,这一块领域绝对空白。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修宁的爷爷花重金聘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科研小组,设立科研机构,哪怕有一丝希望。
父母付出的更多,考虑过克、隆技术,需要两人的基因做为蓝本培植。
一次次试验以失败告终,父母的基因合成中发现隐藏的,可使基因链不稳因子。
这下连怀二胎的机会荡然无存,研究人员试着分割出次等细胞,在原有位置填充其他复制好的细胞,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修宁那时候被冷冻封存,降低基体衰败的速度。
一群疯狂的科学家,不走寻常路,研究出不少恐怖的药剂,吃死了一半自愿者,没人敢再来应聘,给再多的钱,有钱拿没命花,不值得。
试药的人没了,科研人员贡献出大无畏精神,拿自己当实验品,写好了遗书,时时监测服药后的指标。
几年、十几年、父母支持不下去,离开了实验室,科研人员陆续因各种缘故走了一批,又填补一批。
爷爷始终如一不放弃,上了年纪体内器官弱化,采取了移植器官的办法。
每隔十几年,身上的器官更换一到两个,大把大把吃药维持。
总算等来了好消息,维持原有的基因架构很难做到,好比摔碎的镜子,勉强拼接起来仍有裂缝,根本没办法正常使用。
有人提出新的建议,堵不如疏,顺其自然规律,每条基因链具备相互吸引的特性,人体有自我修复功能,等到基因链重新组合,只需要进行加固,不足的部分体内细胞会自我调节更换。
加固的物质最好类似活性粘合剂,对新组建的基因链不产生排异干扰。
基因重组肯定有极大的风险,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先要把基因链人为的打碎,调整个变换,测试提炼出的人工粘合剂效果。
实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单单打碎基因这一步,动物压根坚持不住,随之死亡。
更改无数次方案,一点一点搞破坏,连门坎都迈不过去,研究人员集体处于焦躁中。
失败的次数太多,破罐子破摔,拿修宁本身的基因做克、隆,在无菌舱中实验粘合剂的优劣。
功夫不负苦心人,粘合剂有了,活体实验该从哪一阶段下手。
有人提出拿重组的基因克、隆出一个完整的人,看看哪些地方仍存在缺陷。
修宁翻完手上全部资料,没有找到后续处置方案,是来不及存储,还是人为的缺损?
伊赛尔跟着阅读,突然记起件事,“当时拷贝的硬盘呢?”说不定那上面有后续答案。
口袋里,修宁跑去拿,幸亏没有洗。
找根通用数据线,接上光脑,打开硬盘文件夹,实验数据与纸质资料上一样,伊赛尔帮着做对比,一忙就是一下午。
外面天都黑了,月光透过落地窗照射进来。
“没有。”不信邪的重头再来一遍,亏得伊赛尔是智脑,看再多不觉得眼花。
修宁放弃了,他能活着说明实验成功了,没必要追根究底找到真相。
“先吃饭。”稍后还有日记要看。
伊赛尔很不甘心,嘟囔道,“基因崩毁可以用贴合剂重拼,精神力创伤按道理也应该能用。”
弄清楚怎么个手法,光是一半设想就能卖个好价钱。
万一修宁的精神力出了茬子,手里握有恢复方法,不就可以自救?
伊赛尔嘀嘀咕道出想法,“前人的智慧,不一定都是淘汰品。”
精神力崩溃?修宁皱眉,“精神力创伤是因不当驾驶机甲引起?”
“一部分是,一部分则是与人对抗中受伤,毕竟驾驶机甲不仅依靠双手操作,还有精神力接连,达到手脑同步的作用。”
伊赛尔继续科普,“制造机甲同样需要精神力辅助,曾经出现过度使用精神力造成枯竭的例子。
学校教材中为此做过不少改革,要求精神力连接不超过百分之八十,留一些生存的空隙,避免同样的灾难发生。”
“不幸遇上难缠的对手,规矩立变成废纸。”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修宁这么认为。
伊赛尔却说,“不一定,是人没有不怕死的,一旦精神力崩溃无药可救,最轻也是个废人,生活质量一下子跌到谷底,心里落差得有多大。”
敢于拼命的都是疯子,没有赴死的决心一般人不会那么做。
翻开相册,修宁眉头微蹙,耳边传来伊赛尔的惊呼。
“上面的孩子和你一点都不像。”现在的修宁更像是换了整张脸,乍一看到相片,伊赛尔尤为费解。
一页一页看过去,从出生到十六岁,全是同一个孩子的生活照,像一本收录时光的故事书。
其他相册里有父母家人的照片,还有一些多人的大合照,有同事有老外。
修宁在众多日记里,找到有关自己身体的推断。
在家人离世前,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修宁那时没能苏醒,实验成功的机率渺茫,再次冷冻保存等待奇迹的发生。
日记中假设成功,对身体的各项机能进行推测,大多往好的一方面描绘,没有一定的依据,结论不成立。
修宁需要自行摸索,基因不出现第二次崩毁,他跟星际人类没什么不一样。
伊赛尔疑惑飞涨,“刚见你时,眼睛怎么回事?”
转到修宁正面,伊赛尔仔细观察对方的眼睛,喃喃自语道,“现在是统一的黑色,之前我见有双色光圈,外圈幽蓝,内圈月银,中间的眼瞳也不是黑的,有点透明。”
伊赛尔特意跑到浴室拿了面小镜子,递给修宁。
“难道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为什么变化这么大?伊赛尔实在搞不明白。
盯着镜子里的人相,修宁动了动眉峰,“不清楚。”说完试着变换瞳色,成功了!
“我的天!”伊赛尔果断退离,吓得心肝乱颤,修宁苏醒后的伤杀力自今记忆犹新。
修宁有控制力量涌出,单纯观察眼睛的变化,“我只知道对碳基生命一眼秒杀。”
伊赛尔顿时感觉到一群乌鸦从头顶飞过。
伊赛尔特别好奇问一句,“那你现在算不算碳基生命?”
修宁一问三不知,总不能蠢到开起能量,自己把自己给看死,证明碳基不碳基的脑残问题。
况且自身能力对外有效,自身免疫,这种能力不到万不得已修宁不会乱用。
伊赛尔晃了晃脑袋,“不对,星际人类没听说哪一个能够将金属物质转化成纯能量,也就是说,你肯定不是碳基人,有可能是硅基,或是合成体?”
“猜测再多没有用,又不搞研究,至少不存在被发现异常的可能。”不幸中的万幸。
“说得也是。”伊赛尔打住话题,“有算过正常年纪多大?”
按照日记最后留下的日期估算,爷爷活了二百岁。
“一千岁有了。”文明横跨星际,活着的确堪称奇迹。
“两箱能源晶,有计划吗?”一夜暴富的感觉,伊赛尔美出鼻涕泡。
修宁:“放着,现在还用不到,拿出来太乍眼。”
“应该买台检测仪,鉴定一下真假,市面上不乏仿品,人工合成的破玩意不值钱。”伊赛尔有点患得患失。
“真货,以前这东西叫天然水晶,缤纷色彩比玉石便宜。”产量多,谁还去花大价钱造假,脑子进水。
水晶的硬度比不上钻石,修宁纳闷,拿来当能源用碎了怎么办?
不太清楚星际时代的水晶有没有变化,面前两箱‘旧物’能不能用成问题。
修宁自言自语,“是该买个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