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战火硝烟马蹄声 ...

  •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元月,秦聚兵约五十万人,且分兵三路,左路司马梗率军进攻韩之太原,取之,尽得上党地,以牵至赵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约十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联军;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攻赵之邯郸。

      "不好了,大王,秦王打过来了."父王轻叹"该来还是来了.准备迎战.""是."他急忙又命令大臣组织援军.

      战鼓雷动.

      秦军已是兵临城下.整齐列兵,人人眼中冒着噬血的光芒,刀光闪闪,萧杀气盛,只等主帅一声令下.

      赢政,秦国的主帅已到,骑在马上,顾盼生辉,英姿飒爽,三招取敌将性命的宝剑悬在腰间,马鞍上斜挂三百石强弓.

      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下民人数约在三四十万人左右。其中士兵年龄多为40岁左右的老人或13到18岁的弱童。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大约在一至两万人左右,这些构成了赵日夜突袭秦兵的主力。大家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也消灭了不少敌军.

      战争持续了四个月,秦王以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后王龁率军连续攻打邯郸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十月,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支援王龁。此时邯郸城处于最危急的时候,粮草早已断绝,人皆“以骨为炊”“刎子而食”,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同时平原君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的邯郸城,大多都是伤兵残将,就算剩下一病一卒,可他们不屈服,依然奋勇对抗敌军,"政,你是不可能打的,因为你不懂,你真的不懂....."边关告急,赵国如果没有援军,将撑不了多久了,我淡淡的笑着说"我去跟他谈判."

      青紫色的烽烟,在平原一处接一处的燃起,连到天边.烟雾扶摇直上,大战在即.

      号角遥远的传来,怎么也遮不住在晨光中的一分凄厉.

      远远看出,密密麻麻尽是高昂的戴着铁盔的头颅,直向天际的万千兵刃寒光闪闪.平原上浩浩荡荡,被秦国大军的铁骑覆盖.

      赢政骑着骏马,在最前方迎风而立,秦国的旗帜就在他头顶上,被风吹展开来,旗上狰狞威猛的图腾,宛如能摄人魂魄一般可怕.

      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秦王的手上.十万军发,在他一挥剑之间.

      空气被紧张的呼吸撮成丝丝,宛如绷紧的弦,在两军对阵的空地上被双方缓缓收紧.

      万籁俱寂中,却忽然响起了马蹄声.

      骏马急奔.

      南边的山坡上,几道影子在晨光中骤现,不顾后果地从侧边驰入两军对阵的的这片空白地带,就像将要被点燃的油面上,有人用刀轻轻划过,掠起一道优美的涟漪,就像凄凉的画面上,被突然描了一笔春意,诡异而格格不入.

      "赵国王旗"有人说道.

      赢政目力过人,早将那旗子上的大字看在眼里,眸中精光骤闪.

      最早冲入中空地带的骑士在赢政面前勒马,一拱手,朗声问:“这位将军就是秦王.”

      “本王就是赢政,你是何人?”赢政沉声问。

      “我是赵国王宫侍卫队队长,我奉主之命来与你相见。”

      “有何要要事?”

      下面的人说:“赵王诡计多端,小心中了埋伏。”

      秦王冷笑道:“区区一辆马车,就算上面藏满了人,又怎敌得过本王手中的宝剑。”

      策马到了车前,从容问道:“车内可是赵国丞相,赢政在此,丞相有何话要说?”

      丞相掀开帘子,抬眼一瞅,秦王骑在马上,威风凛凛,气势魄人,心中暗赞,说道:“我乃受人之托,有一封书信要交给秦王。”

      “只有书信?”秦王瞳孔骤缩,身边空气猛然冰冷:“那人呐?”

      “人在我赵国,秦王看过书信便知。”

      秦王眼神更加冷冽,隔着帘子,竟也让里面的丞相打了一个冷颤,道:“丞相太小看本王了,我秦国大军千里跋涉,不过是为了讨回此人,赵国不将此人还我,只凭一封书信就让本王退兵,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别怪本王不有言在先,此人若有个三长两短,本王誓让鲜血染红赵国王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