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 Ⅱ ...
-
文章节选:
“在奥林匹斯之巅,金光缭绕云霞掩映之处,正是诸神的会议之时。那司雷霆者,伟大的宙斯身边围坐的,是众多尊贵的神祗。白臂的赫柏逡巡其间,将甘醇和香脂倾在诸神的酒杯中,只是不曾有谁动一动那由赫淮斯托斯亲自打造的精美绝伦的金杯。
所有的神祗都在望着那令人悲叹的人世。
有人愤怒,有人叹息,几位曾经施惠于人类的女神甚至掩面哀泣:因为那是诸神力所不能及之处——人类自己的堕落:
止了一处之刀兵,即又有十处刀兵复起;应允了一个受难者的祈祷,即又有千百万人落入苦难。杯水车薪,纵是神恩亦不得救所有人与沉溺,所余下的,似乎只有无尽的失望和哀叹。
在诸神的悲叹声中,一位面容阴郁的神祗立起。他的眼睛如同幽深的湖水,深不可测,令人感到畏惧。这正是冥府的主人,威严的君王哈迪斯:
‘令人痛心啊!这些渺小的人类竟然忘记了赐他们以生命的大地与神恩,肆行无忌。他们的愚蠢让他们无恶不作,现在河流里淌满了他们的罪恶,风声中都是他们亵渎的言语,那原本纯净的世界将要被他们的行为玷污至尽!现在,大概是我们考虑如何惩罚他们的罪孽之时了!'
‘也许你说得很对,冥府的君王,我们知道你厌恶不够完美的东西。’应和他的是阿瑞斯。
‘正是如此。人类几次被重造,但是每一次他们都堕落到最肮脏的一端,我们并非没有给他们机会,可他们永远是那么愚蠢!这一次,无论如何要将他们尽数铲除,还大地以洁净。不,不止他们,其他的血肉之躯对于大地而言,也未尝是足够洁净的存在。’哈迪斯继续说。
一阵议论声从诸神间升起。
‘指着斯提克斯河发誓,我要令那地面动刀兵,由人剿灭人,乃是为着他们流人血的重罪。死神将游览于每一个角落,攫取所有的灵魂。地面上一切有血气的都要除灭,唯有深夜之黑翼遮天蔽日,大地重回厄洛斯射出金箭前的太初之时,那时自然万象归于纯净无邪。’黑暗之王将手中的杯举起。金色的杯子里荡漾着猩红的液体,那是葡萄与石榴的血汁。
众神听了这话无不震惊,却又默默无语。他们一致望向众神之父,希望他能说些什么给他们启示。可是一向果决的宙斯此时竟然迟疑了半晌,方才缓缓说道:‘我们当初允许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并没有想到后来他们的品行竟会堕落到这般地步。但是,既然他们已经走了那么远,我也没有心思再去灭尽他们,更希望的是看他们自己尝到为恶的后果。我不会用雷霆去鞭挞整个人类,不过哈迪斯也说的不无道理,大地本不应该被他们玷污。所以我建议诸神各行其是,支持哈迪斯的神们尽管同去人间,而如我一般想法的,就随我回到奥林匹斯的最深处,从此再不插手人间的事务。’
宙斯说罢便起身而去,哈迪斯则冷笑一声,离开了诸神的会议。
众神摇头叹息。虽然也不愿人类就此灭绝,但是为着生如朝露且如此不洁的人类同另一个伟大的神祗作对显然不值,所以,他们只是一个个向后走去了。
这时,一位蓝眸清澈的女神站了出来,径向黑暗之王所离开的方向走去。众神望着她,惊讶而相问:‘雅典娜,你去何方?莫非也要同冥王一起灭绝人类?’
女神停步,侧身作答:‘我将前往那为血污玷之地,寻得十个义人为整个大地洗罪。’”
……
“世上的人尚安好,可是难得有人知道这绵延了千年的战斗。纵有人知,亦多见死者坟累累,不见生者享其祭。无知者的怨毒,误解者的指责满布于大地,嘲笑怨咒不绝于耳。而走上这条路的人,也绝非人人坚持到底。其间,有背叛,有出卖,有怯懦,有逃避:正如此路有多少人走上,就有万倍的人背离。
——但纵殉道者的白骨堆满了求生的路途,人血浸透了战场上每一寸土地,亦不断有后来者走上这可能是没有归途的道路。凡殉难者之血皆化为鲜红的路标,指点新的朝圣者们与神并立,走向那永恒的神殿。
怯懦者退散,真正的勇者们横空而出,犹如河沙中的黄金:
以我血铭于大地,凭斯为誓虽百死其犹未悔;
以我身为方舟,凭斯为证赎万民于罪。
那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路,必是炼狱。有人在途中倒下,就必有人为继承他们而站起。
蓝眸的女神代代转世,与战士们一同行走在炼狱的路途。在她的身边始终还跟随着另一位女神的身影:那是双翼伸展,美踝的尼凯。
也曾有被离弃之苦,也曾有被背叛之厄,也曾有悼亡,也曾有烈恸。
而至于金箭穿胸,洪水覆身,利刃刺颈,血竭魔罐……比起那每一次转世都要经历的生离死别的痛楚,似乎都不值一提。
千世苦难作一生。
但终无悔。
只因看到自己亲手播洒下的种子长成浓荫郁蔚,希望之炬已熊熊燃起,薪尽火传,代代不熄。
终有一日,十二位勇士以殉死之志开弓一射,那建筑在白骨上冥王美丽的乐园终于显于世人;天马折翼,血染魔剑,神话时代的转机重演:冥王的完美之身复遭凡人之伤。尼凯女神化作的黄金杖穿透了冥王的身躯,毁其真身,将其永远封禁。
地狱与极乐净土崩溃了,熠耀的日光像海潮一样突破了黑暗之堤的禁锢,荡涤着每一寸曾经满布鲜血的土地——那是千万战士们的血,为大地,为人类洗罪的血。
他们的名,我们呼为义。
碎石如雨点般落下,在死之国的废墟中女神抬起了头:阳光洒在她洁白的面颊上,鲜红的血迹勾画在她的额角。那双仍湛如晴空的明眸滑落下水晶般的泪珠,但依旧带着一丝欣然,高贵如初。
我们回去。
回到那有光的世界上去。
万年之约,今日践行。圣战永终,生民得存。 ”
——《所多玛之洗罪》 By Adalgisa
有部叫《索多玛120天》的电影,惊世骇俗的内容与情节至今使其仍为世界禁片之首。
那是一部将罪恶放至无限大的电影。
Adalgisa这篇则是讲述救赎的故事,那样的语言是像圣经一样的语言,神圣纯粹的透露着作者对圣的理解,对圣斗士的理解。
这样的感情是如此的沉重,以致于我每次看都觉得自己的随意是如此的不合宜。
这样的笔触也是在被浮华包裹的现在难得出现沉静。
也许这算不得某些人眼中的同人,但是经过这种时期的我是如此怀念感情这般深刻的同人。
一部作品只有在与读者之间产生碰撞才能日久弥新。
也许它记忆了你的童年,也许它触摸了你的青春,总之,是个人的体验。
现在越来越浮躁的欣赏方式并不适合像我这样逐渐老去的人。
坐看风起云涌,我也只能从这些曾经让我感慨万千的文字里寻找慰藉。
《所多玛之洗罪》改变了我以前一直纠缠于圣的BUG的看待角度。
那些一对一不到见血不爆小宇宙的单一攻击模式现在看来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呢,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逐渐变成一种形式而被我漠然视之。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来说,作为构思一部作品的作者都不可能全知全能。
从作品中欣赏那样的精神就可以了。
虽然说车田不一定表达出来的就是Adalgisa所感叹的那些义,可是毕竟还是能解读出来了不是么?
那样纯正的正义与信仰,不是现在叫嚣着洗白、翻版的人能理解的。
我是如此尊敬那些战士,那种舍生取义的大义凌然不该埋没掉。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