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我见证了一个女孩的成长,看着她一步一步的走来,路上虽然没有荆棘遍野,但她每一次的心痛我都害怕会让她坠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她曾经告诉我,“我的童年,少年时期没有一丝光亮,也不是,曾经有过,结果没了,还是我自己给整灭的。”她是笑着说的。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江北上大学,平时没上课的时候就是煲剧,看小说,平平淡淡地快过完了四年。她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了,如今的朋友太短暂,可以和她保持这么多年的联系,我们都很珍视这么情谊。我们是同一条平行线上的人,可过的人生却截然不同……

      我出生在城南市市区,家庭条件算不得好,但也不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我父亲是警察,原来是武警后来转的文职;我母亲是个护士,她老是说再不好好念书就把你送到卫校去。大概我就是被她的这种“鞭策”送上大学的。我记得小时候很多快乐的是事情,比如说父母每次带我出去旅游都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人山人海,但每次都是欢声笑语的。她却告诉我,“其实我不太记得有什么高兴的事,能够回想起的都是不开心的事哈哈哈。”她如今说起这些可以说是谈笑风生,像是在说与她无关的事情。

      她也出生在城南,是在城南市的一个小镇上。她出生的时候很凶险,县卫生所条件没有市医院好,她母亲又是生的头胎,差点生不出来,后来生她弟弟的时候都不敢在县卫生所生了。我奶奶和我说过,我母亲生我的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抓得很严,很多人只敢生一个孩子,所以我母亲才只有我一个孩子,即使现在可以生二胎他们也生不动了。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没有说很重男轻女,可是老人家总是想要一个男孩子去继承血统。所以她母亲生她的时候全家都躲到了乡下去种菜,就怕生出来的是个女孩,到时候不能再生了。后来她出生了,是个女孩,她说是等到她有了弟弟才回到家里住的。

      她在广南上大学,我在江北上大学,离得太远了,我们俩的位置可以说是在国家海岸线两端的坐标了。我们一群高中好友曾经讨论过想去哪里上大学,我想去省外,因为呆在一个地方太久了,想去见见外面的世界,而她想留在家附近,也有他的原因。她的舍友在大一还没开学的时候发过一条朋友圈,说舍友的名字都像小说里的女主角,只有她的名字很现实。后来她和舍友说,她的名字是她父亲取的,她爷爷给她和弟弟取的名字是“荣妹,荣弟”,她舍友都笑要是真是这么个名字她们可以笑她一辈子。她也狠狠地说,如果真是这名字我早改了,可没有你们知道的份。

      她的童年基本在乡下爷爷奶奶家里渡过的,家庭不殷实,她的父母不得已就得到镇上去谋生过活,她说从她记事起,她父母就不在身边。她母亲在县里一家米厂买米,店里有固定电话,可以打电话给隔壁邻居,等她们家有钱装上了固定电话,他们才能经常通话。她爷爷当了一辈子农民,读过书,后来也荒废了,她奶奶是个文盲,连数字都不认识。奶奶姓康,我就经常叫她康奶奶。康奶奶十九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她爷爷,从一个村子嫁到了另一个村子。康奶奶娘家是个大家庭,她有八个兄弟,家里头只有她一个女孩出生。我原本觉得只有一个女孩应该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地长大的。可是现实很骨感,小说总是小说。康奶奶是家里头唯一一个不识字的。

      她实在是太聪明了的,她没有上什么提前班,直接上了两年的幼儿园,就到另一个大一点的村上小学了。她说她还是记得一点在村里上小学的事情的。记得最劳的是天气有点冷,脚也很冷。她和她弟弟只差了一岁,她上二年级就得带着她弟弟走五里路去上学。她说那时候真的冷啊,每天带到学校里的午饭没有热过的话就是冰块。手脚都长了冻疮,脸上都鸡皮了嘴唇也都紫了。现在她能有张白白嫩嫩的脸都是造化啊。她皮肤很好,白到发光那种,我的皮肤就没有那么好了,听到这话真觉得她欠收拾。那时候的冬天太冷了,她记得去上学的路上有一个洞,像是一面墙壁被人挖了一块,底下用来种水稻的那种。一到冬天,山里头更冷了,水稻田也全结上了冰,而那个洞里居然有一条条的冰柱,好看得让她舍不得走。她说那时候要是会画画就好了。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她过得很充实,她拼了命了念书,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走出去,她才能不像她奶奶一样。

      我觉得她是个心狠的人,很绝的那种。我都会骂她两次,逗她说你个小没良心的,人家那么用心你就不能点点头吗?之后她有一次写在微博上说:不是她心狠,而是习惯了心痛,不想一次次眼泪就不要再给彼此太多希望。她说每次送父母走都很难受,一开始哭的很厉害,后来哭多了就不想再哭了,因为发现没用。

      每次听她说起她的童年,我都是替她难过,觉得很苦。她却说:不苦啊,那段时间是我记得最不清楚的了,说明过得很快呀。我不太相信。

      我真的相信的时候,是我们两相遇,目睹了她经历的一切痛苦。看到了她人生的光芒,也看着那束光一点点的消失。而她也再次被黑暗吞噬。

      这让我想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是艾米莉·狄金森写的,“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新的荒凉。”对于她来说楚辞是她曾经的阳光,却也是她如今的阴暗面罪魁祸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