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乡试 ...

  •   踏青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乡试了,特别是今年有六位适龄考试,庄先生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女孩子们早早的就放了假,只每日跟着庄师母学学琴棋书画并女红之类的。庄先生则紧锣密鼓的讲经说文,索性把还在背《论语》的长栋放成了半日课,只留六个大男孩密集深造。长枫陈须二人应院试还未通过,虽还不是生员,但也算半个考生,况且离这次的院试时间也近了,所以被一起拉拔进了考前补习班。
      古代的男孩子们,特别是氏族大家的男孩子们,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就是准备科考。考科举的好处多多,考的好可以当官,考的一般可以当吏,考的不好的也可以在村子当个私塾先生,重要的是一旦有了功名就可以免税了,即便是个秀才见了县太爷也不用下跪,当然了这些都是对平民而言。
      对于盛家这种官宦之家而言,科举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因着官职不是世袭的,盛紘是官,但他的儿子们却也得靠自己本事考科举才能获得官职,否则盛家的兴旺便只这一二代了。而盛紘自己本是科举出身,自然是重视不已。
      而对于出身侯府权贵之家,科举就没有那么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也是有意义的。虽像宁远侯顾家、齐国公齐家、堂邑侯陈家都是可以萌荫入朝为官,但官场上不少官员对那类靠萌袭的公孙公子很是不屑,反对那些靠自己本事考科举的学子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科举便是世家子弟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有志向的世家子弟也会积极参与。
      这乡试和之前考秀才县试府试院试截然不同,真是要生生脱去一层皮。乡试在京中举行,考完后不几日便放了榜,长柏发挥极佳,考了京中十几名,成绩大是不错,盛紘为了显得自己很见过世面并没有大肆铺张,只请了一些同僚好友并庄先生在家里办了几桌琼林宴庆贺一下。在席面上,听众人夸口,盛紘心中得意,里头女眷宴上,王氏也是风光体面,一众官太太们谄词泉涌,家中有适龄女儿还隐隐透出想要结亲意思,王氏一概装傻充愣,只晚上与盛紘说了,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盛紘一口回绝:“太太莫要心急,柏儿是长子,他婚事自当郑重,这会儿且不急着与他说亲,待到明年开了春闱,若是杏榜提名,再与他找一门名声好家世好亲事才是正理。”王氏迟疑道:“若是不中呢?难不成非得等到中了状元才成亲,可别误了柏哥儿年纪。”盛紘道:“只等明年便是,若是不中我也不会非等到三年后。太太要为柏儿想想,我这辈子是入阁进中枢无望了,了不起将来混个堂官,有个三品体面荣休便足了,柏儿将来在朝堂之上纵是有恩师同年提携,也不如找个厚实岳家才好。那些清贵书香人家找女婿起码也得挑个进士吧。”
      这番话原是二十年前盛老太太与盛紘说,当初他也是刚中了举便有人上门提亲,却被盛老太太俱都回绝了,说他父亲早亡,盛家又是经商起家,除了几个念旧情亡父同年,朝中并无人提携,这才巴巴等到盛紘次年中了名次靠前进士,才娶到了王家二小姐,之后虽是盛紘自己上进,却也受岳家助益匪浅。现在想来,盛紘官场顺遂,从未被上司欺压刁难,官场上人来人往也多有体面,焉不知不是恩师杨阁老和王家面子,盛老太太实是真知灼见。
      陈融一向发挥稳定,这次虽不像长柏超常发挥,但也是在三十名左右。陈融一向为皇室中的一朵大奇葩,平日里也没看着他有多用功,但是每次考试都发挥的非常好,而且还不喜欢别人来庆祝,仿佛是理所应当之事。作为当今皇帝的亲外甥,连皇帝舅舅都说了此外甥肖己不必参加科考准他入朝为官,可他偏偏每次科考都要去参加一下,还都发挥的不错。阿娇定眼看看,莫非自家这哥哥就是传说中的战斗机,平日陈须逃学他也跟着逃,后来跟了庄先生去上课他也跟着去,陈须院试一次没过厌学各种闹腾他也跟着,就这样还能顺利过乡试。馆陶大长公主是欢喜担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孩子太争气了,特别是看着陈午自行教导的庶长子陈聪这次没能顺利通过乡试而陈融却如此能行,忧的是不知陈须此次院试成绩如何,万一还不中怕陈融的成绩会刺激到他。
      虽然陈融已告诉母亲过乡试之事不要大肆宣讲,但刘嫖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决定进宫去和自己的母后分享自己的喜悦,心里美滋滋道说不定这样下去陈融还能成为皇室中第一年能自己考成状元的人才。太后娘娘早已听闻这个消息,也是高兴不已,说道:“融儿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又问刘嫖接下来什么打算,刘嫖回答道:“融儿自己还想再试试会试,我也就随他去了。只是这次须儿的院试成绩还未出,前次不中,已经厌学闹了一阵子,若这次还不行,我想着不如让启弟给他安排个闲差,早早成家立业罢了,别再受那读书之苦。”“这样也好。”太后说道:“须儿是堂邑侯府世子,迟早要继承侯爷的爵位的,也不像平常人家只科举一条出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科考的。”
      齐衡成绩约挂桂榜百名,不过对于像齐家这样权贵公侯之家子弟,也是不一般的了,据说从太祖时代算起,封了爵位家族子弟考上科举不超过四十个,虽然他们做官不少,但大多都是萌袭恩封或后来捐官,总觉得在正途科举出身同僚面前有些直不起腰来,这次齐衡考举,齐大人和平宁郡主大喜过望,连忙传信给齐衡的外祖襄阳侯府,一时间齐衡成了全王孙公子杰出代表之一。相比盛家只是办了几桌筵席,齐家摆了半个城流水宴,光门口鞭炮就放了几百两银子,还扛了几箩筐白面馒头施舍于穷人。
      顾廷烨也中了,成绩比齐衡略好,但顾家却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据说是顾廷烨每日只宿于外室曼娘之处,自考试以来从未回过府,连老侯爷病重也未曾探望,顾家不替他张罗,倒也是情理之中了。
      过不了几日,陈须和长枫的院试结果也出来了,这次两人是都过了,盛家学堂一时间是风光无限。为了感谢庄先生的教导之恩,这日馆陶大长公主亲自来盛府做客表示感谢,正赶上齐大人和平宁郡主便带着他们新出炉举人儿子齐衡上盛府联络感情,盛府一下子来了两家大人物,从上至下一同忙碌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乡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