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加训 ...

  •   钱指导得知苏茗从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相关训练后,心里也有点没底,到底在毕业年级的推荐名单上加上了莫哲。
      苏茗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学校的训练中还有比赛训练模块,她小心翼翼地点开,一个简单的点击动作被她做得虔诚得像在开礼物盒。
      多点射击模块,多靶连续射击模块,主光炮加指定动作模块,副光炮后撤模块。
      移动项目中的八个成套动作也是从这四个里面出,只不过可以自己选择相对擅长的,只要保证四个都会做到就可以。四个光圈排在一起,她的心慢慢沉下来,一个个点开开始训练。
      多点射击模块她从来没有做过,甚至可以说平时肩甲和腰部的光炮她很少会打开。第一次看到五个准星同时出现在光幕上的时候她的心剧烈的跳动了一下又重归平静,总之在这一个模块新设计模式暂时是无法使用的,因为苏清做改动的时候只想到了考核的问题,另外四个副光炮的组成她并没有去动。
      点开后她才意识到多点射击时实际上是多点操控,除了主炮没有变,另外四个副光炮都是有自己的专属控制键,但远不如主光炮那么灵活。肩部的光炮一般来说固定承托位在底部,所以它只能做左右的变角移动,而腰部的光炮承托位在两侧,所以它只能做上下的变角。同时由于单侧的光炮发射时后坐力的方向问题,在仅单侧光炮发射时需要机甲手有快速变向的能力来保持光炮的平衡。
      所以一般来说,在这个模块中选手会选择三点或四点射击,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选择射击光炮来尽量保证在做完这个动作后不会因为机甲失衡影响下一个动作的发挥。普遍难度都是三点,做四点的选手也不算很多,五点的就更少了,只有那几个成年组吹上天的知名选手偶尔会去做,这是苏茗这几天观看比赛视频得到的结论。
      同时她发现执行这个项目的思路是这样的,以三点射击为例,场上会随机出现三个目标定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机甲的平衡,一般都会选择用两侧的副炮解决相对来说对称的点位,至于上下左右则看情况选择不同部位的副炮,主炮解决落单的点位。
      而最终打分的标准则分三级,第一级是有点位脱靶的,这样的情况十分的总分只能拿一到两分,视未脱靶的情况而定,但基本上也没什么好算的了。第二级是都射中但射完后机甲平衡保持不佳甚至摔倒,这种情况会视平衡程度扣分,但一般来说五分的保底肯定是会有的,所以在比赛中有宁摔不空靶的说法。最后一级当然是全中且平衡保持良好,一般都会在九分以上,但剩下的分数就由裁判来定,裁判会根据诸如击中点离靶心的距离,整体所花时间等等来打分,也就是说考察裁判的眼缘的时候就在这一分当中了。
      而不同的难度分会让这十分有不同的权重,总体看来规则很好理解,就是不好执行。
      苏茗是最踏实的那类人,在她看来是最笨的人,所以她的打算是分别练好肩部和腰部的射击再想后面多点同时射击的事情,因为练好副光炮也是副光炮后撤模块的基本前提。

      剩下两项苏茗都比较有把握,多靶连续射击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射击靶被击倒后会在更远的位置随机出现下一个射击靶,直到脱靶为止,按击倒的定靶个数计分,这一项其实考察的是瞄准能力,苏茗自认为还算可以,所以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主光炮射击后加指定动作移动到指定点位,指定动作基本上都是她熟悉的,只是考察射击后对机甲的控制和位移的精准度,这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练习的一项。特别是她并不偏科,各项指定动作她都是可以做得很漂亮的,不存在需要在这方面额外加训的情况,只需要训练各项的衔接。
      钱指导也发现了她的这个优势,所以很赞同她目前把时间精力都花在熟悉副炮射击上面。但水梨的情况稍微有些不同,她确实准,但移动项目的动作做得没那么漂亮,这是很严重的扣分项,例如前滚翻做完后站起来时会歪一下,两个前进连续步做完后刹不住车之类的小问题,在比赛中可能裁判就会抓住不放。
      原本以为两个是稳稳的幸福,没想到一个还是生瓜蛋子,一个偏科偏到了姥姥家,钱指导想起自己夸下的海口,忍不住又加了一个学生进来一起集训。
      对此苏茗和水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触钱指导的霉头,距离比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们也只能埋头苦练。

      苏茗一开始加训,苏清那边就知道出了点小问题,心里感叹到底是机会太少,之前的眼界太窄,耽误了许多时间。可除之外,她也在想着能不能从硬件上让整个过程变得再顺利一点。
      所以这些天材料分部的研发室连早上都见不着苏清的人影了,欧琪得知她的想法选择了早起,毕竟她跟苏清做了这么多天的事之后发现这姑娘确实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整改太强了,跟着她做东西不愁理论变不成现实。
      “减小后坐力我有看过相关的文章,但都是很理论层面的东西,要变成现实直接应用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呢。”欧琪抓着头发看着肩部光炮位置的拆分图,“比如加了缓冲装置会影响机甲的其他部位,而做预补偿的话姿态角这些都需要再考虑进去,左右射击高度差也会对机体有扰动,这些因素好像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苏清听完她说的,直接问她:“你对预补偿的理论熟悉吗?这个做下来不仅在后坐力方面会有所改进,对于连续射击项目中容易出现的姿态不稳定导致射击误差偏大的问题也可以做到一些优化。”
      “你可真生猛啊,没影的事儿还敢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欧琪抓了抓自己的头发,“预补偿理论大概知道一些,但没有对实际对象分析过,而且你这个实际应用肯定要加设计控制器……”
      “控制器我来设计我来加,你先试着给肩甲位置的预补偿做理论分析,肯定可以。”苏清拍拍她的肩膀,“毕竟你就是学这个的。”
      至于苏清自己,她确实没有学过更高深的相关课程,可她三年来维修过大大小小的机甲可以说把机甲的各个部分早就摸得清清楚楚,在一般的学生看来,修机甲的过程是把书上别人已经实现的东西做出来,而做创新是把还未实现的理论做出来,甚至需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改进理论,两者的难度天差地别。但于她而言,从未系统地上过课反而成了她的优势,因为在修机甲的那几年,她也是看着理论,自己摸索着过的河,不按部就班就是她的特色。

      打乱苏清的计划的是周末晚上通讯中出现的一个群聊,几行赫赫大字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她正在做控制器的模型框架,就看到了“这周的汇报时间定在下周二晚上7点,请各位同学按时到会议室3520,将自己的汇报内容整理成图文形式方便大家理解。”
      “课题组汇报很麻烦吗?”苏清皱了皱眉头,她看到发消息的人是那个王老师,她已经确定这是个较真的女人,如果又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那她的时间只会更紧张。
      欧琪从光脑前抬起头:“看人,有些课题组是有成果就汇报没有成果就听,有的老师要求所有学生都汇报,还会对你的汇报评头论足提出一系列的要求等等,所以,看人。”
      那她就不用看了,那个王老师应该是后者。
      还好她之前去的那些日子也搜集了不少资料,她干脆打开光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整成了所谓的图文形式。
      “你做的这是什么东西啊,我们学校研究星舰好像有点不切实际吧,且不说有专门研究星舰的学校,咱学校特别是你们材料分部,根本连放实物的地方都没有,到时候怎么做实验呢,你这个应用性又那么强。”欧琪放松脑子的时候偏头一看她屏幕上的东西,有点咋舌。
      “我这个老师说他是做承重理论的,我也不是很懂,到时候再听他怎么说吧。”苏清一阵头疼,“别想这个了,有老师带比我自己单干还头疼那才真是见了鬼了,咱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行,你别说我这平衡性方向跟你这个预补偿还有点关联,说不定还能发个小论文啥的。”欧琪做着做着也做出了感觉,“跟你混果然是我最正确的决定。”
      虽然她的项目还搁置在一边,但苏清这个人做事情是有明显的时间边界的,她知道什么时候该结束,所以欧琪丝毫不担心她会忘了她们的主要项目。
      “发什么论文,论文都是还没实现的理论。”苏清随口说道,“我们这个做出来直接发单项专利。”
      用最风轻云淡的语气说着让人羡慕的话,欧琪吞了吞口水,算公式的速度都快了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加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