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九章 ...

  •   第九章
      其实也不怪许玉娀念叨,皇上这婚赐的着实让人想不通。
      今年刚过完年,皇上就张罗着给静王赐婚,合了八字之后,就剩下四家的女儿:冀州牧钱谦的养在祖父母身边的庶长女钱品令,威南大将军沈威的嫡次女沈克彤,明国公韩成退的独女韩瑾茹和尚书令许牵复独女许玉娀。
      冀州牧的庶长女养在祖父母名下,而她祖父正是当今皇上的太师,论官职,他是最大的,论人脉,朝中许多大臣都是他的门生,学生更是遍布全国,至于钱太师其他几个儿子的官职和他亲家们的门第那更是不敢提的,权势如此之大,娶他家的女儿才是最合算的。
      威南大将军沈威,承袭祖职,累世功勋,手握重兵,又常年镇守南陲,抵挡南越妖鬼巫蛮之族,虽为人谨慎,但“沈家军”的名号威震四海,沈将军本人也算得上功高震主了,娶了他的女儿,一南一北两个武将,虽有联手叛主的风险,但毕竟名不成、事不顺,况且家眷终是要留在京城的,好歹能把两个个人都拿捏住。
      明国公韩成退虽然承蒙父荫,虚领一职,但他夫人却是骠骑将军的庶妹,儿子又刚高中风头正盛,娶他的独女正好牵制骠骑将军岂不更好?
      倒是许牵复,尚书令的官职虽高,但整个许家也就他一人做官,五服内做官的亲戚屈指可数,更没一个超过三品的,许牵复就一个女儿,等他告老还乡后许家与朝廷就真无瓜葛了。许家学生虽多,但大多不过是求教的,真正算是门生的还为官的不过十几个人,现居京城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且许家除了为官的许牵复,祖先亲人们全都在青州老家,不问世事,所以这婚临到许玉娀身上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许玉娀想了半天,觉得唯一的理由,可能是因为那天皇上摆的宴席,自己没去,引得人注意了——枪打出头鸟——但郁信瞒着不说又是为什么呢?算了,真的想不出来了,而且现在,许玉娀觉得郁信那番话说得对,既然搭伙过日子了,就好好想想日子怎么过好,看郁信那样子不会跟自己说什么了,想了想这事儿还是就这样吧。“滢玉墨玉——收拾收拾,我们去东市的那家,王爷给的绸缎庄——”
      及笄之前,许玉娀一直跟着祖母生活,跟普通大家小姐一样,学的都是大家闺秀应有的雅趣和当家主母该会的本领,祖母走后,跟父亲生活,因为没有母亲,所以许家里里外外的事儿都是她个大闺女管的,尤其是管外面的铺子田庄更是自有一套。
      她来这个铺子,就像个客人一样,什么都不说,自顾自的挑着料子,慢悠悠的磨蹭了一个时辰,给她和郁信一人挑了一匹布,结账离开了,一直等回到府里,她才和滢玉墨玉说起绸缎庄来。
      “小姐,这个绸缎庄人挺多的,就我们在那的一个时辰里,就有十二个人结账,一般都拿了四五匹,看样子有五个人是老主顾。而且店里的那些挑布子的,很多都是老主顾,生意特别好。”
      “嗯,确实,而且我摸着布料特别好,比我们家的好,但价钱一样,估计是准备薄利多销。”
      “哦,小姐,你和滢玉挑布子时我去打听了一下,一个掌柜,一个算账的,三个卖布的,两个学徒,而且他们那还能做衣服,宫里来的绣娘,多少人我没打听出来,但在他们那做衣服的话,价钱就很贵了。”
      许玉娀听着,点了点头。“行,有数了,明天上午我们再去。”
      “那我们——”
      “以东家的身份。”
      到了晚上,许玉娀终于得出时间,给祖父祖母写一封家信。
      “孙许钰淑念祖父祖母康安。淑儿深念祖父祖母,但自纳礼,先日习礼模仪,后累于宫廷宗祠、人事账目,恨无暇时。朔日归宁,月夜静寥,徐书心事,乞怜观之。孙婿静王——”写到这儿,许玉娀的脸上挂起了一个连她都没有察觉的笑容。
      “孙婿静王,表字静誉,身长八尺,魁梧壮健,常在外行军御敌,果敢威毅。但面似白玉,而生桃花眼,于将军更似书生,孙实怪之。为人谦彬,待人质和,尝”
      “在写什么呢!”
      “啊——!”
      身后突然传出男人的声音,吓得许玉娀大叫,只是刚刚开始发声,嘴就被人堵住了。
      “淑儿,是我,嘘——”
      许玉娀转过头去,发现果然是郁信,才松了一口气,点点头,郁信就把手放开了。
      “王爷?你怎么——”话没说完,看见自己屋里开着的东窗,“你爬窗进来哒?”
      郁信不以为意的点点头,又问她:“写什么呢?”说着还探出身子,想看许玉娀身后的东西。许玉娀急忙拦住他,“你别看——别看。”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推他。郁信也不和她争,突然把她抱到了床上,“我不看行,你跟我说说,写什么呢?”
      “我——不是,你怎么来啦?”
      “我来找我夫人,你别岔开话题,说,写什么呢,不让我看?”
      “你不该来啊,我归宁呢。”
      郁信捏着许玉娀的脸,不放手,接着问:“你写什么呢?”
      许玉娀拍着郁信的手,想把他手打下来,“我没写什么,你先放开,疼。”
      郁信把手松开了,帮她摸了摸脸,接着问:“那你不让我看?”
      “哎呀,我给我祖父母写信,唠唠家常,真没什么。”
      “诶对了,岳父大人久居京城,怎么不把老人家接到京城尽孝呢?”
      “我们许家人都在青州老家,也就我和我父亲在京城,而且我祖父吧,不喜欢来京城,特别不喜欢。”
      “为什么啊?”
      “哎——王爷,你还记不记得有一年我祖父受先皇之命,在京城讲了一天的学。”
      “嗯,我知道,那时候我也就十六七吧,当时满京城的官宦弟子,都留了名去听你祖父讲课了,我们几个兄弟也都去了。”
      “对啊,我那时八九岁。我出生时恰逢父亲贬谪蛮楚,不忍带我受罪,把我交给了祖父母教养,那年父亲升官累至五品又回到京城,商量着祖父母给我了送回去,本来想常住的。但来了京城没几天,赶上他老人家寿辰了,几个做官的门生纷纷告假给他庆生,先皇知道了,先是到家中跟祖父谈经论典,后来让祖父开堂讲学,祖父本以为就给几个皇子讲一天的学罢了,没想到去时一看,满屋子的人,小到孩提、大至弱冠,乌乌泱泱一大片,十分喧嚣,那真真是熬过一天。气得他老人家第二天就起程回老家了,只留下祖母照看我,更可怕的是,自此之后再也不讲学了,那京城更是再也不来了。”
      “啊,这我还真不知道,我们几个皇子和那些大臣家的孩子隔着屏风——我是光顾着听你祖父讲学了,别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还别说,你祖父不愧是举世大儒,讲得真好,我当时就能听见你祖父的声音……”
      “哎哎哎,王爷,行了行了,他老人家又不在,你说这些给我听没用哈。还说我会说话,王爷你才是真的会说话。”
      郁信只笑了笑,捧着许玉娀的脸开始亲,许玉娀没好气的推开他,“王爷你干嘛,趁着还没宵禁赶紧回府,让人看见不仅你的脸面,我们许家的脸面也要丢尽了。”
      郁信才不管那么多,把她压在床上,咬着她的耳垂,声音略微沙哑,轻声道:“哪来什么脸面,我一个王爷,看外人敢说什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九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