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洛城无处不飞花 ...
-
子夜,夜黑如墨,隐隐约约地透着几许异样的气息……
素有夜朝第一“王山”之称的苍茫山,在夜幕之下蒙上一层如梦似幻的轻纱,早晨所逼人的一派青葱绿意此时也已化作诡异的黑暗。苍茫山为夜朝第一高山,山势陡峭,山顶却曾不结冰雪。数百年来爬上山顶的少之又少,再加之夜朝始帝攻入帝都后便封山以视其尊贵,更是难如登天。
苍茫山上,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屹立在尘汐峰之巅,手持拂尘,神风道骨。迎风而立,脸上满布着深不可测的忧愁。白眉微蹙,眼里是剑身一般的寒光。
“是什么使得拂尘老人如此流连?素闻拂尘老人可是万变而不惊的,如今却……”一声沉重而有力的声音在老者身后响起,随风飘逸的白衣在微风中来回摆动,手握折扇,却无视眼前人,朝老者所视之方向看去,昂首仰望深空,抚长须而立,良久,良久……
只看那天,突然,天现异象。原本静谧的夜空,正流华四溢的玉月四周,涌现出六颗无比耀眼的群星,其风华可攀之日月!
“宁世已尽,日出三君。
异星入世,并分天下。
“注定了吗?是好,是坏?”白衣一扬长眉,眼里传来笃守的信念、似有似无的哀伤,目光流转之间,停留在了城内一片辉煌之中,“那么,看来前朝的残局又要接着下了。”
帝都皇宫内,竟没有一人发现藏在仙鸾阁内的棋局,在黑暗之中发出了淡淡的紫光,如水波泛起阵阵涟漪,摄人心魄。
“六星齐冲紫薇宫,将星、武星、帝星、文星、才星、天星、王星齐齐降临人间。此乃天机!几百年来无一人看透,更何况我等?谜,就给他们世人留下一个谜吧。当初,皇王与息王未下完的棋局,将会在这一世继续下下去,由他们来决定这盘棋的成败也未尝不可。”老者感叹道,“无论如何,这也不是你我能改变的,这个尘世间就留给世人自己创造!”
“让他们去接受也未必是件坏事,哈哈哈……”白衣笑道,衣袖一挥便不见了踪影,残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闻者笑笑,无论是好是坏这都是必然,也是必须接受的,只是看世人如何了,这一次又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呢?老者健步起身,持手中拂尘以苍劲的笔力在身侧的一棵琅华树上写下几行字,转身就不见了身影 。
苍茫山,仅剩得凉风肆意地吹拂着几块棱石所傍的枯草,满目苍凉,傲立于峰顶的琅华树,在凉风的摇曳下仿佛顷刻间即可倾倒,树枝竟只是无力地向夜空敞露……
是好是坏、或悲或喜,未来的事在这时其实早已注定,他人无法改变。可在那夜空的最深处的迷蒙又有谁能看得懂呢?人生世事九转千回,罢,罢,罢。
万物伊始,混沌之初。
东皇朝早已缠绵病榻,为时不久矣。很快,他们就连夺城池数座,其过程、结果不必多说。丙午年卯时,夜昇登极,七国先主随始帝横扫江山,为成就始帝伟业立下赫赫战功。开国之日始帝给六国先主各自封地建国,并立下盟誓:王域有乱必前来相助。因始帝姓夜,故定国号为“夜”,寓意为:愿夜氏天朝如月初出之魄,冰玉之邦。夜朝共有七国及惜凌十二州,七国分别为兰国、影国、云国、宁国 、风国、矜国、淡国。这七国乃夜朝圣贤帝所钦封。当初始帝与七国之王相处极融洽,夜朝在他们的治理下,日益昌盛。后历经幻帝、衡帝、锡帝倒也都无异样。却到了严帝一代,原本平静的宁世由于皇室贵族的骄横自负不禁引起朝中大臣诸侯的诸多不满。夜氏皇室由此由辉煌之巅坠入了暗暗深渊……
癸丑年二月十六日,正值宰相凌庆变法,风国借机造反,以“清君侧,奸党除”为口令号召天下,连得王域城池共六座。萸帝传诏其余五国“领兵平乱”。五国雄兵群起,于已卯年七月攻往风国城都。狼烟四起,烽火燎原。壬午年八月四日申时,风国灭、天下既定,风国只落得个被五国瓜分的地步。
据陈贤所著之史书《诸侯列传·序》统计,五国扩张领土直至丁亥年。兰国共有城池三十九座,东至王域玥城,西到矜国赦城 ,国土达到一千二百万余顷;云国稍靠后,有城池三十五座,国土一千万一百余顷,北至淡国萧城,南至夜朝国土边疆;影国居中,有城池二十七座和九百万国土,北接王域玥城,南至夜朝南疆。接下乃淡国城池二十一座,夹于云影两国之间。宁国城池二十座,国土八百万顷。矜国次之。剩下的四十二座全归王域所有。论势力,属兰、影两国最强,淡国、云国稍弱,矜国、宁国暂不用提。
历风国之役以后,六国对稳坐龙椅之人多有不满,不断对王域进行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攻击。萸帝十分震怒,下令禁卫军进攻,不到数日,禁卫军二十万军队全部被歼灭。一月,萸帝收到十万里加急奏章后,吐血,被诊断为气血攻心。次日卯时,萸帝病逝。太子三日后继位,改年号“天诏”,被尊为“隐帝”。隐帝舍弃前朝惜凌十二州之旧名,只因独爱一句佚名的“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重新命名为水州、风州、空州、落州、烟州、浅州、花州、摇州、叶州、碧州、云州、撷州,各州仍属六国管辖。
天诏二年元月元日亥时,百鸟不寐,从各地齐赴苍茫山,呈百年难遇之“百鸟朝凤”之景,叹为观止,一时间众鸟飞天蔽月。隐帝之后风氏诞下一女,即皇七女,帝甚悦,乃赐名“夜天汐”,择日上拜皇陵,刻下金册-----
天诏二年元月二日亥时,钦天监急告,夜观星象乃称“异星入世,天下大乱”,帝询破解之法,钦天监乃曰:“唯囚其母,以克制异星之戾气。”
天诏二年元月十一日,帝下旨:“贬风皇后为落妃,迁住锁情宫,永生禁足,不得出入。封皇七女为天汐公主,位同亲王、诸侯王,赐天汐公主一万户,交由兰嫔抚养”。
貌似平静,实际却波涛暗涌的夜朝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孰不知,在这层伪装的面具之下,早有人策划好一切,准备为夜朝政权画上句号。
天诏十二年,天汐公主十岁整,六月因风寒大病一场,此后性情大变……
天诏十六年,帝封一女子为汐王,赐下名传千古的的“洛城”,汐王便成了当世一代仁王……
洛城虽为一城,但其地位与诸侯国一般无二,周有云国、宁国、淡国,占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甚至有人说:“纵观天下,论一国,云国最富;论一城,当让洛城。洛城若为一国,云国之富饶岂值一提?”各国也不敢小瞧洛城,因为洛城手中握有的商道、官道、水道不计其数,如同自己的命脉紧紧抓在别人的手中,难得安寝。洛城更驻守有天下四大名骑之一的踏云骑,各国焉敢动手?
洛城有七绝,七绝不分上下。
一绝是洛城不分四季而开的兰花,都是汐王从各地得来的珍品,命人在城内广为布施,百民共赏,无数奇人异士奔赴此地只为一赏“洛城无处不飞花”的美景。洛城一望而去都是兰花的海洋,如从天际飘下的片片云锦,阵阵兰花的香味肆意地包围在周身,微风轻袭,兰花瓣洋洋洒洒撒向蓝空,仿佛即将迎下九天玄女,城中百姓皆叹自己并非身处人间,而是真正来到了桃园仙境……
二绝是洛城之中落日楼,落日楼堪称天下第一楼,因一道“如梦令”而冠绝天下,盛名不衰。如梦令只是简简单单一道素菜,将洛城洛河的新鲜的莲子莲藕衬以碧如玉的莲叶,放在盛有兰国泠泉之水的瓦瓯中蒸上一整天,直至莲子莲藕粉嫩适中后,滤过芙蓉鸡丝汤汁,缀上影国云梦山之朱果,最后用琼浆玉液凝露勾芡,琼浆玉液凝露的配方从不外传,且如梦令每一步都需美人烹制,一盘如梦令一金叶的要价愁煞了一大帮人,但如梦令的预订仍然排在了几天之后……
三绝是洛城之凌烟阁,是汐王专门为召集能者而设,每逢八月之际,便举行一次“六国英会”,前三甲者将会在洛城中担任要职。巧的是,帝都三年一次的京试与六国英会恰好在同一天,不少人纷纷揣测汐王有与帝都抢人才的嫌疑,但每一位被汐王甄选出来的才子无不是心甘情愿的为汐王行事。日久天长,六国英会的名气远远超过了京试,更视能登上凌烟阁阁顶,留下自己的名字,但凡登上过凌烟阁顶的才子下来后怎也不肯说阁顶究竟有些什么,却留有一脸的敬服。
四绝是洛城独有的洛神花节。传说中洛神专司百花,亦是和谐安宁的象征,曾携百花种子来到人间,不期遇到了上古大帝白炎。两人的仙人之恋违背仙规,遭天火焚烧后,相继死于此处,此处便命名为“洛城”,死之日便定为洛神花节。相传,两人死时天降红雨,红雨落下的地方只生红花,宛若仙人落下的眼泪。
五绝是洛城之中洛河。
六绝是洛城落英山上的落日美景。据落英山脚下的一位村民说每年雪积的有三尺厚时,就可以听见一位白衣人在落日山顶,伴着那霞光万丈的的落日吹着不知名的曲子……
七绝是最为神秘的洛城城主----汐王本人,汐王对洛城的功绩举足轻重。城内的百姓没有一人见过汐王的样貌,只知汐王是女子,为汐王所铸的石像只好蒙着白纱。有人说,汐王实是陛下最宠爱的七公主夜天汐。但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在元旦之夜,汐王总会出席,而帝都的元旦宴席已不可缺七公主,况且皇帝封七公主为汐王何必如此遮遮掩掩?又有人说,汐王是皇帝身边的亲臣,皇帝担心夜朝覆灭后性命不保,特寻一处安身。于是此任务交给了汐王。可无论哪种说法,丝毫不会动摇汐王在洛城百姓心中如神祇一般的地位。
然而,一段神话,一段传奇,都从洛城起步,无数人的命运因洛城而改变,亦有人的命运与洛城纠结在一起,挣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