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扬州城的冬天如期而至,城内所有砖瓦都覆上了一层薄雪。老城墙旁边有几棵老雪松,老雪松附近则是高矮不一的各家宅子。一下雪,黛瓦淹没在雪中,徒留红墙和青砖相互逗趣。
      这几天,南市上的小贩即便逆着风雪也要出来摆摊,出摊的人竟然比好天还多些,因此商品的价格自然就比往日上涨了少许。
      自打南市街口就能远远地看见一个卖早点的小摊,摊主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妇,往往盘着灰白参半的头发,略佝偻着背,穿着一件麻布褂子,掬笑着迎客。扬州凡是光临过这家店的,无不对老妇厨艺拍案叫绝。老妇的小摊主要是以扬州炒饭为主打,其次推出各类捞面或是拌面,另外还顺便出售桂花糖糕、芝糖饼等小食。也不知在这老妇六七十年的光景里花了多少年才研制出如此让人回味无穷的配方。
      因是老妇的手艺过于卓绝,扬州城里有一出了名好吃的商人想高价聘用她为府上大厨娘,可这老妇却不识好歹似的,竟婉拒了。商人没有办法,干脆自己写了个牌匾,提字“忘难居”,差人送去了南市,这忘难两字,是含双关之意,一来是老妇的厨艺精湛地让人难忘。二来是这嘴馋的商人没法把人请到自家府里,只好日日翘首望南。
      但老妇没有固定的店面,无法将牌匾悬挂在房梁上。老妇看着送来的红木牌匾,不知道拿它怎么办才好,数日与这牌匾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个事儿,干脆把这块红木拿到典当铺当了,换来的钱正好租个小巧的店面。
      于是老妇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久而久之,便闻名于整个扬州城。不论他是平民百姓,还是富商贵族,都来南市光顾过老妇的店。等钱赚得足够多了,老妇又去把牌匾买了回来,找了几个木匠把牌匾端端正正地挂了上去。从此,老妇的店正式用名“忘难居”。
      这一天,雪下得大了些,老妇坐在店里,看着屋外烧炭火的炉子冒着热气,街上几个穿着喜庆的小娃娃蹲在地上扒拉着雪玩儿,一边玩一边欢喜地笑着。老妇看着孩子,怕他们玩饿了,赶紧从锅里拿出几块刚蒸好的桂花糖糕包好,迈着小步嘎吱嘎吱地踩着雪向孩子们走去。这街上的人大多都认识老妇,孩子们也都被大人带到忘难居吃过早点,也很喜欢这个和蔼的老奶奶和她的桂花糖糕。况且如今的扬州河清海晏,世道太平,邻里和谐到离家不用关门的地步,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心怀不轨的人的。
      看着孩子吃了满嘴的桂花糖浆,还不忘用袖子抹一抹时,老妇一晃神,四十年前,他的儿子阿宴就是这么吃她做的桂花糖糕的。那会儿阿宴刚九岁,最爱吃她做的桂花糖糕和扬州炒饭。老妇那时还年轻,丈夫在一个和善人家做事,丈夫不在的时候,她就做点针线活,绣些荷包卖给秀坊。生活虽谈不上富裕,倒也充实。
      平日里,她闲暇时候就教孩子写字,家里米可以少吃,但纸墨决不可少,这是她作为书香门第出身的习惯。孩子也很喜欢母亲教他写字,或许是天赋异禀,在他八岁时就已经能写得一手绝妙好字,但他鲜少拿出来显摆。
      这样平淡的生活在孩子九岁那年戛然而止。同样的雪天,丈夫的账本撂在家里了,她要赶秀坊的绣活儿,只能让孩子跑一趟,给他爹爹送过去。孩子虽然才九岁,但懂事的很,一口答应了。临走前,她给孩子穿上新缝的棉袄,仔仔细细地扭好扣子,伸手把衣服拍平整,又从厨房拿了一块桂花糖糕和一包椒盐烧饼,嘱咐他吃了热乎的桂花糖糕,跑起来就不会太冷,那包椒盐烧饼是给爹爹的,让他饿了就吃。最后叮嘱孩子路上慢点走,留神摔着了。孩子满口答应下来,叼着糖饼走了。
      这一走,便是四十年。
      丈夫出去找孩子,从扬州找到姑苏、金陵......消息从一月一次变成数年一次,最终也没回得来。
      老妇颤巍巍地站起来,蹒跚地踱到店前,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蓦的抬头,浑浊的眼睛凝视着房梁上的牌匾,默不作声。很快,她花白的头发上落了几片雪,然后越积越多,快要堆到一层时,老妇轻轻拂去头顶的雪,进了屋子。
      半月后,南市上不再有老妇的身影,每日都有人兴致勃勃地欲寻美食却满载失望而归。人们都在打听老妇去哪了,可否尚在人世?可无人知晓老妇的去向。
      过了些日子,有风声透露老妇去了那给她题匾的商人府上当了厨娘。邻里不禁诧异,当初那商人好说歹说都没法说动她,怎的现在生意风生水起的时候反倒去投了他了?众人皆摇头表示不解。
      “忘难居”的牌匾尚且留着没拆,吃不到美食的人们路过此地时只好盯着那牌匾解解馋。注意牌匾的人多了,大家便开始议论那牌匾起来。未曾注意过,原来那牌匾上的字写的遒劲有力、入木三分。原来题匾人名字做江宴。
      却几乎无人知晓,老妇当初,嫁的是个姓江的人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