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如今,贾府已闹得沸沸扬扬。起初,林黛玉一整日未归,除了她的丫鬟与贾宝玉之外,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是,后来,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共同失踪,而且失踪了一天一夜那么久,便有越来越多人晓得了。
一开始,只是袭人发现了不对劲,找遍了整个园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四处寻不得后,便到林黛玉所在的潇湘馆去寻,结果才发现,林黛玉也不在了。
于是,消息就在这种条件下,传得人尽皆知,甚至还传出了各种版本。
......
那一日,贾宝玉守在贾府的大门口,忧心忡忡地等待着,他盼着有人扣门。
他想:“若有人回来,而那个回来的人是林妹妹,该有多好?”
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听到扣门声。他激动地不等下人动手,便第一个冲上前去,亲手打开了大门。
彼时,见一个年龄较他略长的公子,出现在大门前,看着颇有些神秘,低声对他说道,“在下曹植,可否借一步说话?”
贾宝玉跟着到了一旁,问道:“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此时,你的林妹妹正一个人在荒山野岭,担惊受怕,情况很是不妙!不知二爷可愿意与我一同前往相救?"
他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人,见了陌生人来传话,让他满心疑惑。
可转念又一想,他说的若是真的,林妹妹此时处于那般险境,该有多难过?遂道:“我跟你去,等我吩咐人叫一辆马车。”
曹植道:“此事不可张扬,二爷想,林姑娘一个女孩家,不明不白地失踪,又不明不白地归家,要众人妄自揣测,是你想看到的吗?若是她再被姑姑婆子们乱问,怕又是要难过极了。”
贾宝玉太过心急,才没有多想。“可是,林妹妹怎会去了那里?”
曹植想,我不能告诉他我是透过袜子看到的。这样说的话,他便是做了鬼,也不可能信我。更不能告诉他,她与孙悟空出去玩,最后被抛下了,那样不好!
若是,他不趁火打劫,在她忧伤的时候给她温暖,他要如何夺回她心中原主的地位。
想到这里,他决定胡编乱造:“我只是一个道士,掐算到你家林妹妹遭此劫难。至于他为何去了那么远,依贫道看,是与你那宝姐姐有关。最近,你与她走的太近。她感受到冷落,才伤心欲绝地离家出走了吧。”
贾宝玉听闻此言,不禁又惊讶,又后悔。原来,此人竟晓得的这么多?看来,他说的多半是真的。
他想: “此时,林妹妹当真不见了,又想不到别的法子找到她,只有信他的话,跟他去了。”
是以,贾宝玉特意绕过大门,在曹植的协助下,翻墙出了院。
二人秘密雇了一个马车,车夫由曹植引路,快马加鞭,直到到了那个荒山野岭。
他们发现林黛玉时,她已昏迷在草地上,眼角还留着泪。
贾宝玉见此情景,立刻跑上前去,摸了摸她的额头,竟那般滚烫!本来有一千个疑问,但见她病成那个样子,顿觉心急如焚,已无心再向曹植打探她是如何一个人跑了那么远。
“好妹妹,你不要有事,不要吓我。”
......
也不知喊了多久,林黛玉才醒来,见是宝玉,眼神显得有些落寞。无论他问什么,她都不答,又过了一会儿,她便开始哭了起来。
见她哭,他也哭,“好妹妹,你是怎么了?我不问了,带你回家可好?”
她只是一直哭,并不答他。
他也只好跟着一直哭!
......
当车夫拉着贾宝玉与林黛玉到大门口的时候,曹植便独自去了。
贾宝玉搀着梨花带雨的林黛玉往府内走!将将扣开大门,便有一众老老小小守在门口。见了宝玉黛玉,各自双眼哭得红肿,脸上挂着泪,一下子炸开了锅。
七嘴八舌的有之,跟着大哭的有之,问长问短的也有之。可二人均似失了魂魄,只顾着继续哭,不言不语。
贾母也在其间,她抹着纵横的老泪,对两个孙儿都是无比心疼,命众人切莫再问,让他们先好生歇息要紧。
小厮们将已哭得瑟瑟发抖的二人纷纷送回住处。
待他们被安顿好后,便都一病不起了,即便请了金陵城最好的郎中,至今仍未好转。
如今,贾宝玉正躺在怡红院,睡一会儿,醒一会儿,醒来的时候,便要往外冲。甭管是谁拦住他,他便拉着谁的手,痴话连篇,“好妹妹,我不会再冷落你了。你带我走,我跟你走,不要一个人哭,我陪你一起哭,好不好?”
他那般吓人的痴态,口里的语无伦次,急坏了众人,哪里还允许他离了那房门!
而林黛玉恁般娇弱,病得昏昏沉沉也不是头一遭,大家早已习惯。
除了贾母之外,其余人也并未过多过问。郎中给她喂过药后,虽醒了一阵子,但却除了流泪,始终一言不发。
二人如此诡异的情形,一个在这边哭,一个在那边哭,不得不让贾府上上下下一边担忧不已,一边浮想联翩。
他们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成双成对出去那么久?竟然连个下人都不带,还彻夜未归?回来后,又都哭成那个样子?问他们发生何事,他们谁都不肯说。这样下去,要如何才得知实情?
贾宝玉的娘亲王夫人刚从怡红院看过儿子,将将走出小院,便听几个小厮在偷偷议论:
“二爷和林姑娘,他们黑灯下火的在外面厮混了一夜,你猜是去了哪里?”
“若我没猜错的话,他们是去了林中深处,据说林姑娘的身上还有草叶子。”
“真的吗?你说,林姑娘那般娇弱。二爷他怎忍心带她去树林那种阴森的地方受罪?”
“老爷家教森严,不去那么隐蔽的地方,如何下手?”
“二爷平日里最是怜香惜玉!看来,男人啊,情难自禁之时,真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只是,他怎就不温柔些?”
“没错,他一个爷,倒是好说!你看看林姑娘回来时那般憔悴,好生让人怜惜!”
王夫人听闻此言,恨不得捶胸顿足,她赶上前去,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怒不可遏地吼道:“不知死活的东西,来人,把他们几个给我拉下去,打断狗腿!”
......
王夫人回了内宅,依旧怒气难平,遂差人寻来管事的王熙凤,“我儿尚未娶亲,怎可闹出这样的荒唐传闻?你可知外面,都将他说成什么样了?这谣言若再传下去,岂不是损了他的名声?”
王熙凤道:“婶娘,您别急,宝玉这身份地位,娶谁便是谁的福分,哪容得谁说三道四。”
王夫人听王熙凤美言,略微消了消气,可仍有些不放心,“你这样.......速速安排下去,让他们择日成婚!”
“婶娘,林姑娘现在这个身子骨,恐怕......不适合......”
王夫人连连摆手,“你这般聪明,如何听不懂话了?我有说娶她吗,我说的是宝钗那丫头!免得谣言到她耳中,让她计较!早早成婚,我便放心了。”
王熙凤顿了片刻,而后勾嘴笑道:“婶娘的意思,我懂!我这便去安排。”
她正要出门,却被王夫人叫住:“等等,此事不可太过声张。对外人,你只说宝玉要成亲,下人们若欢喜将娶亲之人传成是林姑娘,随他们说去。”
“明白!”
“还有,宝玉若是问起,只管与他说,娶的姑娘正如他所愿,会让他满意即可。”
待王夫人又将各类事宜反复交代了几番,王熙凤疑虑道:“婶娘,您这样做,宝玉的婚事是圆满了,可那林丫头,以后该如何嫁人?”
王夫人蹙眉,没好气地说道:“那我便顾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如此娇弱的病秧子,连生养都困难。纵使名声保住,谁又敢要她?”
王熙凤只犹豫片刻,附和道:“婶娘说的也是,一个福薄之人,要名声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