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新帝登基 ...
-
景阳十三年,殷文帝驾崩。出灵之日,七十二人将龙棺木抬至东门,皇后蒂隅身穿孝服携着五岁太子殷凌立于首位,而后则是陪葬的众妃嫔与其他皇室子弟。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仪仗队等人执纸扎、绸缎“烧活”,浩浩汤汤,威风八面!而后扶映将军领着御林侍卫紧随,行至城门,文武百官及其家眷跪于两侧,车轿连绵不断。在送葬行列中,还有许多佛家子弟诵佛读经,道家子弟列八卦之阵。其间一人戴驱鬼挡煞面具盘坐于轿中,对着棺木行九叩大礼!
行至大半日,队伍于芦殿休息。
“隅儿,吾想如厕”
被唤隅儿的女子着一身鸾鸟朝凤绣文丧服,一头乌黑如墨的秀发绾成一个扇形高髻,雅致的玉颜既有雍容华贵之大雅,也不失稚嫩青涩之小娇,但最令人难以忘却的是她那双平静如水,清冷如莲的明眸!此女子便是即将成为殷国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蒂隅皇后!
“婉儿,布帘”
“诺”
蒂隅在皇帘前候着殷凌。也许大多数人皆是不识这位新册封的皇后,一条闪着金鳞的黑影悄悄蠕动着身子靠近她也不曾有人发觉,眼看就要咬住蒂隅的小腿,一把拂尘扫去,那血口大张的蛇竟被打出百米开外。
“娘娘,您没事吧?”
“无碍”
蒂隅瞧了下那不动的大虫,便转身看着正不慌不慢地整理拂尘的男子,是那戴面具之人!那人似乎也在看她?
“娘娘,堂外之害,尚有力察觉,除之,但堂内,则不然。”
“隅儿,发生何事了?”
“太子,往后在外人面前你要称我为母后,可知?”
“吾知道了。”
蒂隅再看了那人一眼,终是没有开口回应他所言。
“娘娘,相国大人正寻你与太子殿下”
蒂隅随着士兵来到栗弦身侧。
“臣见过殿下,娘娘”
“相国大人无需多礼”
“娘娘,先皇在世时,除了太子,最宠的就是二皇子,如今先皇驾崩,众大臣皆上书请二皇子在皇陵为先皇守孝一年,臣实在难断,故问娘娘意下如何?”
蒂隅俯下身子,为殷凌扫去裤上所沾枯叶,温声道“本宫乃后宫女子,不得干涉朝堂之事。”
“娘娘多虑了,娘娘身为二皇子的母后,自然有权替二皇子抉择”
蒂隅缓缓起身,看着眼前义正言辞之人,他无非是想扣住二皇子殷扬,太子殷凌幼小,掀不起什么大风浪。若不答应他此事,恐怕二皇子不久便会招无妄之灾!
“即是百官之求,定是为二皇子着想,本宫允了。”
“娘娘深明大义,实乃百姓之福,我国之福!”
栗弦觉着那抹白影娇弱得很,可那眸子里的清冷总让他产生一缕错觉,似乎什么事物都入不了她的眼,扰不了她的心,看来这个太后,着实有趣得很!
十日后,太子殷凌登基,年号孝灵帝。皇后蒂隅奉为德清太后,其生母林氏奉为太妃,二皇子殷扬封王,赐府邸,因其孝心,为先皇守陵一年,期满礼成!由新帝年幼,则请丞相栗弦,将军扶映辅政,太后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