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宝镜照心如来是佛祖
      各现原形唐僧再修行
      还说佛法无法,有生无生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佛陀修行轮回。大日如来招集众弟子,菩萨,罗汉,声闻,比丘等,皆环坐侍立于座前,如来道:“我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得道成佛时,梦见自己,坐在一株参天大树下,涉河度尽劫难,最终来到婆娑世界,普度众生。历经亿万年,遂有十方诸佛,四万八千佛,有无数佛,因万物生灵,众生平等,皆可成佛!历经苦难,修行成佛、弘愿成佛、善根福德成佛和舍命全交成佛。有“信、解、行、证”四个步骤、用“六度波罗蜜”六种途径,经历过“戒、定、慧”三个层次的境界,最终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
      又说:“成佛不易,“万德庄严”,并非万法万能,善性一切圆满也未必是万法庄严。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源”,但成佛有三不能,不是万能:“万德庄严”,并不是万能不万能,万法与万能是两样,善性一切圆满就是万法庄严。一、不能转定业。众生定业,无法转。二、不能度不信之人。三、不能度无缘之人。”
      ◎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要度一位老太太,她看到佛就讨厌,佛就现神通从四方八面让她看,她干脆蒙起眼睛,来个老子不理你,释迦牟尼佛毫无办法。这位老太太与阿难有缘,佛叫阿难去教化,阿难对她说什么她都信,这就是有缘。◎
      “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救人先救己,救己才能救人,即度己度人,度人度己。”
      “唐三藏,取经成佛,慧根虽深厚,苦行难成正果,开慧顿悟才是真佛。戒定不可懈,修持永无止。佛经虽宝,宝也非宝。只为念经,虽佛非佛。心魔一入,群魔乱舞。执迷不悟,名利苦海。不可全无,不可全有。识破看破,有功无过。境由心生,心即是佛。”三藏低头唱诺,跪谢佛谕。
      “我有一镜,可鉴人心,佛见是佛,魔见是魔,众佛弟子,不妨一鉴!”众人面面相觑。
      如来举手一挥,飞来一面宝镜,立于莲花座前数丈之外,犹如庙门大小,镜边射出金光,众人一一走到跟前照鉴。
      只见诸佛弟子,有些头上光彩奕奕;有的光彩暗淡;有的头身错位;有的身大头小;有的有口无心;有的有脸无身;有的先见身,后见面缓缓而来;……各有各形,各见各形,大吃一惊!
      如来佛毕竟是佛祖!
      如来又道:“鉴心宝镜,照见各形。成佛在心,心善成佛。守心不得,面目憎恶。惟此照鉴,荡除心魔。弟子勿殆,常照常鉴。”
      唐三藏照时,镜中只见有一人身,虚虚实实,似有似无,偶看是佛,心己入魔,时佛时魔,头上佛光时昏时暗,眼看就要熄灭不见。唐僧惊出一身冷汗,自己病的不轻!在镜前长坐不起,双手合十,念起净心经来。其余众人也跟着念起来。如来传法旨,众佛弟子要对镜自鉴,净心正形,在天庭各处弟子,务必前来对鉴自观,除魔证佛。
      各处佛家弟子纷纷自鉴,照出各类丑行恶相,真是比比皆是,心中深受震动,如此心地,如此面目,如何度人?如何自度?丑化佛家,有损佛门,怎能佛法庄严,如何弘扬佛法?于是众弟子,又纷纷到佛祖座下自忏悔罪。
      诸佛中,唐三藏病深己久,忘记了佛祖:修行永不止息,取经永在路上的教诲。
      “唐三藏,你前世虽为金蝉子,今世却是取经人,勿迷恋于前世,枉自虚度今世。汝自取经归来,小成功德,心生虚幻痴妄之想,沉迷陶醉于名利俗事,与魔王为伍,如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久与之化矣。”
      观音言道:“弟子也有过错,请佛祖责罚。”如来不答。只是嗯了一声,接着又说:“汝忙于著书立言,只为其名能流传后世,何为有名?有名无名。汝知后世乎,后世知汝乎?有意为之,偏偏不见花开;无心插柳,却是金银满窖。书可藏之,不读则如同无字,金可蓄之,多藏者必然厚亡!汝可闻‘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乎?”
      “弟子知之。”
      “既己知之,却不知为之,犹如你著书千卷,却无人展卷一览,你所书所写,即是废纸一堆,这算是立言了吗?书为正心而生,过多过滥则无所适从,道家有《易》《道德经》,儒家有《四书五经》,我佛家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多卷、字数达三亿之多。其中《华严经》为经中之王。净土宗主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禅宗主修《金刚经》、《心经》、《首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所说经》、《六祖坛经》;天台宗主修《法华经》;华严宗主修《华严经》;唯识宗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此外还有《地藏三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药师经》、《弥勒三经》等,以及从各经中节录的独立品章,如《普贤行愿品》、《观音普门品》、《净行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等。你觉得我佛家经书还不够多吗?”唐三藏汗流夹背,惭愧万分,低首不语。
      “你愿受罚吗?”
      唐僧闻言跪地:“弟子情愿受罚,重新修行,度人自度!”
      如来佛祖罚唐三藏去到地府魔界收妖伏魔,整顿阴曹鬼域,受难度劫,以自赎罪孽,重造功德。其他弟子也各受责罚,暂且不提。
      这日,唐三藏回天庭庙里,打发了牛魔王,烧了那本玉兔诗集,关了庙门,心中毫无挂碍,就要下地府受难重修。走到半路,忽见观音,观音:“你此行艰难,远非取经可比,必要入魔道历一万七千五百劫,才能出魔道,你心即是镇魔宝镜,若有一念之差,就会万劫不复,粉身碎骨,化为乌有。一定要切记!切记!”
      又言自己也要去凡间,继续完成救苦救难弘愿。二人相互道别而去。
      要知唐僧如何再修重造,且看下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