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重活一世 ...
-
闲来无事,言如是寻了一家茶馆,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一壶龙井,一碟瓜子,一碟茴香豆,台上,说书人的声音绘声绘色。
“自东鹿一役结束不过一天时间,言如是战败死去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一时间,嬴州大地,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皆言言如是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可叹其余五族在此战役中亡去的不少能人修士,唯曦族独善其身,不曾参战,却没有一人为言如是之死感到惋惜。
死有余辜。
是世人对言如是的评价。
行差踏错,坠入魔道,终究是不耻。
尽管言如是曾经也如五大族一样,出自名门正派,天资聪颖,同辈之中的佼佼者,如若好生修习,登顶指日可待,可他却放着正道不走,偏生要辟一条歪门邪道。
曾经的天之骄子,一朝走错,于各大族而言,是危险的。
事实证明,各大族的担心并非多余,言如是公然叛离后不久,便开始致力于一些歪门邪道,寻什么起死回生之术,没想到竟真叫他研制成功,一时间,妖邪四起,活尸遍地,每日日落而出,日出而归,扰得人心惶惶,到不曾伤及无辜,若只如此,各大族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不至于赶尽杀绝,坏就坏在言如是整日钻研,竟叫自己练出魔障,终于魔性大发,失了控制,操纵制造出的妖邪残杀了不少无辜百姓,自此,东鹿之战,拉开序幕。”
言如是嗤笑,他到没有想到,死后这么多年,嬴州之地竟还有他的传说。
只是,这些“事迹”除却当事人,任这些说书人讲故事能力再厉害,说的再如何详细,也总归是道听途说,无法完全贴合真相。
甚至,连当年曾参与过东鹿之战的玄门弟子也不一定能完整的说出当年东鹿一战的惨烈。
身死盖棺定论,真相如何,并非真的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要怎样的真相或者说更愿意相信哪一种真相。
“这言如是是个孤儿,若非曦族扶桑城城主尽心尽力的栽培,他这辈子也就只能生活在渔村,整日乞讨为生,平庸一辈子,又哪里会有当年东鹿之役一事。听闻当年,言如是公然叛离,一下子与玄门正道为敌,扶桑城城主被他气的一口气没咽下去,就这么两眼一瞪死了。
这扶桑城城主对言如是可是百般好,恨不得将毕生修为教授于他,不仅如此,还特意为了言如是去逆水寒求了曦大人,可他呢,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扶桑城城主死在他面前,无动于衷。不仅如此,还用着曦族教授的法术去对付其它族,硬是将曦族置于两难之地!”
大约是过于激动,亦或是为扶桑城城主交付的一颗真心感到痛心,评价起言如是来,满腔怒火,音量也不自觉高了许多,“真真是狼心狗肺!”
耳边却又传来那说书先生的声音,“他这样的人,死都算是便宜他了!”他的语气激动,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仿佛被背叛的人是他一般。
在场诸位,连连应声,无一人反驳,可见,在座各位,都对言如是此番忘恩负义的行为感到不耻。
言如是听闻,毫无波澜。
品人千人千面,兴许他做的事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但,这并不代表他做的事便是错的。
“可叹曦族从始至终都将他当做同门,即便是五大族相逼,曦族退无可退,然态度却依旧强硬,只道我曦族从不做自相残杀之事,如此一来,可谓是将曦族将夹缝里逼,叫它进不得,退不了!”
言如是嗤笑,成王败寇,古来如此。
即已声名狼藉,言如是便也懒得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