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起始点 ...
-
天刚蒙蒙亮,清晨的湿气还没有完全散下去,凝聚成水珠点在路边的野草上。
解元焦急地站在一个普通的民居外面,在房子前走来走去,时不时仰着脖子往屋内望去,满脸焦虑,每次听到屋内女人传来的痛苦呻吟声,解元的表情就更焦急一分。
一个小厮模样的年轻人站在解元后面,看着解元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仅宽慰着:“夫人吉人自有天相,大人不必担心。”
解元似是消了一些焦虑,点点头,突然又急切地问道:“子方怎么样了?安全出城了吧?”
小厮恭敬地拱手回答:“大人放心,大少爷已经让白大人带着安全出城了。”
解元才彻底放心下来,继续伸长脖子看着屋里。
现在是赵朝末年,政府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徭役不断,修陵墓,修河道,而君主赵华更是穷兵黩武,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对北部的匈奴发动战争,君主如此,下面的那些官员更是肆无忌惮地贪着国库里仅存不多用来打仗的银子,然后将缺的那部分强迫老百姓出,除此以外,还大量征兵,招不到人,官府甚至直接抢人,说现在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每当这种时候,自然是各地豪杰揭竿而起,许多老百姓受不了政府的腐败无能,纷纷加入起义军,而解元,就入了一个叫萧祖运的麾下,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文臣,专门负责文书的工作。
萧祖运是个雄才大略的人,而且极有远见,擅长军事兵法,他本来只是孙辉手下的一员猛将,但是觉得孙辉“器小”,不能长久地跟随他,于是选择自立门户,开始属于自己的旅途。
但是现在萧祖运的情况不是很好,他所据守的几个重要城池突然被赵国丞相张诚真亲自围攻,其中就包括现在解元所在的安庆城,而萧运祖本人,则正在远攻另一路起义军刘德占领的应天。
虽然安庆被三十万军队围攻,但暂时还不足忧虑,毕竟安庆就是应天的门户,为了保证不会腹背受敌,萧祖运临走前,自然也是留下部分军队和颇有能力的将领耿长平镇守,而耿长平此人,他的军事风格有个很大的特点:他不擅长攻击,却极其善于防守。这也是萧祖运将其留在这里的原因。
“哇——哇——”一阵响亮的哭声突然从屋内响起,解元满脸忧虑过后的喜悦,他迫不及待地走进去,从稳婆手里接过襁褓中小小的婴儿,露出了父亲的慈爱。
“恭喜大人,是个千金。”稳婆在旁边说道,同样爱怜地看着这个孩子。小家伙生的虽然不是那么好看,可是白白嫩嫩的也讨人喜欢。
站在门口的小厮将稳婆送出来,然后掏出一点银子当做财礼,稳婆眉开眼笑地接过钱,告别了解元,笑呵呵地走了,小厮弯着腰将门关上,给屋内的解元和王氏留下空间。
“孩子…我看看孩子…”王氏躺在床上费力地想要坐起来,解元一看王氏自己要起来,立马快步走到王氏面前,将孩子放在她身边温柔地说道:“你好好躺着,孩子在这。”
王氏忙不迭地伸出手碰了碰孩子的小脸蛋,将自己的脸贴在孩子脸边,闭上眼睛留下了泪水。
“我的孩子…名字想好了吗?”
王氏睁开眼睛问着解元,满脸期待。她就是个平民,也没读过什么书,不过还好,解元是读过书的,当年也是乡里有名的读书人。
解元小心伸出自己有些粗糙的手掌,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又看向窗外萧瑟的景象,一时感慨说道:
“这孩子,就连解忧吧。”
“解忧…”王氏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然后往里拢了拢解忧,擦了擦眼泪说道:“解忧好,解忧好!”
“希望这孩子一生安稳无忧。”解元低头凝视着这个孩子,解忧睁开了眼睛,露出乌黑的瞳孔第一次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以及面前的这两个人。
王氏默然,她紧紧抱着襁褓,半晌才带着颤音说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解元不语,他的表情更为沉重,读书人本就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这世道,修身齐家都已是不易,何谈治国平天下。
王氏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一样,抬头急匆匆地说道:“这安庆城不能呆了,我现在这样也走不了,你赶紧带着解忧出城去找子方吧。”
解元一听脸就沉下来了:“你让我弃妻弃城而逃?我解元虽然不是什么君子,但是这点读书人的气节还有!”
王氏急了,她瞪着解元说道:“那解忧怎么办?刚出生就陪着我们死吗?”
解元看着夫人真急了立马软下来给她顺气:“你放心,这安庆没那么容易就被破了,耿长平守在这,一时半会这城池没事。”
王氏依然将信将疑地看着自己相公,想了半天也想不懂男人们这些事,于是干脆低头看解忧,看着解忧然后突然抬起头对解元说道:“你还记我跟你说的那么梦吗?”
“梦?什么梦?”解元一下没反应过来。
王氏有点埋怨似的地瞪了他一眼,又说了一遍:“就是那个天女娘娘的梦啊!我当初问过别人了,他们都说这是好兆头,我们女儿以后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夫人,能享大福。”
解元略微不屑地哼了一声,明显不相信这些鬼神之说,再说现在这种乱世,哪来的天女之命。
“你别不信,这种东西都灵着呢。”王氏看出了丈夫的不屑,立马反驳道,然后继续看着自己女儿,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
“那解忧以后要是不是夫人,没有大富大贵的命,你还不认你这个闺女了?”解元故意呛王氏一句,果然王氏剜了他一眼,没理他,对着解忧说道:“别听你爹瞎说,小解忧乖乖听话,以后不管出什么事,娘肯定保护你。”
解元同样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在心里默念:等到了太平年代,爹一定想办法给你最好的。
一间普通的民居里,一代贤后以她的一声啼哭留下了起点,从今往后,将开始只属于她的壮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