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大人啊别指望孩子 ...
-
放开生育后,我们便被“热心”“好心”人催生二胎。
大脑袋是地道的北方汉子,他仍居住在老家的兄弟姐妹,每家孩子都差不多三个。我们只有一个孩子,且是女儿,每次过年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大脑袋应该动过生二胎的想法,也许,是我们在这边现实生活让他退缩了。他们公司,有个热心肠的同龄小姐妹,五六年前一起玩的时候,就开始对我们催生,自己也积极准备二胎。两年前,她的想法终于实现了,大脑袋说,这两年,生了二胎的女同事懊悔不已,抱怨后悔的劲头恰似几年前渴望二胎的劲头。
人啊,就是这样的矛盾体。对企慕而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渴求不已。得到后,那份热爱便会轻易被打磨掉。
我曾问先生老家亲戚,你已经有了个儿子,又生了二胎女儿,为什么还想要再生一个呢?她把这件事看得很简单,首先是左邻右舍都生了三四个了,大家都生了,好生的时候都生啊;其次,反正有个女儿,将来大儿子结婚钱就可以用女儿的彩礼钱,有个女儿就能帮衬大儿子,日子也好过;再次,又生个小儿子,不要钱白来的大儿子干嘛不生,那些想生儿子还生不出来呢!将来要是生病住院,三个小孩还能照顾下......
我瞪目结舌,无言以对。
养儿防老。不假的,确实是很现实的想法。老人催生我们的时候,最有分量的理由就是,等你老的时候,就知道孩子多的好处了,生病了,还有人照顾。一个孩子,将来压力大,吃不消......
这个理由一度吓唬到我。谁都有老病的一天,谁都有躺下的一天。确实啊,谁是超人呢。但,通过养孩子去预防这个事情真的是百分百的吗?这是不是带着自私的情怀呢。
如今,“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断虽不是绝对,但它到底折射出教育投入的水平。那个亲戚的女儿,与我家女儿一样大,但因为学习跟不上,在二年级被留级了。像这样的孩子,老家不在少数,生得多,便难以全面照看,这也是现实。
后来一个机会,我与大脑袋平心而论,到底要不要二胎,我们到底适合不适合。结论便是,我们压根没有年轻时候的精力再从头走一遭。生活刚有喘息的空间,我们已经舍不得把自己再按到深水里潜游,冒着窒息的风险再去与一个灵魂磨合。
我们,现在开始考虑了自己,作为父母,也应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父母辈认为这个想法很自私,很贪图享乐,后来与同龄人聊起来,才明白,这是两代人的思想,是两个世界。若我们父母亲这一代人再逝去,我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老年人,我想,很多传统会改变。
作为父母,好生活好情感不在于孩子到来几个。年迈养老,晚年康乐与否,在于身边的孩子养成的质量和自己前半生积攒下的财富。父母常会为成绩不好的孩子苦恼,孩子又何尝不为拖后腿的父母揪心呢。
抽点时间,把“抽”在孩子身上督促他学习的鞭子“抽”几鞭在自己身上吧,自己的想法自己完成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大人,别把指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成自己躲避失败、一蹶不振的借口。当你为初心滴水穿石,孩子怎能懒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