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淡云来往月疏疏 ...

  •   宋宅偏厅

      “亦平?他成日不学无术,仗着稍有天资便目无尊长!”宋庭远一想到这个小儿子宋亦平就头疼,三个孩子里,就属他最聪敏,本是个可以继承衣钵的好苗子,却时常与粗野莽夫混迹于市井之中,美其名曰“取材”,对书院的经典却嗤之以鼻。如此这般顽劣,可惜了书院的程先生要栽培他的一番苦心。

      “况且,亦平他是否愿意?他不愿,十头牛也拉不动他。”宋庭远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让原朗去劝劝亦平?”一旁的邱姨娘缓缓说道,又替宋庭远盛了碗热汤。“亦平常到原朗那儿去借书看,兄弟俩也算聊得来……”

      “借书?原朗读的都是圣贤书,亦平他……罢了罢了,不说也罢。真愿意跟着学点有用的,都是利好的。”宋庭远摇摇头,端起热汤喝了一口。

      宋霜筠见父亲没有极力反对,邱姨娘竟也帮衬着,就把自己另外的想法提了出来。“父亲,筠儿还有一事。”说着伸手扶住宋庭远的胳膊,轻轻晃了晃。宋庭远点点头,示意可继续说。

      “女儿想去城西粮铺转转,看看那账本上说的“酒糟”为何物。”宋庭远还没应答,邱姨娘那边却撒了手里的清粥。

      “秀娘,岂是头又疼了?”宋庭远转身扶住邱姨娘,唤来丫鬟,“萍儿,扶姨娘回房歇息喝药吧。”宋霜筠与父一同起身,看着邱姨娘消失在走廊尽头后,又携手坐下,父女话起家常。

      “姨娘的头疾较前厉害些也频繁了些。”宋霜筠口吻仿佛形容今天的天气一样平常,却刺了宋庭远一记。

      “原朗那次大病时,也折磨透了你姨娘,落下病根了。那一年,大抵是有些事情是做错了,才有因果报应,不该……”宋庭远话语戛然而止,差点在吐露心事,心中不由地一阵懊恼,侧过身看着宋霜筠,怕旧事重提惹她伤心。而宋霜筠却面色如常,只是默默不语摸着手腕上的羊脂白玉手镯。

      宋庭远本就想另寻言语,看到这手镯,想起件喜事,面色便渐渐缓和过来。“筠儿手上的镯子可是三年前为父托西域商人寻得的那只?我记得刚到手里时对你来说过大了许多,那会还跟你母亲提过,出嫁时可做陪嫁之物。时至今日,在整个江都郡里这也是个稀罕物。”宋庭远轻转手上的玉扳指,换了个坐姿,笑了笑说,“筠儿现在戴着正合适。”

      “筠儿还想多孝敬父亲母亲几年,不想这么早出嫁。”宋霜筠会意,低下头,形容娇羞地显现出小女儿的模样。

      “不怕人笑话,嫁妆早已备好,堪比十里红妆。我家筠儿必定要嫁这江都郡,不,是这延东府里最优秀的男子。”宋庭远拍了拍宋霜筠的手。“若离家太远我便不允了,为父就筠儿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啊,真舍不得。”

      宋霜筠抬头,看着宋庭远说,“亦平玩心重,需人教导。我也想再多陪母亲几年,母亲近来并不大好,父亲你也知道......”宋霜筠眼里闪闪烁烁,“不是不放心,只是不舍得。”

      宋庭远欲言又止,看着女儿这幅模样,连说了几声“好”。

      整理了情绪,宋庭远习惯地转了转手指上的玉扳指,问,“筠儿打算何时去城西粮铺,为父与你一道吧。”

      “父亲事务繁忙,筠儿让亦平作陪即可。请父亲事先与邱掌柜打声招呼,明日学堂不上课,一早我和亦平同去便可。”

      宋庭远应承。用完早茶,父女俩各自回房。宋霜筠与绿袖移步路过东阁时,听见了诵经木鱼声,停住了脚步。

      “筠儿,我想他,想你的哥哥,我的璨儿。”母亲满脸泪痕的样子浮现眼前,宋霜筠放下了叩门的手,转身回了房。

      自从三年前,母亲情难自已,向自己吐露陈年往事以来,她越发沉湎于失子之痛。宋霜筠也仿佛一夜长大,母亲精神不济,因此教育弟弟,在父亲与姨娘管理的家中保全母子三人利益的担子就落在了自己身上。此时此刻,虽是人生头等大事,宋霜筠却只是不想母亲再添思虑,并不求膝下撒娇,本也是多年未有了。

      霜筠房中

      宋霜筠回房后独坐里厅的茶桌旁,亲自摆起茶具烹起茶来,又拿出抽屉的那封信。除对账之事,依今日之见,咏霖信中所说确为其然。

      “......日前,父亲与母亲商议你的婚事,我不经意听得,思来想去,托人快马送信......朝渊为延东府岭嘉郡人士,年纪与你相仿,是岭嘉郡的少年天才,其名其作甚至传到了承天府。其父朝博与父亲同在朝中为官,官至户部议事堂......听父亲的意思是,两家门当户对,原便有交情,姑父尚未推辞。可这岭嘉郡虽在延东府地界,却在岭山的另一面,山路崎岖,折返需费数日。我知你所思所想所求,故特此相告,筠儿可早做打算。”

      这朝家商而优则仕,是宋庭远父辈时便在走动的老友。岭嘉郡虽环境恶劣却是兵家险要之地,与边关游耕民族毗邻,偶有争端,故朝中多外调岭嘉郡官员到承天府任职三年,回到岭嘉郡再作提拔,以抚人心。

      朝博便是宁成二十五年入的朝,若陛下未留下另用,按制明年开春便要回到岭嘉郡。依大周朝律例,天下学子经乡试、会试、殿试考取功名后,除非殿试中被钦点任用,则须回原籍任职十五年,方可申请调令。

      宋霜筠摘下镯子,盯着玉质的光泽来回晃动,陷入沉思。这几日父亲与母亲均未提及,想是仍未商议。本这儿女婚嫁,父母之命,况且年龄相仿,门当户对,左右都是一桩好姻缘。宋霜筠轻叹一声,收起了镯子和书信,回到案前临帖。正好临到李清照的一曲《浣溪沙》,“淡云来往月疏疏。”放下笔,宋霜筠听见门外绿袖的声音。

      “小姐,小少爷来了。”跟着绿袖走进来的便是宋亦平,虽不过十二,身量却已高过宋霜筠,一张圆圆的脸,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

      “姐,思听说你来寻过我。”宋亦平走到房中,脱了外衣,内着一件月白圆领长袍,领口处绣着一枝拇指大小的翠竹,出自母亲之手。宋亦平自顾坐到茶桌旁,拿出怀里的汗巾轻拭额头的细汗。“我也正好要寻你,刚到宅子里便过来了。你这儿茶好喝,思听煮不出这味道。”

      “小少爷一向嘴刁。老爷带回的好茶,也没少往你院子里送,怎么就咱们小姐的茶好喝了?”绿袖从屋外打水进来,听见这话便逗他,把帕子递给净手后的宋霜筠,又唤了小丫鬟去后厨拿宋亦平爱吃的茶点。

      宋霜筠笑而不语,不打算帮腔。

      “嗯……说不上来,就是好喝。但我听说是绿袖姐姐的手艺。”宋亦平闻见空气中有一股清甜的香气,“今儿是什么茶?”

      “今儿是先前留着的六安茶。”宋霜筠答道。“混了梅子和些许细盐提提甜味,你喜欢的。”

      “我已经十二了,早就不似小时候那样喜爱甜腻的食物了……”宋亦平看着小丫鬟送来了牛乳酥糖,转过头问绿袖,“这也是你做的?”随即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花生碎混着牛乳香,忍不住又夹了一块。

      一旁的两人相视一笑。“我的手艺都是小姐教的。”

      “那你来我屋吧。思听不会煮茶,也不会做这样的小点。”宋亦平头未抬,专心在吃食上,他心思纯净,有口无心,“既然姐姐都会,那……”周围仿佛一下子安静了,宋亦平抬起头来,只见绿袖红着脸不知怎么答,家姐也是一脸错愕。

      宋霜筠即刻回过神收了表情,“绿袖,你先去看看厨房其他点心。”绿袖应了,便快步退下了。

      “姐姐,我刚才必定是说错话了,是吗?”宋亦平回想起方才的画面,却仍不解,读懂女儿家的心思对他来说还为时过早。

      “是,又不是。”宋霜筠忍着笑意,作出一本正经地样子,宋亦平看了越发紧张。“若你喜欢这些点心,你可以让绿袖教你房里的丫鬟,若是喜欢旁的,又不是我可以允的。你若要绿袖过去传授几招,须得好好地请,再好好地送回来,才行。”

      宋亦平仍不解,但也不打算再问,点头应答,安静地喝起茶来。不过片刻,又打起精神,问道,“姐,今日辰时你来,让思听转告的好消息是什么。”

      “是不是那本书?”

      “就是那本书。”

      姐弟俩异口同声说出答案,不由地都笑了起来。

      宋霜筠从衣袖里拿出那本前朝史官遗作。“你咏霖姐姐家中藏书众多,寻了许久才寻到。记得给她回信,她也很是挂念你。”

      “是吗?我也很挂念她,很想念在祖父家念家塾的日子。有另给我书信吗?她怎么样?信中还提了什么?”小亦平一句三问,宋霜筠一一作答,却也没说那桩大事。想着等母亲诵经结束后再去她房里,看看她也好。

      “明日与同我一道去城西粮铺吧。”宋霜筠边喝茶边瞧着宋亦平翻阅着那册古籍,一脸欣喜的模样,虽不忍打扰,也还是慢慢开口讲了早茶时的事,一是为了让宋亦平多学,二也确实是去做个帮手。

      一听是正事,宋亦平没了兴致,低头摆弄点心。心中也知家姐用意,体谅她的苦心,点头同意了。听小厮通报,老爷正寻他,已在正厅候着了。想是这回开溜不成了,留下外出淘来的新鲜玩意,便去了正厅。宋霜筠并未陪同,而是去了母亲住的院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淡云来往月疏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