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2.15 戏曲篇(五)下 ...
接着昨天的布袋戏。布袋戏戏台不管哪种形式表演,布袋戏的演出都需要有戏台,前期来看该戏台一方面作为区隔前后台以及观众与演出者之间的能,一方面提供演出所需要的戏剧布景。布袋戏发展之初,戏台较为简陋,仅用扁担,布廉架起简易戏台,后来布袋戏逐渐受欢迎,戏台也变得较为复杂,继而诞生了早期的四角棚。该三至五米宽之戏棚其构造类似于一座小型土地庙,有四根柱子,中间是大厅,为戏偶活动的舞台,其四面之中,三面皆空,大厅中有一层交关屏,用来遮掩演艺人之用,早期的四角棚的装饰及雕刻都较为简单,但后期逐渐发展得更为复杂精致,配合木雕技术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来制作戏台。
后期而言,19世纪,布袋戏发展出六角棚戏台,又称作称彩楼,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个斜面,吸引左右两侧的观众,此种六角形舞台设计,虽戏台场宽虽未大幅度增加,却使得戏台空间及视觉效果更加富变化。而此类美观而装饰丰富的戏台,虽然能吸引观众且本身即为雕刻的艺术品,但造价昂贵且搬运不易,因此并非所有戏班皆能够负担得起,因此在台湾于193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看板式的彩绘戏棚。这类戏台的装饰图案全数以平面彩绘的方式制作,其造价便宜也易于搬运,且舞台效果并不输给传统戏台。至今,该戏棚仍为布袋戏团体演出的主要戏台选择。
布袋戏的特点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因而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龙溪布袋戏以演武戏见长。偶头是其结构的主要部件,雕刻家徐年松、徐竹初父子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仔细研究戏剧各行当、角色的脸谱,结合自身体验与艺术素养,雕绘出许多深刻体现典型性格的偶头,善恶忠奸,千姿百态。指掌功夫又是其表演艺术的关键,演员运用偶人不同的立姿、头姿、手姿、步姿,塑造有内心活动的偶人形象,概括、夸张而又真实,而“反套”(表现偶人“背手”)和“飞套”(偶人飞出,或腾空、或跃墙,套入另一只手)的操纵技巧,更令人惊叹。布袋演员有三个“自我”--演员、角色、偶人,常双手同时扮演两个以上角色,一心多用,呼应自如,足见其难度与演员的功力。
现代布袋戏偶不仅大,还内藏许多机关,因此需要两手操作布袋戏开演后,戏台上的操偶动作成为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传统布袋戏而言,布袋戏戏偶为30cm左右的小戏偶,躯干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因此操偶表演者会将单手手掌放入中空戏偶进行表演。以左手操偶为例,只要将食指部分套入偶头,拇指放入布袋戏戏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戏偶左边(左手)之后,即可利用手掌与五指的摇摆或晃动,来控制戏偶头、身体、与手来作操偶表演。换句话说,布袋戏操偶入门相当容易:操偶人员仅将手放入中空偶身即可做戏偶之点头,摇头,行走之表演。不过因为木制戏偶表情并无变化,要借由木偶肢体动作表达剧中人物情感尤其重要,也有其一定难度。
传统布袋戏中,食指放入偶头中,拇指放入右手。若再就角色方面来论述,布袋戏偶约略可以分为生、旦、净、末、丑、兽、杂.....等七种角色。各种操偶表演要显现出各类角色的手势、步伐和动作。因为布袋戏可单手操偶,因此传统布袋戏操偶师,通常可一人操纵两偶,互做对谈动作的文场表演,更甚者,两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抛接,武打等武场表演。事实上,于实际操演上,布袋戏除了武场大堆头场面,或龙套角色出现串场外,布袋戏戏剧进行中,通常以两偶两角色之间的互相对话与肢体互动为最多。就此,跟一般中国传统戏剧相同,若对话较多者称为文戏,武打互动较多者称为武戏。
20世纪中期后,为了表达更多视觉效果,台湾操偶表演随着戏偶从30厘米长演变成50厘米,甚至加大至70厘米以上。因应此变化,一偶之操作从单手变成了双手。除了手仍旧放入戏偶内,以食指放入偶头外,偶头与偶身内尚加装有特殊装置,可用绳子拉动控制眼睛睁眨、用中指扳动嘴唇控制、用内藏机关弯曲手脚等。除此之外,左右手都需要配合相当多的操偶技巧,才可让布袋戏木偶做转身,沉思,奔跑,跳接,甚至云手卧鱼等身段的自由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时期的布袋戏演出,都出现了操偶者兼口白,甚至还包办音乐后场的情形。而此种独挑大梁的布袋戏操演方式,即使于21世纪,常见于福建或台湾。
17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之初,传统布袋戏表演形式相当简单,演出戏码以即兴表演为主,至今此种方式仍盛行于部分福建地区,例如于台湾仍偶见摆仙跳八仙等没有口白的迎神演出。18世纪起,开始渐渐讲究其演出戏码的布袋戏,出现了演出时间长达一小时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审案类型的戏码,例如至今仍流传于世的《四锦裙记》《乌袍记》《喜雀告状》等等正本戏码。然而以才子佳人、审案为主的文戏戏码受流行情况于布袋戏上不若武打戏码。至今传统布袋戏仍以武戏、历史演义为主的小说戏码为主流,其中以时间为一小时演出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章回小说改写戏码为最受欢迎。而就平常而言,除去音乐之外,布袋戏演出戏码几乎都以口白对话为主,并没有唱腔歌曲等表现,这种特色与其他中国传统戏剧有相当大不同。
除了以上戏码之外,1980年代之后,布袋戏发展一枝独秀的台湾,则发展出武打,搞笑科幻等戏码。演出时间仍为一小时左右,戏码已不遵循古制的该类型布袋戏,通常并不归类于传统布袋戏,事实上,部分台湾观众甚至并未将其演出视为布袋戏。
至于详细的出场诗,口白和分类就需要更专业的学习探索啦,推荐霹雳布袋戏哦!实在是很好,也希望大家能喜欢甚至是学习传承。
咳咳…15号过得超级开心啦,收获了好多好多小惊喜,先生真的特别好,晚上和小伙伴们太激动导致错过发文了,今天赶紧补上!可惜最后一次收官去不了,正好开学第一天,那就好好学习!要超级优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2.15 戏曲篇(五)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