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中日球战的想法 ...
-
中日球战的想法
昨晚看的是央视五套的直播,当时便觉得有点不对劲,后来才晓得是镜头里完全没有工体数万球迷的面孔与呐喊。因为已经对中国足球早没有什么特别的希望了,所以是怀着一种平常的心情来看,即使是看到日本队的那个“上帝之手”,我也只是一笑置之。裁判也是人。主持人再怎么埋怨,埋怨后又怎么劝告球迷冷静,我还笑:主持人只许州官放火。
原本以为在各方的充分准备下,又因电视上的无声画面的误导,更兼中国球迷一向不太狂热,所以只以为比赛后便平安无事了,可刚看了翡翠台的午间新闻,才知悉事情竟是这么的严重。这事件堪可与当年与香港赛后相提,其程度与规模也颇有点几年前的那场风波的味道。(也正是看了那几段新闻,我才忍不住来敲这几个字。)
就比赛来说,有调查显示45%的人认为中国队的失败与裁判因素有关,而认为中国队实力不济的人也占约30%.个人认为,中国队的实力的确太不济,可以任用的人太少,而哈恩更是水货,在用人与调度人脚以及赛前的准备安排上占尽下风。
首先是可重用的前锋太少,除老将郝海东外,现在的中国队再没前锋。这话非虚,李金羽只能是前锋线上的一个防守球员,其作用与当年的李铁的作用差不多,李毅不成气候,被米卢弃用后仍不长进,让人失望之极。另外一个:张烁,哈恩是极不放心的,所以才有让孙继海或郑智当前锋也不上他的举动。
其次是哈恩在赛前竟一点没有注意到日本队的定位球战术,以致后者在比赛中的定位球屡屡得逞。哈恩的水平的有限还在于不晓得日本队的“阴谋”。由于日本队在前两场比赛中都要以点球分胜负,可以说体能上消耗极大,而三两天的时间,对于这支“日本国家二队”来说,是太少了,可是身为主帅的哈恩居然不清楚甚至不懂得利用这种可乘之机,实在让人大失所望。中国队比赛中完全陷进了日本队的陷阱中,与日本队在优哉悠哉的进行着,根本不去以拼抢来消耗对方的体能,致令其下半场时因体力不继时施以辣手。
再次在选人用人方面,最具争议的是在孙继海的作用上。孙继海是一个有实力的球员,可哈恩在整个杯赛期间从未把之以正选出场,在对印尼之战,甚至不把其列替补名单。我们不知道哈恩对孙继海的任用是否得当,可孙继海是这样的一个球员:派他上场,赢了球,球迷以为是应该的,不会去赞教练;不派他上场,或把之替补出场,输了球,球迷会责怪教练的用人策略。撇开孙继海这球员不论,哈恩执教中国队也差不多两年了,可两年间,他并未成功物色到好的球员,最后还不得不重新召回霍顿与米卢的爱将。这情况的出现,要么是中国队好的人脚太少,要么是哈恩不具备伯乐的眼光。连荷兰人都不认识的哈恩,在临场调度上,更是显得过于混乱与保守。
最后是裁判方面。这个科威特裁判的确在处理攻进中国队的前两球的方式上很有问题。从慢镜来看,那一个任意球,的确是属于中国队的,另外那个进球,是日本队手球顶入,恐怕日本队都不敢矢口否认。这样的一场与冠军奖杯直接相关的比赛,由于裁判的因素而出现胜果的改变与扭曲的确是让人遗憾的。尽管不是裁判的因素,中国队也很难赢得比赛,可是由于裁判的直接影响,球赛便出现了极大的不公平性了。一个球队输在公平的较量中,心服口服;可哪怕是输在一丁点的不公平上,都有心有不甘的感觉。事后的公平竞赛奖的颁奖礼上,哈恩拒绝领奖,也是有其的合理性。然而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足球场上没有完全的公平,“上帝之手”早就存在,只要有裁判,赛场上便难有完全的公平。于是哈恩的拒绝领奖又显得过于输不起与小气了。特别是在主办方而言,给外界的影响也极为恶劣。面对哈恩,真的非常非常怀念那个总是笑容满面的老妖精米卢。
恐怕没有比中国球迷更清楚中国足球队的球迷了。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不断伤害着中国球迷的感情,可中国球迷骂归骂,到最后还是每场不落的看与中国队有关的球赛。或许球迷不愿花钱进场看,可在比赛时也总是心有所挂,迫不及待打听过程与比分。我想大多球迷与本人一样,对中国足球太失望了,每有中国队失败的准备与提防,免得因为希望过大而影响心情,而这也是本人经历太多的心情不快而总结与锻炼出来的。饶是这样,为何中国队与日本队的对决中,球迷们却出现了不应在一项体育赛事上出现的举动呢?
日本足球队并没过错,有过错的是他们身负日本之名,更是当年蹂躏中国人民的后裔。日本人给中国人的印象太差了。日本官方的石原慎太郎居然说球迷的举动是中国官方的有意的“反日意识”的推动下出现的。听了,我只能说一个“呸”字!第一,一项足球赛事,日本官方的要人跑出来指手划脚,究竟是谁在煽动什么“意识”;第二,日本与中国一百多年来仇恨交杂,互相猜疑甚深,相互间对对方都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岂独是中国人对日本人呢;第三,本人倒不觉得本国政府有意的树立“反日意识”,而是本国政府一直遏制这种意识的出现,以致本国人民往往对政府的行为感到郁闷;至于球迷在日本队的比赛过程中,嘘声不断,倒彩不歇,虽然这多少显得球迷不够大度,但是以此来说明中国人的素质太差,更没有能力承办2008年奥运会,只是信口雌黄一派胡言,这样官员的上台,只能反证日本在有意的培养日本人的“反中意识”。任何比赛,你承受得了观众的赞扬声,却承受不了倒彩声,还是一支好的球队吗?
说是体育比赛,其实因为两国的关系,岂能只关乎体育的问题上。中国的“乒乓外交”与政治联姻早是中外皆知,前些年科威特扬言不与伊拉克足球队直接碰撞,当年苏联杯葛在美国进行的奥运会,现在的朝鲜经常性的不参加世界性大赛,可以说都是因为政治的因素。人而为人,是因为人的脑袋并不太单纯,其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最后总结出一个有点变形的行动方式。不要说中国人如何对日本队不友好,中国队到了日本受到的待遇从历史上来看,也不见得好到哪里。现在跳出一个“反中”小丑来爹爹娘娘,日本政客的面目可以想见,而中国经过这次亚洲杯大赛,也实可照鉴出自己在国际的地位是如何的不堪,连区区一个不入流的维拉潘也敢随便胡扯谩骂,遑论其他稍有点权力的人呢?
回到中国球迷为何独独对日本足球队不友好的问题上来。固然,球迷们不够冷静,把政治口号带入球场,焚烧日本国旗,掷大使馆车,都是显得不够文明。然而细心观之,这决不是中国青年报上输不输得起的问题,而是一种带有长期的压抑的爆发。这种压抑与中国队的胜负无关,与中国长期在日本的傲慢下委曲求存有关。日本不为以前对中国的罪行反省道歉赔偿,目今还在安大线,京沪铁路,东海海域争拗以及钓鱼岛等问题上与中国有过节,尽管后者的一些因素更多的是经济上的较量,但是国人无论是出于对本国政府的软弱,还是日本政府的欺人太甚,为了找到一个宣氵世口,只要是与日本有关的人都会承担起这个“责任”。
中国人“反日”并不彻底,也并不太团结,相对于南韩来说,中国的这些做法只是小巫见大巫,不同的是中国球迷只是找错了宣氵世对象而已。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偶尔的这个还能找到的宣氵世对象外,中国人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宣氵世口呢?
在中国举办的这次亚洲杯足球赛成为历史了。八年前,中国足协甚至败在无论财力与竞赛环境都不可与之比拟的黎巴嫩手下,八年后,中国足协举办了这次杯赛,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些什么呢?给中国人留下了些什么呢?给世界留下了些什么呢?一场闹剧。亚洲足球的闹剧。由于亚足联作了分区,中国想办亚洲杯足球赛,恐怕要等数十年了。
凌扬/2004.8.8/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