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东北大开发(一) ...

  •   “什么,王爷回来了?”

      北京,怡亲王府。管家茂春进来在福晋佟佳氏耳边说了什么,八只正在麻将桌上码长城的纤纤玉手立刻停止了动作。

      “哎哟,还真是王爷。”一个侧福晋望了一眼窗外,惊声叫道。佟佳氏忙带着一屋子姬妾迎了出去:“王爷吉祥,您从东北回来,怎么也不提前发个电报通知府里一声?”

      现年三十七岁的怡亲王载泰穿着厚重的狐裘貂帽,大步迈入门槛,来不及理会妻妾们的问候,便忙忙地对佟佳氏说:“快找衣裳来换,我约了客人,要出门见客。”

      佟佳氏命人取了轻薄的春衫来,亲手伺候他更衣:“什么客人啊,值得您亲自从关外回来一趟。”

      “醇王府那小老五。”

      怡亲王、醇亲王是清朝入关、定都北京之后封的唯二两家铁帽子王,女眷们之间走动还算勤快。只是两府这一辈的当家人年龄足足差了二十岁,男人们反倒没什么交集了。

      “您急着见醇王爷做什么呀?”佟佳氏不由问道。

      “嗨。今年春天淮河又发了大水。朝廷赈济灾民,有三十万户没了房屋田地的老百姓要迁移他省定居。如今皇上娘娘去了大连,文相去了灾区巡视,就剩了一个最好骗的载沣在京城里。我得赶紧把他忽悠住了。”

      ?忽悠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堂弟,您这样做真的大丈夫吗?

      佟佳氏头上冒出一个问号,迟疑道:“爷,醇王虽然年轻,但毕竟是宫里那位的......要是皇上追究下来可怎么办?”

      “呵。皇上恨不得自个儿没有托生在小叶赫那拉氏肚子里,能给他出头?”载泰说着急匆匆地走了。

      “泰大哥找我喝茶?”醇王府里,接了帖子的载沣同样一头雾水。

      “毕竟是同族的兄长,你就去一趟吧。”老侧福晋刘佳氏劝道,“只是你头一回跟着文相办赈灾的差事,千万别胡乱许诺别人就是了。”

      “是。”载沣答应下来,回房换了见客的衣裳,就坐车出门了。

      反倒是刘佳氏想到儿子头一回当差,左想右想,总觉得不放心。抱着“小心无大错”的念头,她唤来管家吩咐道:“福晋随珍妃娘娘凤驾去了大连,算算时辰,他们回京的火车也该到了。你去车站候着,若是能联系上,就把怡王爷请沣儿喝茶的事情,说给福晋知道。”

      这边,载沣已经被堂兄亲切地挽住胳膊,拉进了包厢里。

      古色古香的包厢里立着红木插屏,酸枝木大圆桌上一个红铜锅子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桌上首席空着,旁边围坐着四五个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穿绸缎衣裳、戴玉扳指的商人模样的中年男人,见了载沣都满脸堆笑地迎上来作揖问好。

      载泰一一介绍道:“这位是刘咏刘老板,在朝鲜经营林场、做木料生意。这位李先生,跟我是同行,在辽省经营农场开荒种地的。这位张老板,在黑省开着两个极大的酒庄,专做中俄边境上酿酒贩酒的生意,也是巴雅尔大人的座上宾......”

      载沣局促地点点头,与众人一一见过。落座之后,又听他们聊些东北见闻、生意场上往来,无非是东北天气如何寒冷,俄国边境军队有什么异动,盛宣怀大人的银行新政是缩紧还是放松了银根,最终聊到了最近的华北水灾上。

      “天恩浩荡啊。”刘咏叹道,“黄淮流域自古以来,天晴就旱,下雨就涝。别说三十万户流离失所,就连二三百万人吃草根子的时候都有。可谁能像我们当今这样,给钱给粮,帮他们重建新居的?”

      “就是,”张老板赶忙接话,“一国宰相亲赴灾区组织救灾,这是古今未有的事。王爷在后方调度,也是居功至伟。”

      载沣不由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都是皇上和文相的功劳,我不过是呆在衙门里管管帐跑跑腿。哪里有什么功劳。”

      “诶,兄弟不要自谦。”载泰一脸正气地拍了拍载沣的肩膀,“你我两家受世宗和皇上的隆恩,关键时候也要为朝廷分忧才是。你那三十万户灾民还没地方安置吧?这样,你给我十五万户,就让他们到盛京附近来定居,在我那农场里做工。”

      “十五万户,那可是四五十万人呐!”载沣吃了一惊,“堂兄,你那农场如何能安置这么多人?”

      “嗨,我一个人是吃不下,可这不是还有我们东三省工商界的各位同仁吗?”

      “对对对。我们也愿意为皇上分忧。”几位老板纷纷表态。

      “就我那林场,方圆三千多亩地。安置个四五千户灾民不成问题。”

      “我新建了一个酒厂,可以收容两千人做工。”

      “我准备再蓄养一批生猪,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李姓老板甚至满是暗示地说,“听说王爷喜欢郑板桥的字画,我这儿刚好得了一幅,赶明儿就送到您府上。”

      “不不不,我不要你们的礼物。”载沣连忙摆手,站起身来就想走,却被载泰挽住胳膊强留在了席上。

      “你们这群王八羔子,满嘴里胡咧咧的都是什么?”载泰笑骂众人,“我兄弟才娶了财神爷的女儿,还缺你们这点孝敬?滚滚滚,都滚,让我们兄弟自在说话。”

      众人都退了下去。载泰这才推心置腹地揽着载沣的肩膀说:“兄弟,我知道,你家里锦衣玉食啥都不缺,出来办差就是为了给去世的老王爷挣口气,让皇上高看你一眼。是也不是?”

      载沣垂首不答,手上抗拒的力量却减弱了。

      载泰又拍着胸脯说:“你放心。哥哥我不是什么黑心商人。开发东北,让东三省成为国家的米袋子,这是朝廷定下来的国策。文相的手下、盛京巡抚郑观应是我的把兄弟,他已经向我保证了。十五万户灾民,我们东三省包食宿、路费、安家费,每个人再发十块银元补贴。安置营地保证通水、通路灯、通电报。医院、学校、市镇、铁路,都按梁启超‘三一一三’的比例给你建。只要你把人批给我,我保证把安置办得漂漂亮亮的,让你在你皇兄面前好好露一回脸。”

      “三一一三”是梁启超在上海当政时提出的市政规划方案,即平均每一个三万人聚集的大型社区,就应该具备至少一家中型医院、一所中小学校、一个商业区和一条每天收发三趟客货列车的铁轨线。在这个时代属于非常先进的民生保障措施了。

      载沣顿时心动了。

      盛京巡抚郑观应是激进党重要成员,深受光绪信任,坐镇盛京这个意义重大的东北重镇,是名骚一时的封疆大吏。关内人多地少,百姓吃不饱饭;关外人少地多,土地大都荒芜。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听起来倒真像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载沣不由缠着怡亲王问了许多细节,很快就被载泰拍胸脯的保证忽悠得就差在条子上签字了。

      这时,醇王府的侍卫却敲门进来禀报道:“王爷,福晋来了。”

      载泰吃了一惊,顿时在心里暗叫糟糕。果然,张嫣笑盈盈地进来跟丈夫见礼,见了载泰吃惊地说:“怡王怎么在这里,皇上刚刚还往盛京拍电报,召您回京有要事相商呢。您赶紧收拾收拾进宫一趟吧。”

      载泰接到人家递过来的台阶,赶忙就坡下驴:“哟,那肯定是有大事。兄弟,哥哥我先走一步。你们夫妻说话,这单我买了。”说完脚不点地地溜了。

      “你呀!”张嫣方才收了脸上的笑,跺着脚抱怨丈夫,“安置灾民的事是文相亲自在管,你插手做什么?”

      “东三省给的安置条件是挺优厚的。我这不是想着促成此事,多救几个人,也算积德嘛。”

      张嫣噗嗤一笑:“你还当时是从前看天吃饭、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的时候么?如今到处都在讲工业化了,人口既是劳动力,又是消费市场,尤其是青壮年和小孩,可宝贝着呢!你是不知道这群灾民有多抢手。具体数量还没统计出来呢,巴雅尔大人就跟皇上拍了电报,要迁移二十万户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去,让汉民与当地蒙古人通婚,保持我们对内外蒙古的控制力。此外朝鲜、新疆的边远地区都等着移民开发。”

      “那些封疆大吏派来的代表为了抢人,都快在政府大楼里打起来了,连文相都得暂避风头,一概推说由宫里定夺。偏你还上赶着触霉头。”

      载沣吃了一惊,苦笑道:“泰大哥真是......罢了,幸好有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