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一章 瑟瑟·沉香亭北倚阑干 ...

  •   柳宝玥提着裙子侧身踏进蓬莱殿,就看见崇仙郡主正依在皇后跟前脚踏上说笑。

      她赶紧在脸上堆起笑来,上前请安问礼道:“皇后……郡主。”

      皇后一如既往地和气赐坐。崇仙郡主也曼声招呼她:“昭媛娘娘,今儿来得早呀。”

      被她眼风一觑,宝玥心里不由得打了个颤,脸上仍然挂着得体笑容,道:“皇后娘娘宵衣旰食,臣妾们也只有勤谨些。”

      说着宫人端来月牙凳,宝玥屈着身子侧坐下,又陪着说笑几句,嫔妃们就都陆续到齐了。大家齐声问了安,只略略闲谈片刻,也就散了。

      崇仙郡主也同妃嫔们一起出来,却故意慢慢走在后面。宝玥见了,也不得不落后两步同她走在一起。

      郡主似笑非笑地摇着团扇,也不说话,宝玥只得搭讪着说道:“皇后娘娘殿前的菊花开得真好。”

      郡主拿眼四下一溜,轻笑说:“不过是普通的白毛菊和黄香桃,没什么可看的。”

      宝玥朝旁边花圃里一指,说:“那边两本墨牡丹和玉翎倒是名品,郡主可愿移步一观?”

      郡主看了她一眼,娇声道:“今日天色和朗,便陪昭媛娘娘赏赏花也是极好的。”

      宝玥见她说得客气,脸上的笑更僵了。

      郡主站在花前摇着团扇,见着一个玉色大蝴蝶停在旁边花上,娟娟可爱,便拿扇去扑,谁知没有扑着,那蝴蝶晃晃悠悠地飞走了。她生得丰肌丹腻,在日头下站得久了,不免沁出细细汗珠,侍女忙拿了帕子为她擦拭。

      郡主娇声说:“我也乏了,且去歇歇罢。”

      宝玥走在她旁边,衣裳上的饰带总是扫到菊花的枝叶,面上还要维持笑容,心下已是不胜其烦。陪她走到凉亭里面才坐下,就看见两名宫女提着茶壶和酥酪过来,想必是皇后看见她们在此赏花,派人过来侍候。

      二人吃了茶,郡主只说此处凉快,要坐着吹会子凉风。宝玥只能硬着头皮陪她坐着,因实在没甚么话说,便又谈起菊花来。

      她在宫中多年,早已惯于场面上的逢迎,当下只说哪种菊花名贵,京里哪家的花好,哪家的菊花宴更好,渐渐地说到京中秋天的风物,各世家大族的人情上头。

      郡主倚在阑干上,只是偶尔“嗯”“哦”应答两声,并不见接话的兴头,也不见起身的打算。宝玥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朝旁边的丫鬟素心使了个眼色。

      素心便笑道:“娘娘别只顾着说得高兴,可得看着日影儿,别耽误了郡主娘娘用早膳呢。”

      宝玥这才顺势站起身来,歉然道:“瞧我,只顾自己说得高兴,都忘了时辰。郡主若是不嫌弃,便到我宫里用个便饭吧。”

      郡主摇摇头,只说:“我已吃过了。”她想了想,又说:“你且等等。”

      郡主又坐着出了一回神。宝玥站在风口里,只觉得凉风嗖嗖吹进衣襟,身上寒浸浸的。

      只听郡主不紧不慢地说道:“从前洛阳的园林倒是颇有可观处。”

      没想到等了半天,她却说了这么句话。宝玥只得陪笑道:“洛阳园林传承多在百年以上,自然有极好的景致。”

      郡主又道:“你们家从前在洛阳也有个园子?”

      宝玥答是,说道:“本是祖父为养老置下的产业,叫做隅园。后来他归隐泉林,园子便空置了许多年。直待父亲在前朝做了京官,我们才举家搬了进去。”

      郡主便赞道:“你们家园子的景致,从前在洛阳也是有名的。听闻卢夫人颇善治园,于花木之道也深有见解,改天倒想请教一二。”

      宝玥便说:“家母若闻郡主之语,心中定然十分高兴。若得郡主过访,真是蓬荜生辉了。”

      郡主却不再顺着往下说了,倒似是闲闲地提了一句:“今年春天,夫人培育的玉色牡丹在京中赢得了许多赞叹,都道是京中玉种第一呢。”

      宝玥心中咯噔一跳,还是笑言道:“那都是各家夫人的谬赞,玉色牡丹本来多见,母亲所育之种不过比寻常花朵更大了些,色泽也稍许丰艳。郡主若是喜欢,明年春天或可送您一本。”

      郡主轻摇团扇看着她笑道:“牡丹本是名园种,长在我的园内倒不见得比在卢夫人的园内长得好,到底还需有人细心呵护的。只怕长错了地方,生在荒岭野坟之地,那便是暴殄天物了。”

      宝玥强笑道:“若是能生在郡主的园中,于牡丹自是幸事,我母亲恐怕也会为好花遇贵人而欣慰呢。”

      郡主以扇遮面轻巧笑道:“那我可不要一本,总要两本花相对赏看,那才是美事呢。”

      宝玥道:“是,定如郡主所愿。”

      素心扶着宝玥慢慢走回宫中,见她面色沉郁,便摒退众人,自己端了茶来递与她。

      谁知她顺手一挥,那茶碗顿时倾在地下,摔了个粉碎。

      素心很少见她生这么大气,默默将碎瓷收了,走过来劝她道:“姑娘何必同郡主置气,不想见她各自走开便是了。”

      宝玥咬牙道:“我同她置什么气。她这人向来如此,从今以后还得习惯呢。”

      素心叹道:“论理姑娘正经是圣上的妃子,她不过是郡王的女儿,身份尊卑有别。她如此目中无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姑娘倒还让着她。”

      宝玥道:“我不过是个无宠的妃子,人家可是得势的郡主,何况如今咱们正有事求着她。”

      素心道:“不过是同她议着亲。姑娘同郎君说说罢,咱们再看看别家的娘子。郎君这么疼姑娘,定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姑娘受将来嫂子欺负。”

      宝玥叹道:“正是还在议着这门亲事,所以才怕横生枝节……我只恨自己没用,在圣上面前不得脸,连如今这个位份也要靠哥哥替我挣来。不然,哥哥何需倚靠得势的岳家。”

      素心便说:“姑娘何须自责。谁不知道这宫里一枝独秀的从来只有皇后。便是杜贵妃那样好的家世,圣上也只以礼待她。何况咱们郎君一身本事,靠自己不也挣出了一番事业。如今他前程大好,要娶谁家的娘子不行?何必非要同郡王家议亲?”

      宝玥叹道:“哪有那么容易。哥哥才一回来就同我说,他是必然要外放的。若是没有得力的靠山,单靠咱们自己,不知哥哥在三品下的地方官上要做多久,就是回京也难谋到好位子。哥哥天赋英才,难道就此沉沦下寮?”

      “何况京中贵家虽多,可哪个不是势利眼?看着哥哥要去边疆苦寒之地,谁愿意舍得女儿同去?谁家又一定有能耐让哥哥回来?所以看来看去,只有郡主。哥哥同她成亲后,尽可让她留在京中,这样既可借郡王的势,又可让她提前张罗谋划,最是两相便宜。”

      素心说:“前些日子听家中说过,这门亲事已经议得差不多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下定?”

      宝玥揉着额头道:“还不是郡主不知从哪儿听说,我们柳家的传家宝早就给了旁人,咬定了要那玉佩做定礼,所以耽搁到如今。”

      素心道:“玉佩不是在郎君手里么。她若要,给她便是,难道还不是留在咱们家里。”

      宝玥便道:“你有所不知,那玉佩原来是一对。从前为了娶那一个,父亲把其中一块献给了憘帝,如今想必还在她手里。”

      素心不以为然地说:“原来是她。要回来不就得了。想必她也不好霸着咱们家的东西不还吧。”

      宝玥叹道:“你又不明白了。咱们虽不怕她,也怕她闹起来,非说哥哥与她定亲在先,逼着哥哥娶她。郡王和崇仙郡主最好面子,若是这个紧要关头给他们这么个难堪,只怕结亲不成,反倒要结仇呢。”

      素心说:“如今她也正经晋了位份,怎么还敢同咱们闹?只怕玉佩也不敢再握在手里……就怕不在她手上,可怎么办呢?”

      宝玥冷笑道:“现下形势当然不同了。她如今为了身家性命,自然也不会跟哥哥有什么牵连。只不过……”她绞着帕子想,“当时确是看见那块玉佩的,为何后来却不见了?”

      想到这里,她便对素心说:“嬷嬷在哪里?快叫她来见我。”

      宝玥所提的嬷嬷便是她的奶母侯氏。素心知道向来有些机密事情是交给侯嬷嬷去办的,因此嬷嬷一进内室,她便关了殿门,自己坐在廊下守着。

      宝玥与侯氏不知商量了些什么,咭咭咕咕说了好半天。眼看着快晌午,侯嬷嬷才一脸严肃地出来,一径往外面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