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 初见 ...
-
纽约地铁主要运行在Manhattan、Queens、Brooklyn和Bronx这四个区的交通干线上。第五个区Staten Island 上的铁路线因为不直接跟其他四个区的地铁相连,所以不被认为是纽约地铁的一部分。纽约城的新兴与繁荣,相当一部分需要归功于这套高效便捷的地下铁路系统。
百年之前,三万劳工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硬是用铁锹、铁铲和炸//药,开凿出了这座地下宫殿。至今布鲁克林的交通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当年的开凿工具,让人不得不感叹在当时的技术和硬件条件下,能挖出这四通八达的地下宫殿可谓是一项奇迹。
如今,这光绪年间的百年老英雄,仍然用他老迈的身体,扛起这座超级都市,日夜奋勇向前。
26条地铁线路,468个车站,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每天吐纳约五百万客流,日收入超过千万美元。
与其它城市相比,纽约地下铁似有一种独有的气质,可能是城市那海纳一切的精神,赋予了其虽然脏乱,但却更为包容的哲学态度。肆意横躺的流浪汉、鱼龙混杂的行乞者、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各色肤发的旅游客,通勤时间赶着化妆的女白领,抓紧一分一秒温书的好学生,以及,现任的每天搭乘地铁上下班的纽约市长Michael Bloomberg, 被随机分配到这个暂时封闭的小世界中。车门一合,便一同悠悠前行。车门一开,又匆匆各奔四方。
A大的学生宿舍和主校区虽然都在曼哈顿,但是相隔几十条街,所以润玉也是每天搭乘地铁,是几百万纽约通勤客之一。然而幸运的是,有好几条地铁线拱他选择,而且这几趟线都是评价很高的,所以他并没有经历过被众口诅咒的地铁延迟。
这次不一样。他乘坐的地铁刚进入皇后区,便停了下来。列车员例行公事毫无情感地通知说是Signal Problem,周围乘客一脸安然地读书看报,仿佛这突如其来的停车完全没有发生。
后来润玉才了解到,纽约地铁仍然用着百年前的老式红绿信号灯来提示列车员线路的安全,而变灯和变轨则需要由员工手动操作完成。所以信号障碍很常见,地铁延迟几乎是天天都在发生。
出来的匆忙,身边没什么可读的书本,掏出手机发现没信号。润玉只好闭上眼睛,脑子里细细地过了遍现在做的课题,以及接下去几个步骤的设计。他欣喜地发现,如果接下去的第三步如果不是像原来设计的那样先保护两个官能团再反应,然后去掉对官能团的保护;而是加上一种特别的催化剂,可以让反应直接进行而不影响那两个官能团。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反应产率,而且也可以减少好几天的工作量,让整个合成步骤更简洁有效。
他很激动,又细细思量该如何设定新的反应条件以及如何分离各种产品。
果然沉浸在学术里时间过得快。等他到达肯尼迪国际机场看到接机处显示屏,才知道那位叫做周小山的新生所乘坐的班机,已经在两个小时前就落地了。
接机大厅一片嘈杂,人声鼎沸。
如果说送机大厅的主题是离别,接机大厅的主题就是重逢。多年未见的好友抱着喜极而泣,异地分隔的情侣终有机会抱着亲吻,喜悦的父亲举着旅游归来的孩子。
当然,也有在这里初次相遇的。
润玉一眼看到那个男孩子。一身黑衣衬得雪白小脸愈发出众,颀长挺秀地立在两口大箱子边。紧抿的嘴唇微微向下,那是受过委屈后强撑着的骄傲;偶尔抬起湿漉漉的大眼,打量这完全陌生的世界,又很快垂下漆黑睫羽,无声地诉说着对这个世界期待后的失望。
润玉仿佛看到了一只倔强的小奶狗,无可奈何瑟瑟地举着牌子:“求收养”
曾经的Szymborska在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里写到:”Every beginning is only a sequel.”
曾经的文青在网络上感叹: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后来的润玉说:“所有相遇,都是三生石上的旧梦前缘。久别重逢,都是前世慈悲种下的善果。”
后来的周小山冷笑:“哪里有那么多的久别重逢,不过是蓄谋已久而已。”
那天的润玉,急急走向那天的周小山,走向他的旧梦前缘。
那天的周小山抬起黑漆漆的无辜鹿眼,看着那飞扑过来的稚嫩小白蛾。
“A大化学系新生周小山?” 润玉问。
周小山的目光沿着站在他面前挺秀的双腿往上,看到一张温润如玉的面庞。
“是,我是周小山。” 他眨着眼,眉眼笑得弯弯,漆黑睫羽下闪着欣喜的光。
那是欲望,猎人看到猎物,跃跃欲试的欲望。
可惜猎物没有察觉。
润玉也非常欣喜:“你好,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他笑着伸出手:“我叫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