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初夏的公主 ...
-
狄仁杰在幽州的疑惑很快得到了解答,与他的猜测相同。
宫中。
狄公向武则天讲述了本次案件经过,隐去了虎敬晖和李青霞的事情,而武则天也没有仔细询问,只是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两眼。
正当狄仁杰心想此事可算了结,准备告退回宫时,武则天突然命宫人都退下,似乎是准备和他说什么要事。
武则天站起身,走到了亭子边,眼睛望着远处的宫墙,知道狄仁杰跟在他后面,说道:“怀英啊,本案开始之时,李元芳被贼人陷害为杀害使团的凶手,当时,朕和朝廷上下都以为事实就是如此,当时,青阳却执意要出京探查真相,认为此事有所蹊跷,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狄公眼神一虚,微微弯了弯身子,回道:”这……青阳公主心细如发,又兼有仁慈之心,是她不忍……“
未及说完,武则天便笑着打断了他,说道:“青阳这孩子我了解,她可不是出于善心,而是……芳心啊。”
心中想法得到印证,狄公不禁也是一惊,在面色上也显现了出来。
见狄仁杰总是平静的面容突而有崩裂,武则天也有一丝得意之色,笑道:“这李元芳为朝廷所通缉仍未改其忠心,实乃武艺不凡,志虑忠纯,朕想着,不如将青阳公主李长歌嫁给他,也算是,对他本次破案有功的奖赏吧。”
狄仁杰有些沉默,心想这李元芳的运气也是极好,竟然真是得了青阳公主的青眼。青阳公主无论人品才貌还是在皇帝面前的地位,都是其他公主所万不能及,不知有多少青年才俊想要求娶公主,不想却是已经大了她十岁的李元芳得到这么个气运。
见他不说话,武则天也不恼,仍旧望着远方,叹道:“朕时常想,什么样的男子才能配得上朕这位公主,现在看来,这李元芳定然是有过人之处啊。”
狄公这才回过神来,同女皇随意闲谈几句,结束了这段对话。
李元芳本为甘南道游击将军,此时为狄公所用,现在是狄公的卫队长,属检校鹰扬卫,为中郎将,便住在狄公府中,此时狄公回府,元芳便在府中等待。
狄春呈上毛巾,与狄公轻轻沾了沾脸,便退下了。此时二堂中便只有李元芳和狄公二人议事。
“……大人,也不知这翌阳郡主为何能建立如此强大的叛军队伍。”谈了一会,元芳便问起其心中的疑惑。
“是啊,”狄公面色沉静,语气却十分犹豫,甚至有些敷衍,“这只能随着翌阳郡主的死,成为永久的谜题啊。”
说罢便长叹一口气,眼神在李元芳身上游移。
元芳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脸上挂着笑意,问道:“大人为何这样看着我?”
狄公语气缓缓,问他道:“你可知道今日我向皇帝回奏本案时,皇帝和我说了什么?”
元芳笑道:“大人,卑职怎么会知道皇帝和大人的谈话。”
狄公捻了捻胡须,说道:“皇帝今日和我说,想要把青阳公主许配给你。想来,前日在幽州,我问你为何公主对本案如此上心,果然是对你芳心暗许啊。”
说完,狄公抬起头,却见李元芳神色大惊,问道:“大人别是和卑职开玩笑吧?边关未定,何以家为,卑职真无此心啊!”
狄公神色有异,不禁说道:“怎么,你对青阳公主还不满意?”
李元芳正色道:“大人,此事是皇帝一时兴起,还是已经准备下诏了?”
狄公摇摇头,说道:“公主乃是皇帝的心头肉,现在对你有意,皇帝必然遂她心愿。再说,公主人品才貌,为妻可以安家室,为政亦可有所作为,此事对你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什么边关未定何以家为,元芳啊,你也不要为了这些古人之言耽误了终身大事啊。“
元芳还想辩解,却只见狄公摆了摆手,似是有些累了,说道:“我猜圣旨这几天就会下来,过几日你便是洛阳人人羡艳的驸马了。”
元芳闻此,神情不悦,然而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第二日朝会。
此时幽州案平,边关又与突厥重修旧好,众臣乃至皇帝都十分喜悦,平日里肃穆的大殿里气氛甚至多了几分融洽。
只听女皇赞叹道:“此次幽州案,叛军多年经营,又是诡计多端,幸亏有狄怀英,边关与幽州才能安定。”
众臣便也附和道:“陛下用人有方。”
见此,女皇面有喜色,便道:“现检校鹰扬卫中郎将李元芳,随狄怀英破案,数次有功于江山,朕想将青阳公主许配给他,众卿家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大殿内便有窃窃私语,便马上有梁王出班奏道:“李将军确实有功,可青阳公主年方十七,李将军已经二十有七,恐怕不太合适吧?”
太子李显倒是没有说话,李长歌若是嫁给李元芳,与狄公这一方亲近,对他也更有好处。
梁王言罢,也有其他臣子出言附和。
武则天一一看在眼里,抚掌笑道:“众卿家说的,朕也都考虑过,但是李元芳有勇有谋,忠以待上,且其人谦和有礼,把青阳交给他,朕也放心,好了,此事便这样定了,礼部择一吉日,并为公主出嫁做准备吧。”
见女皇已经意决,众臣便不再多言,礼部的官员便出班领旨。
却说李长歌实际并未直接和武则天说自己有心于李元芳,但是武则天既已看出苗头,便借着幽州案告破遂了李长歌的心意,李长歌亦是欣喜不已,此时的她根本没有想到,李元芳并不想娶她。
李长歌毕竟是公主,公主下嫁,于所有人而言都是荣幸,何况是素有美名的青阳公主呢。在此之前,她又已经与李元芳在案件中结识,无论从哪个方面,李长歌都不能想象到,李元芳对这门婚事并不期待。
五月初五,宜嫁娶。
洛阳城的街道上仍是繁华的景象,公主府装饰一新,期待着男主人的到来。桃花树绿叶葱郁,染得空气中也多了几丝清新。
却不知京中多少才俊在家黯然神伤。
李元芳穿着大红色的婚袍,骑在马上,由大队卫队护卫着,正往宫门而去。公主出嫁前这几日,都住在宫中,正是心中虽是怀春意,却又珍重着礼法,不敢有所逾越,生怕对婚姻有所损害。
望着镜子中画着新娘妆的美人,李长歌抿抿嘴,眉眼弯弯地向身后的侍女问道:“我今日好看吗?”
见李长歌少有的娇羞,侍女笑道:“公主哪一日都好看,今日特别好看,新郎官看到了必定是神魂颠倒。”
李长歌笑出声,眼中具是少女纯真的春意,仿佛今日能去掉所有对朝政和百姓的忧虑。
与李长歌的欣喜不同,锣鼓喧天之中,李元芳的神情并未露出半分喜意,仿佛像是要出征一般肃穆。旁边马上的虎敬晖见他神情如此,以为他是紧张,还取笑了他几句。李元芳也不好发作,脸上便挂了一丝勉强的笑意,免得被人看出什么。
一路到李长歌所暂留宫门外,几位未出嫁的公主都在门口作伴娘,想给李元芳几份为难,叫他知道新娘是难娶的。虎敬晖与几位将军都是伴郎,塞了许多红包,说了许久好话,才在欢声笑闹中被放行了。
太子今日主婚,此时正在殿外,脸上也是喜意,吩咐人将李长歌带出门,由他引上了喜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