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小时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我天真的询问母亲曾经是什么东西。母亲笑了,没有回答。充满好奇的我又问父亲,父亲说曾经是过去了的东西,比如你昨天睡了觉,那就是曾经发生了的事。隔了几日,母亲难抵我的死缠烂打,温柔的说,曾经是一种感觉,一种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曾经。
我听糊涂了,怎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长大后,我才知道,一种是理性的解释,很理智,也很质朴的说明这世上许多事的是父亲;而另一种是感性的诠释,很动人,也很浪漫的表达人类情感的是母亲。
我很渴望,像父亲那样平静,迎接世上一些无法预测的事。可惜,我的身体里蕴含的是母亲的特质。
我的曾经就在这种特质度过。
泪,原始的不能再原始的人类情感,在我身体里发酵。
人类很自私,因此泪也很少为他人流。
我茫然的不知泪的源头在哪,或是流向何处。
父亲走了进来,他用他那宽厚的身躯抱着我。在他怀里,是一个详宁的世界。永远是我最安全的巢穴。他用一贯的平静,抚慰我:“曾经是过去了的东西,孩子,过去了的永远世过去,关键是现在,别再让现在的成为过去。”
如今,“曾经”真的成了我的曾经。
而我还是以前的我吗?
答案很难找到。
人,最难看清的是自己,因为人擅长欺骗,尤其是对于自己。
如果“日出而耕,日落而休”实现的话,也许我根本就没有精力去接受“曾经”;如果当今快节奏的城市概念能溶入我的事业,我也不会无聊到回味许多数不清的往事。
我是画家,无所事事的画家。
有人奉承我有天才,因为我的画能卖不菲的的价钱。
可我知道,当我的画一用金钱来衡量,即使是能买整个城市,也将标志它毫无价值可言。
至少证明我没有超越身处于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思想,后人也会漠然与它的淡薄,时间让它流逝的如同一张废纸画,标价越来越高,我却发现它的蕴含越来越少。我的艺术成长被商业扼杀,低谷来的太快,已至于措手不及。所有的一切糟的一塌糊涂,一张张废纸,一只只秃笔,我无法面对没有感觉的作品。
当我睁眼看周围的世界,一片荒凉,“死水”再现。经济的发展,国力的上升,带来的竟是文化的干涸。或许处于经济的发展期,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被扭曲的过程,即便再怎么博大精深,也是在劫难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是高中政治课本上最简单的理论。
有一天,父亲对我说,出去吧,到黄河,到蕴含历史震撼力的古迹,到世界的边缘去看看,别再让这物质欲望横流的社会腐蚀你。你有天分,就该去创造,去跨越你身边的世界。
两年过去了,我回到家中。
什么作品也没有,即使是一张素描,那些东西不是用一只简单的画笔就能画出的。
我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像以前那样,画画停停,又有人开口说话了,说我的画有了新的东西,是质的突破。画,也开始在主流社会站有一席之地。父亲很开心,他认为他的女儿真的如他所愿开始进入艺术的殿堂,日趋成熟。
我清醒的知道,我连那扇门都没有摸着,并没有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
那天,留连于咖啡屋。回来后,就养成了这习惯,只静静与这世界对话。
这一切似乎已不太重要。
当我看见太阳居然从全市最高的摩天大楼升起的时候。
所有的过去,已完结成了“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