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中垣西境,突然发生地陷,昱照山崩塌。圣旨即刻下达:翰林学士执应火速赶往全州赈灾!
执应两年前出知全州,对那里的情形十分熟悉,派他来可说十分合适。
执应尽心尽力主持赈灾事宜,后来又在全州担纲重建昱照山关,趁机深入全州,搜集全州的风土人情,来历典故,编成《琼林玉露》。
据《琼林玉露》载:全州之地,本叫作权州,得名于一千三百年前覆灭的诸侯国——天权。
——
一千多年前,中原王朝钧天式微,传至末帝启昆时,四境诸侯纷纷自立为王,自立朝廷,纷争不断。而天权国因国家富庶又有昱照山天险可守,率先自立为王,只可惜,第一代天权王只有一个纨绔的独子,原本最有优势的天权国偏安一隅,不问纷争。
直到慕容离造访天权。
执应也没记下慕容离如何搅弄风雨将天权拉入乱局的,反而又去记了天权国主执明的许多趣事。
(1)石竹石花
《琼林玉露》载了一段执应的亲身经历。就是在赈灾之时,他发现,在塌陷的昱照山上出现了许多竹子竹笋还有花朵形状的石头,人们不解其来历,叫做天生石竹石花。而执应本人则在赈灾之后对这些石竹石花仔细地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石竹石花的质地有些像碳,经不起粗糙对待;而且石竹的形状虽不明显,但石花的样子却像极了羽琼花;他又翻阅了许多典籍,证实了当年的天权王执明确实在昱照山上种植一种原产南方的竹子,并且广种羽琼花。
由此他推测:
盖慕容黎入天权为兰台令,天权王悦之,广植羽琼及斑竹。后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竹及花皆埋入地下,渐化为石矣。羽琼,故瑶光曾遍植此花,远看如白云坠地;斑竹,古泠箫之材也。
(2)瑶光郡
全州地名中有一些来源于当年天权王执明侨置郡县事所取。
当年天下四分,天璇王陵光夺取瑶光,慕容离来到天权,执明百般讨好,交以国印。因钧天式微是诸侯之故,慕容离执政时曾大肆重置郡县,打破山川形便的规律,以防诸侯自立再次上演。
后来慕容离挑明身份只身离去,执明为表挽留,便在天权出昱照山处侨置瑶光郡赤谷县。
(3)《鸳鸯蝴蝶梦》
全州有一出戏文,叫做《鸳鸯蝴蝶梦》,为一剧作人“痴情侯”所作,缠绵悱恻,广为传唱。
戏文讲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的表兄妹,路途遇匪,表兄拼死与匪徒相抗,又遇到一位侠客相助,两人才在乱刀下逃脱,可表兄却失血过多而亡;侠客心慕表妹,表妹却因表哥之死心中怀愧,觉得是自己害了哥哥,再不愿谈婚嫁,抑郁成疾,缠绵病榻。
戏文用大段大段的反复情节呈现表兄死后众多亲人对表妹的劝解和侠客多番表达爱慕,可表妹就是无法走出旧伤,甚至出现了精神的恍惚,时不时抱病而起,抽了宝剑前往表哥遇险的地方嚷嚷着要为他报仇。大段大段的剧情里,表妹都不愿面对新的生活,侠客却无怨无悔地陪着他。
有人说这段戏文其实是从王宫中流传出来的,不过人多不信,这样的剧情,怎么看都更像民间的故事。但也有人相信,传说天权王执明心悦兰台令慕容离,奈何慕容离心硬如铁,执明便以戏文动之,以示痴心。
戏文后来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只唱到表妹颓靡而侠客痴心不离,并没有后续。待到大约统正年间出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不过是否为原作者“痴情侯”所续则颇有争论,当时人们都在大肆庆祝天权王与兰台令终成眷属,没功夫。
(4)狸来祠
狸来祠,传为松漠林一狸猫精之祠,传曾护佑此地百岁,祠中塑像,慈眉善目,含笑,有寿星相,香火鼎盛,人常来求长寿平安。
执应以为不然,他援引《钧天书·天权国书》,指出,此处乃是康茂乡公太傅翁彤家乡,翁彤死后归葬,墓址即在松漠林附近,此处应为康茂乡公守灵处,后来天权国亡而荒废,被狸猫所占。
(5)玩物存情
全州向来富庶,州境之内百业兴隆,百姓也极有生活之情、趣,茶馆酒肆,戏苑勾栏,常常人满。若是天枢郡人同你夸自己富有,会说自己挣了多少的银钱,攒了多少亩田地,全州人则丝毫不屑同你夸谈这个,只消领人在这城中人多热闹的地方转上一遍,就足以令人心领神会。
这是从前天权王执明时留下的传统。
老天权王只有一个纨绔儿子,根本不是守住江山的大才,可是他自始至终一点都没有着急过,反而常道:百年乱世,雄主难逢,前途难料,今日去愁明日事,只有早死。
天权王长大,遇慕容离而心悦,执明百般讨好,赠以美玉百物,每逢佳节还会满街张灯结彩,差点学了周幽王,慕容离不为所动。这些传统却保留了下来,成为百姓节庆的节目。
所谓“玩物亦可存志”,这位王,则是将“玩物存情”演绎到了极点。
他为慕容离丹青一副,悬挂御花园晾晒,有宫人看到,竟以为是真人,当即拜见起来。
(6)云使
全州有鸟雀,身轻翼长,其色淡红,能识路,千里不迷路,上千仞之高,起而穿云,性灵,名为云使。
传说天权王在兰台令慕容离离开后,为寄思念,广征禽鸟寄书,见此鸟则欣然取用,命之为“云使”——云中谁寄锦书来。
(7)《载蜜归》
天权童谣流传:载蜜归,载蜜归,后有喜来王有恩,免我百姓三年税;载蜜归,载蜜归,春泉水暖鸳鸯归,鸾车铃铃过通衢,车内人儿两相偎。
这首歌谣通俗,论文采嘛,真不怎么样,之所以能流传千八百年,自然是其中两位主人公的缘故。钧天后期,天下大乱,自然也是大争之世,良臣择主而谋,惺惺相惜,佳话不少,越雷池私合也有,可如天权王执明这般,堂而皇之,给兰台令之职不说,还结婚姻封王后的,却仅此一例。
此事在当时,绝对是轰轰烈烈。《天权国书》载:“安宁六年,慕容离归天权,复封兰台令,次年与天权王执明成婚,人称‘兰台王后’,主政发令,虽太傅不能置喙。”
执应摘录了这段记载,并且写了两句批注:一处说由“归”之一字,可见天权上下对慕容离的认同;第二处则是暗戳戳地表示说慕容离主政乃至专权,怕是天权王把政事全推给了王后更贴合实际。
据传大婚当日,王城之内满城张灯,宫人们站在昭阳门上,用一匹红绸兜满赏赐,然后抛洒下去,引得满城欢呼。
安宁十一年,王后于出游路上诊出有孕,王驾回转。天权王下令,即日起三年内出生的人口,免交人头税,滋养人口,为小王子祈福。
“王上这几日,笑得连眼都看不见了。”宫人们私下里笑说。整个一傻子,不过这话执应王后能说。
“阿离——”下朝的时间一到,执明便叫唤着回来了,慕容离都不用算,必然是他又不耐烦听政,提前退朝了。
“王上这是一下朝就飞过来的?”满宫守着的人一起憋笑。
执明理亏,作惨兮兮模样道,“阿离,太平无事时节老是早朝多累啊。上朝我就看不见阿离了。”说着假作的委屈也真了起来。
你还有理了?慕容离换了换姿势,靠着垫子坐直:“那我明日便恢复站班。”
啊?执明一听便知阿离生气了,赶紧低头卖乖:“阿离我错了。”
(8)失明
全州民间有个说法,人若是欺负乌龟之类,便会伤眼睛、患眼疾。
天权王向来喜好玩乐,不理政事,慕容离便总揽朝政,先以兰台令之名,后以枕边人之便。至晚年,积劳成疾,双目失明。
“阿离……”执明自然心疼不已。
“王上,无妨的。”慕容黎自己倒是豁达。人之老年,总会生病,何况只是目不能视,腿脚、脏腑都还好,也并不难受。
执明自然不甘:“怎么会无妨,本王亲自为阿离种的花,阿离也看不到了,还有莲池里的乌龟,今儿伸头出来晒太阳了。当年本王打下去的碟子,就定在它头上呢。”
慕容离笑了:“许是报应来了。”
“什么报应?”
慕容离道:“天权居北,为水德,尚玄武,王上便是玄武大帝之后——”
执明:……
“想我一生作为,最愧对的便是王上了。”
本来打算写笔记体小说,奈何对自己自信过了头。如果有喜欢的不要吝啬收藏和点赞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