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猥琐之心从何起 月老的初养成 ...


  •   天庭群仙中有一个家伙不大显眼,他总是窝在角落里,面色阴沉的在笏板上记录着些什么,别人不大愿意理他,他也不太愿意和别人说话。
      他日复一日的书写、创作,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些与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别人都当他是个自闭症患儿,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 疯狂的同人文创作者,在牵红线、配姻缘之余,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搞各种风格的同人创作。
      大家都叫他月老,大抵因着他的字里有一个月字,实际上那厮的真名相当文艺,只是没几个人记得罢了,毕竟他不是什么关键人物。
      月老,字月畔,本名萧玉融,前身是一位极其短命的皇帝(私设,于史实无关),他还没来得及娶老婆就一命呜呼了。天帝怜爱他的才学,就将他捞到天上来,让他做了管姻缘的神。
      许多仙家都觉得月老作为姻缘的负责人性格有些过于阴暗了,但如果他们稍稍理解他一点的话,就会清楚这种扭曲的性格与童年经历有关。
      探讨的月老创作生涯之前,我们先必须了解他的经历。
      这是一个发生在四百年前的故事。
      月老,也就是萧玉融,他的出生地点是坐落于宫城中的明兰殿,这座建筑的历史很悠久了,好像在太武帝即位之前就竣工了。
      明兰殿位于宫城的西北角,位置偏僻,已经荒芜,萧玉融的幼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陪着他有一人一狗,人叫赵福生,狗叫大福,是赵福生养的的一条黄毛土狗。
      赵福生是萧玉融的老师,顺便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玉融几乎不需担忧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因为一切都由他的一手把持,至于这个全面手是从何处搜罗来的,玉融恐怕只能去问一见他就冷脸的母亲了。
      玉融第一次见到赵福生大概五岁左右。那时候他的父亲刚刚死掉,灵停在寝宫里,他带着一干宫人跪着,身披重孝。
      他那时还小,对死亡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只知道是父亲的身体用华丽的绸缎裹了好几层,身边放满宝贝,安安静静地躺在檀红色的大棺材里,穿着生前没穿过的好看衣服,一动不动,也不说话。
      羽绒有时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悄悄走过去,戳戳父亲的身体,按照往常,父亲早该跳起来骂他了。
      他就一直跪在那里,整整七天,直到赵福生到来。
      在赵福生的眼里,这个明兰殿简直就是妖魔鬼怪生活的世界,一个瘦弱的孩子穿着重孝,那沉重的衣冠仿佛随时能压断他的脊梁。
      空洞的大殿里挂着白绫,跪满了白色的人,两根又粗又长的蜡烛在腐臭的味道中慢悠悠的燃烧,成了月光外唯一的光源。萧玉融抬起头,幽幽的看着他,一双眸子静的发寒。
      “您是……”
      终于开了口,声音疲惫而悠远,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鄙人姓赵名福生。”那个身穿官服的俊秀男人向他行礼道,“陛下吩咐鄙人来照顾殿下。”
      萧玉融站起来,走近,萦绕在身上淡淡的龙涎香味盘旋不去,带着一点点腐臭的味道。
      “既然是母皇的意思,那孤不得不从。”他的声音颤了颤,转身,对着灵位再度跪下去,重重地磕了九个响头。
      丧期过后,赵福生将明兰殿重新装饰了一番,正式介入了玉融的生活。
      在拿到女皇诏书的第一天,赵福生帮玉融洗个了个澡,氤氲的水气中,萧玉融纤细而淡薄的身体刺痛了赵福生的眼,那孩子细腻雪白的肌肤上满是可怕的伤疤。
      “少保,你可本王身上这些疤痕很恶心?” 小孩用双手撑着浴桶站起,细白而精致的脸颊贴了过来,他墨夜一般的眼眸微微阖着,蝶一般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道淡淡的阴影,双眸氤氲着,淡色的嘴角勾起,三分质问,七分自嘲。
      “臣可否斗胆问一句殿下这身伤痕是从哪里来的?”
      “是父亲给予孤的,他每喝醉了酒,定要将孤狠狠的打一顿。”孩子的语气又凉又淡,仿佛并不在意,“他说我不是他的孩子,是陛下她强塞给他的。有了我之后,他虽保住了后位但不再得宠。他认为自己的凄惨情况应当由孤来负责。”
      说罢,他转过头,带着些自嘲的语气,“其实呢,孤也理解他,毕竟长得确实不像。”
      赵福生听罢微微一愣神,在他的印象里皇后是个善良且大度的男人,出身名门,性格又好,同皇帝最初恩爱无比,也不介意她广开后宫,选尽天下美人。
      那个雍容尊贵的男人为何失宠,他至今都不大明白。

      赵福生无疑是一位好老师,他尽心竭力的辅佐着这位已经被贬入冷宫的皇子,所有的人都对萧玉融抱以冷眼放往,就连丹墀之上的皇帝也对他投之以白眼,唯有赵福生冷定的拉着萧玉融的手,将他一步一步引到龙椅之前。
      赵福生永远都忘不了自己临幸前一夜皇帝对他的表白,他也向帝王立下了重誓 ,要将自己与玉融保护的好好的,然后将他送到那高处不胜寒的绝顶。
      因着魅惑君主的上书,在承乾六年赵福生被贬到东海畔的青州任职,而玉融也脱离了皇帝的监护,交给了皇后扶养。
      阿福,我一辈子不负家国,唯独辜负了你与融儿。
      珈珈,能同您在一起在下已经很满足了,更何况我们还有了融儿。赵福生笑了,很真挚,心里却滴了血,他知道皇帝有一百种方法趋势他为皇家服务,但一切猜忌和不甘还是敌不过那惊鸿一瞥 —— 辰元三十五年,自己中了博学鸿词科第一等第一名,在曲江宴上,她娉婷而来,赤衣潋滟,容华惊艳。那时候她才十六岁,只是个庶出的公主。
      他与公主相知相爱,就在他们即将一同迎来了光明未来时,公主最后打破了诺言。
      自此之后,他将一切一切的都埋在了心底。
      时间随着日影的转移沉入太液池,福生带着玉融在明兰殿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将那些史书朗诵了一遍又一遍,心满意足着地看着玉融在国子监舌战群儒,在文坛夺得一席之地,他见证了玉融的文章从最初的小有名气到后来的轰动京师,乃至当今皇帝也对玉融的才学赞不绝口。
      他祝贺萧玉融位列文臣之首,看他心狠手辣的除掉世家,清除节度使势力,毫不留情地将数百人投入天牢。
      他的玉融终于成长了。
      在玉融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就后,皇帝看着赵福生的目光再度缱绻柔和起来,她时常托人传信,要福生在子时与她在御花园相会。
      这件事没能瞒过玉融的眼。有一夜,他悄悄地跟在师傅身后,要看看他究竟要与和人相会。
      眼瞧着赵福生穿过重重回廊,分花穿叶,最终到达御书房门前,清朗的月光倾斜在福生的身上,他一身朱红衣衫,乌发披散,宛若传说中的艳鬼。
      向来孤高的母亲正提着一盏灯,站在海棠树下等着他,夜风吹拂着她薄纱质地的衣裳,月华下的容颜越显清艳。
      “福生,谢谢你到今天为止,一直陪着我。”情到深处,帝王依偎在老师的怀里。
      “能陪着你一直是最好的,即使你对我做过那样的事……你夺走了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的孩子,让我终生不得与他相认。”
      “福生,这实属迫不得已。我日后定会遣散后宫美人,只同你在一起。”
      她哭了起来,楚楚可怜。
      这句话一直被玉融记在心里,他对老师和母亲的关系从不感到意外,这都在意料之中,唯独让他惊讶的这只有母亲那句弱水三千,只取卿一瓢饮。
      那夜之后母亲很快又娶了新的美人,正式立玉融为太子,并要他监理国政。稍后她便去五台山静修了,但是她一直没回来。
      皇帝留恋山中风光,要留在那里修养些时日。这是官方给出的借口,最确切的是,皇帝应该是失踪了。
      萧玉融派人将宫里宫外搜了一遍又一遍,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母亲,她似乎从世上蒸发了,而他也只得继续暂代监国之职。
      萧玉融在处理政事之余,也偶尔会去明兰殿坐一坐,在过去的卧房里躺一躺,赵福生前段时间去世了,死在明兰殿的花园里,那条黄狗呜咽着舔着他发青的手臂,摇尾不已。萧玉融看着心痛,他将狗带走了,不过几日,那狗也死了。
      萧玉融为赵福生带了三个月的孝,他能走到今日,离不了少保的陪护与提拔,少保死了,他的心里也空了一角。
      少保虽然严厉,对他却是极好的,他一生未婚,对待萧玉融仿若自己的亲儿,玉融六岁的时候害怕雷雨天,赵福生就把他抱在怀里,温柔的安慰着,念着尚书里晦涩而艰深的句子,直到他闭上眼,沉入梦乡。
      福生的离去注定是萧玉融的痛。他一想起和赵福生相处的最后那个月,就不禁流下眼泪,那段时间天气正好,自己时常坐在台阶上读书,师傅便坐在台阶下用刀割着煮好的肉,调好味道,烤制完毕后就让他吃掉。
      这样的亲密且无忧无虑,同儿时的光景无比一致,当年小玉融馋肉吃,福生就这么将生肉做好,与尝鲜。
      最后太傅独自一人去了,闭着眼,蜷缩着花枝掩映的青苔之上,一身红衣风流秀美。
      师傅去世后七个月,萧玉融又回到了明兰殿,歇息在自己住过的房间里,那里的陈设一点也没变,只是靠着床的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
      京师七月的夜晚多雨,且多有倾盆之势,玉融看了一会儿书后就睡下了,到了半夜他却醒了,因为他闻到了一股□□腐烂的味道,这气味幽幽的从墙壁中透出,他将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死物的影子。
      第二天,他让人把那面墙打开了,而里面的景象却将他吓了一大跳 —— 一具尸体嵌在墙壁里,一半高度腐烂,一半白骨凛然。
      即便尸体如何变形,萧玉融还是认得那副衣冠,被埋入墙壁的女人,正是母亲无疑。
      得知真相后他很快就病倒了,于次年三月间死去,他的二弟继承帝位,只是这个可怜的孩子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哥哥为何英年早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