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八十六回 咫尺天涯木石别离 九死一生神瑛罹难(二) ...

  •   凤姐怕哭坏了贾母,乃一面哭劝,一面扶贾母坐下。贾母方在榻上坐下,就听见外面吵杂声越来越烈,接着几个丫鬟老婆子哭叫着跑进来道:“老太太,他们来了……”贾母示意要起来。黛玉和凤姐刚搀贾母站起来,就听见门外一个粗鲁的声音大叫:“吾等奉旨查抄贾府,里面的人都出来!”
      一屋子的丫鬟婆子都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推搡着往后退。此时贾母已经止住哭泣,恢复了平静,缓缓地道:“你们且别怕,都随我出去。”说着,扶着黛玉和熙凤的手,带着众人缓缓地走出荣庆堂。
      那些官兵先还在院中闹嚷嚷一片,见一个鬓发如银、威仪持重的老太太带着一群年轻姑娘媳妇走出门来,个个都自觉住了口,看着贾母和黛玉等。
      贾母带着众人缓缓地走下台阶,来至院中。那些官兵忙往后退了几步,待贾母站定,内中一个军官如梦初醒,忙走上前来,躬身施礼道:“敢问老人家可是贾老夫人?”贾母打量了那军官一眼,道:“正是老身。”那军官道:“两位王爷奉旨前来查抄宁荣二府,现正在大门口,请老夫人前去。”贾母缓缓地回首看了看荣庆堂,又看看众人,然后扶着黛玉和凤姐的手,带着众人往前面来。
      只见到处是官兵,有的在押解人,有的在抬东西,也有的在前后乱跑,叫骂声呵斥声一片嘈杂。黛玉和熙凤一面走一面不住地哭泣。贾母道:“事到如此,你们都不要哭了。你们眼尖,留神看着老爷太太们和宝玉他们。”黛玉和凤姐答应着,留神看着过往的一队队人群。虽然无数的火把照得半天通红,但是总不见王夫人、贾政和宝玉等的身影。
      一时众人过了垂花门。一个官吏走来,对贾母道:“传二位王爷口谕:圣上至仁至慈,念贾老夫人年事已高,特降恩旨,对贾夫人罪责不予追究,请贾夫人自便。二位王爷又额外开恩,准留一个丫鬟服侍。”那官吏又道:“二位王爷请老夫人过去说话,老夫人这边请。”贾母听了,缓缓地道:“谢圣上隆恩!谢二位王爷恩典!只是我丝毫没有自去的心思,我情愿替他们领罪,有多少罪只加在我一个人身上,由我一个人来承担!”那官吏和那军官走近前来悄悄说道:“老夫人最是个明白人。如今事态如此,除了皇上,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老夫人何必白白丢掉这个难得的机会?还请老夫人三思。”黛玉和凤姐也哭劝贾母道:“此去必有一番苦难,老太太已是有了年纪的人,怎能经受得起。不如趁此机会,老太太好好保重,老爷、太太和我们就是遇到什么事,心里也有了寄托,也就有了希望了。”贾母听说,复有泪如雨下。凤姐和黛玉也放声痛哭,对鸳鸯道:“姐姐,老太太暂就拜托你悉心照顾了!”鸳鸯哭道:“二奶奶和姑娘请放心,也请老爷和太太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一定会照顾好老太太!”
      贾母紧紧攥住黛玉和凤姐的手,不忍分开,祖孙三人放声痛哭。那官吏和军官劝之再三,贾母方略略止住。黛玉和凤姐方欲给贾母磕头,贾母至道:“此时不必磕头,我等着你们,你们都要好好地回来。回来后再给我磕头。”一语未了,自己先已哭得说不出话来。众人和贾母万般不忍分别,无奈情非得已,只得眼睁睁看着贾母扶着鸳鸯随着那官吏慢慢地向前走去。凤姐忍不住放声嚎哭,黛玉更是伤心欲绝。
      林黛玉和王熙凤等哭着慢慢向大门口走来,只见甬路上挤满了人,哭喊声震耳欲聋。众人来到人群,凤姐忽一眼瞥见王夫人,便拉着黛玉向那边挤去。无奈场面拥挤不堪,众人又惊恐万状,走了几步凤姐和黛玉便失散了。
      紫鹃和雪雁怕黛玉被人挤倒,一面护着黛玉,一面劝道:“姑娘还是别过去了吧,太混乱了。”黛玉见凤姐也不见了踪影,又见前面乌压压一片,便点头,不再往前挤,只扶着紫鹃和雪雁的向人群中张望。紫鹃深知黛玉的心思,悄悄道:“园中的人就是要过来也没有这么快,姑娘先不要太心焦。我们慢慢地向外挪,园中的人来了就好看见。”说罢,和雪雁扶着黛玉捱着众人向外挪动,一时快到人群的边沿方罢。
      只见不断有人群被赶来,后面的人越积越多,突然紫鹃远远地瞥见妙玉。因为妙玉的打扮与众不同,在人群中分外醒目,故紫鹃便看到了。悄向黛玉道:“姑娘,妙玉在那边,想必园中的人都在哪儿。”黛玉忙顺着紫鹃所指的位置观望,果隐约可见妙玉在那边。黛玉又踮起脚仔细观望,却总看不见宝玉。紫鹃对黛玉道:“人实在太多,这里看不到,姑娘还是过那边去吧。”黛玉点头。紫鹃和雪雁便扶着黛玉又艰难地向妙玉这边蹭来。因此时男女尚且混在一起,紫鹃和雪雁也不敢十分往前挤,倒要不时地曲折回避。黛玉跟着紫鹃和雪雁在人群中方蹭了不上五步,忽见人群骚动,原来是要把男女分开。众丫鬟婆子媳妇便推推搡搡地都拥到这边来,那些家丁小厮等男丁便都蹭到那边去。
      黛玉主仆三人已经不能继续向前,只得原地站住。紫鹃和雪雁二人又怕黛玉被挤倒,二人一左一右尽力护着黛玉。人群骚乱了一阵,男女分成了两队,方渐渐安定下来。又见男丁的队伍开始向大门外移动。黛玉扶着紫鹃和雪雁的手,踮着脚尖向男丁队伍中张望,忽见宝玉也正在向这边遥望。二人都忽然看见了对方。黛玉忙呼宝玉的名字,又忙挥手,向前挤;宝玉也忙叫:“林妹妹……”向黛玉挥手,又向前走。
      黛玉正往前挤,忽见宝玉被一个官兵推了一把,险些跌到,黛玉不禁吓得叫出声来。再看时,已不见了宝玉,那儿只堵着几个三大无粗的官兵。黛玉不禁失声痛哭。紫鹃在前面分开人丛,一时好不容易到了人群边上,只见前面堵着大队的兵丁。紫鹃对一个看起来和善一点的兵丁央道:“请这位军爷通融一下,让我们姑娘过去和她哥哥见一面,可以吗?”那兵丁方欲说话,忽一眼瞥见黛玉,已经呆若木鸡,半日方语无伦次地道:“姑娘……将军……王爷……”他身边的其他十来个兵丁也都伸着脖子直着眼,看着黛玉。紫鹃和雪雁见状,忙拉着黛玉退回人群中。
      黛玉泪眼婆娑,尤向对面张望,只是早已看不到宝玉的身影,不禁泪如雨下。一时男丁的队伍已经出了大门,接着女眷这边的队伍也开始向大门外移动,黛玉只得随着队伍续续向前。
      林黛玉虽自小金尊玉贵,但毕竟是大家闺秀,明理知义。因在牢中除了默默地思念宝玉,还不时地劝导王夫人。
      话说贾宝玉在牢中已经变得痴痴傻傻,多日来一句话也没有,每日只是两眼直直地呆坐。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几个兵丁过来给自己套了绳索,又推着自己出来。走了一阵只见前面一群人,内中好像有贾蓉和贾环。接着一群人便又推着自己往前走。
      接下来的时日贾宝玉如呆似傻,别人让他走,他就走,让他停,他就停,让他吃饭,他就吃饭,让他睡觉,他就睡觉。
      彼时虽说已经快到初秋,天气却还十分炎热。贾宝玉等一行人每日天刚蒙蒙亮就启程,直到夜幕降临方歇脚。一天下来别说那如火的骄阳,便是辛苦的跋涉,已经使人骨痛筋酸、筋疲力尽。贾蓉和贾环两个哭爹喊娘叫苦不迭,贾宝玉却不声不响,只是迈着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步向前挪。
      贾宝玉等也不知走了几多时日,光是鞋子就已经磨烂了两三双。三人皆是蓬头垢面、皮肤黝黑、消瘦羸弱。
      好在那日贾兰和贾蔷送来了衣服鞋袜,故衣履还有的备用。另外,自从那日贾蔷给那几个衙役打点了银两后,贾宝玉、贾环和贾蓉的日子好过了些,每日可以按时吃饭,虽说是糙米干粮,也大体可以果腹。
      话说贾宝玉等一干人日落而息,日出而行,日晒雨淋地走了两月有余。这日大清早起来,出了一处小驿,才走了几里路,只见前面满眼黄沙,无边无际。加之万里碧空,没有一丝的风,更觉得天似穹庐,而人渺茫得像一粒沙子。
      贾宝玉等一众人沿着丘陵上逶迤而进。走不多时只见东方发白,一轮红日捧出。及到巳时已经热浪逼人,酷热难当。贾蓉说:“各位军爷,这天实在是太热了。还是歇息一下再走吧。”一个军汉道:“蓉爷,还是再走一阵到中午再歇息吧。今儿中秋,大家伙谁也不想在沙梁子上过吧!我们要是赶紧一点,说不准今晚还可以赶到刺马囤喝酒赏月呢。”另一个军汉道:“你老说的也是,只是走了一早上,大家都很累,都抬不起脚了,还是歇歇,喝口水再走吧。”那军汉道:“那大家就歇歇吧。”说罢,众人都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又传着水壶喝水。贾宝玉坐在沙地上,见水壶到了自己跟前,就接过来喝了几口。
      大家正在歇息,忽听一个军汉忙对众人叫道:“你们看,那是怎么了?”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只见西方一道黑幕从地平线上升起,很快变得越来越高,不一会儿便把半边天都遮得严严实实,两边都看不到尽头。一个年纪稍大的军汉大叫:“不好,是黑风暴,大家快找地方躲。”一语未了,众人已感到脸上风嗖嗖的。接着黄沙一缕缕地飞起。众人还没有跑几步,已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自己推着往前走。随着力量越来越大,那黑雾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了一切,瞬时伸手不见十指,风力也陡然强了十倍。
      众人都已经顾不得别人,跑的跑,蹲的蹲,爬的爬,躲藏不迭。只是满眼都是黄沙,无一棵树木,往那里躲,有几个不知风暴厉害的便滚到沙坑中去了。
      贾宝玉那里见过这等景象,见黑雾像接天连地的一堵墙一样推过来,也不起来,只坐着看。不一会儿只觉得自己像掉进云里雾里,满眼漆黑,又好像坠入了无底的深渊,身子不断地向下沉,身边不断上升的气泡把眼睛迷得如梦如幻,接着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要知贾宝玉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