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五凤镇 ...

  •   清早8点过到单位上班,就有实习生对我说,刚才有一位姓康的打电话,你还没有来,他让你到了后给他回电话过去。
      我想了想,姓康的人肯定是康老师,我的师训班的同学,人称老康。
      我想他肯定是有事找我,急忙打电话回去。接电话的人正好就是他。
      老康在电话里告诉我,这几天他请假休息,在家无事可做,看看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安排明天的会议,手头真的还有点事,又要发通知、又要确定会议室,还要与领导的秘书们确定参会的领导到底能不能参加明天的会议。
      但老康约我耍,我是不好推辞的,事情再多,赶快做,做完了就可以出去耍。
      几下把要安排的事情安排完,又去给顶头领导请了换休假,我才又给老康打电话,说我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他们住家的地方,到时提早下楼等我便是,要想去哪儿,我来了再说。
      他也兴趣盎然地说:对,你来了,我们再说去哪耍。
      大约十点过一点,我就驾车去了他们的双楠小区,从我上班的地方去双楠小区,上午不堵车的话,也许就开二十多分钟的车,今天还好,基本上不堵车,到他们小区门口,远远就看见他们俩口子正在向我去的方向张望,看来他们是提早就出了门,在楼下可能也等了一阵子的样子。
      老康的精神一相很好,脸色红彤彤的,一看就是那种保养得很好的人。他的老婆是我们单位另一个部门的同事,提前休息当调研了,基本上也是可以不坐班的人。大家都是熟人。
      俩口子一上车,就喊着说:走,我们今天去五凤镇耍。
      我连忙问五凤镇在哪里。
      老康胸有成竹地回答:在简阳、金堂、青白江、龙泉四交界的地方,《成都晚报》刚刚写了一篇介绍那里的文章,说是安逸得很,哪是一个真正古镇哟,报上登出的照片之巴适,你看了就想去。
      我说:是不是哟,现在的报子都是把一朵花写成一遍花,有哪么巴适啊?
      管得它的,去了再说。
      好嘛,去就去嘛。
      我们在车里你一言,我一句对着话。就这样愉快的决定去五凤镇看看。
      从双楠小区去龙泉走三环路最方便,穿过红牌楼,直上三环路,在成龙立交桥下三环路向东走,就是现在成都举世瞩目的红沙村、五朵金花。
      过了红沙村就是龙泉的地界了。
      我们在车上有说有笑的摆起龙门阵。
      开车过了红沙村的路口子后,我明显降低了车子的速度。
      老康问:你杂过不跑了呢?
      我有些得意地说:你就不知道了哇,前面就进入龙泉的地界了,龙泉的交警在前面设有桶,专门整过往的车子。
      我用手指指路边的慢车道上,你看,那有一台警车,看到了哇?,上面设有测速器,只要你的车速过了60公里,再前面立交桥下就有警察把你娃拦下来,你娃就要出钱了,搞不好还要扣你娃的分。
      说到此时,车已到外环路与成龙路的立交桥下,只见几个交通警察正在指示超速的车辆靠边停车,接受处理。
      老康见状,对我升起无限的敬意:你娃可以,这个地方有桶儿都晓得,太不得了啊。
      过了这一段路,我把汽车的速度又提高到80左右,本来也是,成龙路修得还算可以,路又直,过往车辆也不多,汽车不跑70、80公的速度,真的是太可惜了,太浪费了。
      从成龙路到龙泉只需要十来分钟的时间,很快我们就进入了龙泉驿的城区了。
      龙泉这几年的发展还是可以的,高楼也修了不少,但还是有点土气,原因有一个,就是这个地方缺水,没有水,就没有灵气,只是有山还是不行的。
      从龙泉的城区向西北走,很快就到了洛带。洛带是成都市这几年打造出来的古镇,老康对此所谓的古镇向来不感冒,他有句名言叫:古镇一打造,就不是古镇了,听了还有点哲理。
      过了洛带镇再往前走,我就不晓得杂过走了,前面的路就很少去过。
      我只晓得去五凤镇的大约方向,在路边边问周围的农民朋友,大家又东指西指的,不过最终的方向还是定了的,那就是向青白江方向走,先到太平镇后,再去问清泉镇,找到了清泉镇再去问五风镇。
      这一路就比较艰辛了,首先是路烂。前几年修的水泥路已被大汽车压得差不多了,大坑坑多得很,车子自然也跑不起来。
      等到了青白江的太平镇后都快要中午了,在太平镇问了一圈人后,才找到了去清泉镇的路。
      这条路就更烂了,基本上只能算是土路。好在天还没有下雨,要不然我们开的北斗星汽车还真的可能开不进去。
      又走了大约四十多分钟,我们进入了清泉镇的老街上,这个镇太偏辟了,一条老街顺着山坡而建,新与旧的房子参差不齐,让人看了有说不出的感觉。
      这个地方如果只算直线距离,与成都市区也就几十公里,杂过就这么的落后?可以用荒凉,破败不堪来形容。
      在出镇的时候,我们又开始问路。
      见路边有一位老人在吃力地推着一辆鸡公车走,我把车停了下来,老康下车去问这位老人,这位喘着粗气的老人非常热心地给我们指了路。
      老康上了车后非常感动的说:这个老头还有点热心,说得有点明白,我晓得杂过走了。按照老人指的路方向,我们开着车继续前行。
      感觉老康一直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样子,他的老婆也叹了一口气说,我看先头哪个老头,可能有病,还病得也点重,脸色不太好哟。
      她又问老康:你看到他推的鸡公车上是啥子菜哟。
      老康也在回想:好象是几把豇豆。
      他的老婆说:我们先头应该买了那几把菜,吃不吃都无所谓,看那个老头好恼火哟,这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哪个去买他的菜哟?
      我的心里也在想,这也是成都市嗦?才好远点嘛。
      不过这些地方还是有让人高兴的地方,首先是绿色的山,这里的植被还是有点好。虽然山坡坡越来越大,但空气清新,时不时可以看到不知名的鸟儿飞来飞去。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还是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大约我们又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一处三岔路口,问当地村民,才知道五风镇已在眼前,一个村民说:翻过这个坡坡就到了。
      历尽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五风镇的古街上。
      其实五风镇与目前而今眼目下的中国大地上所有的古城镇一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城镇了,首先这个镇经过五十多年的洗礼,真正古老的东西都不存在了。
      现在看起来有点古老的东西其实都是这几年人为打造的,根本难寻旧时的模样了。当然也可能还有那么一点点,非常的少。
      当我们来到古老城镇的中心位置时,就看到了一座快要倒塌的古庙,刚开始我们几个人都以为是佛家的庙宇,顺着阶梯上去,才发现这不是一座佛家的庙宇,而是一座道家庙宇。
      在大殿的门前,一位老婆婆正在唱读着什么,反正也听不清楚说了些什么。
      当我们们走近的时候,她才抬起头来看着我们问:你们是远处而来的吗?
      我们说:是啊。
      她自言自语地说:一看就晓得不是本地人,本地人难得上我们这里来哟。
      老康很有兴趣地对她说:老人家,杂个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守庙子嗦?
      是啊,就是一个人守的,我守这座庙子还上了成都的大报纸了的哟。
      是不是哟。老康很是惊讶。
      这位老婆婆把守庙子的事情讲给我们听,让我们对她的行动充满了敬意。
      原来这位自称十二岁就出家的老太婆,从小就信奉道教,就她自己的话来说,道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国教,一定要信仰的,解放后自己还了俗,过上了常人的生活,还结婚生子,参加了工作,但对道教的信仰一直没有放弃,直到她自己年老退休后,才又回到这座庙子里来修行,当时这座庙子没有人管了,所以她就靠自己的很少的退休金来维修这座要倒塌的老庙宇。
      她说,要不是解放的时候人民政府把这座庙子办成了学校,可能五风镇就没有了老庙子了。
      五风镇要打造古城镇的计划就不会再有了。她还悄悄地告诉我们,外面街上的那些老房子其实都不是真的老房子,都是这几年重新修建起来的,只是样子象老房子。
      果不其然,我们一来到这儿,就发现这里就不象古镇。正如老康所说的,古镇一打造,就没有古镇了。
      接下来我们寻古的兴趣没有了,远远听见成渝铁路线上的火车在轰轰着响,其实,这就是一座现代而偏辟的城镇。到这里来,铁路很是方便,只是公路太差了。要想吸引成都人来耍,还得把公路修好一点。
      这是十年前的日记,今天才在电脑上看见,发给朋友读一读。哈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