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恭王府 ...
-
我们一到北京,就到距住宿地很近的恭王府看看。
据说历史上的恭王府,是在什刹海偏西的地方,离古楼不远,民间上有"一座恭王府,半座北京城"之说,其实也沒那么大,据载也就一百多亩地,修得豪华而己。
我们从帽儿胡同走过去,也就二十多分钟的路程。
现在收钱参观的恭王府一看面前的建筑物就是近年新修的。只能算仿古建筑群,反到是去恭王府的路上,还有许多百年民居,只是经过苍桑岁月的洗礼,显得是那么零乱。
恭王府在解放以后,基本被破坏已尽,留下的老房子改建成了各个单位的宿舍与办公场所,最大的单位是中国音乐学院与公安部。据说恭王府的正南方的大院子全部拆除修建成了音乐学院的教学楼,排练房,而靠北的后花园改成了公安部的办公室与宿舍,多的时候有好几位副部长都居住在这里的老房子改成的宿舍。
围到恭王府转了一圈,我们还是最终没能迈进王府去,一是这重新打造的历史不值得去看,二是收费七十元,有点贵,感觉不值。
但凡新打造的人工景点我都是不想去看的,如果历史都可以重来,文化也成笑话。
了解历史比去看假古懂更有意思。
现在国内打造历史景点的之风很流行,随便找一个城市都会有这种模式的景点。
我觉得这件事上巴金做到好,当时成都市的领导们都想在巴金在成都市区内的老家地址上重修巴金故居,但他一直不同意,所以最后巴金在成都是沒有故居的,但他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力并沒有减弱。
从这件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打造的历史是不会成为历史的,收益的只是眼前的经济效益罢了。站在恭王府的门前,我仰望古朴庄严的仿古建筑物,我突然感觉这滚滚涌入恭王府的人流,他们来参观的是什么?大贪官和绅么还是这处半新不旧的建筑?
当人们把这种人都当成是参拜的对象时,贪腐的风气还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