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扬州 ...
-
林陈氏听到那声叫唤就把林清抱走了,和几个丫鬟把林清重新包裹严实吃了饭回了轿子里去了。
一行人就又慢慢悠悠摇摇晃晃的往扬州走去。
冬日里时不时会下雪,马车行在山道上好像随时就要掉下去,但慢一刻就赶不到馆驿,夜宿郊外不仅可能被野兽袭击还有可能遇到流寇和山匪。
为了赶上先头拖着辎重家当的探路马车,必要时候就连林陈氏都要下车步行。
道路险阻并不能阻拦那些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
林清也渐渐的能听的懂大人们的谈话了。
她知道自己不是苦命的贫穷小可怜,而且她知道了自己的父亲为了黎民百姓奔赴疆场,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了生下她足足疼了一天一夜,差点力竭而亡。
而她这只米虫躺在林陈氏温暖的怀抱里,喝着女仆熬的稀烂的大米粥,不知人间疾苦的模样。
不知疾苦的当然不会是心智已开的林清,她听的到那些女仆俾子的话,三四个月的她也只能听着那些话,在心里渴望着自己快点长大。
三个月说久不久,说短不短的过去了,把七个月的路程走成了一年的这一行人总算是跋山涉水的来到了扬州。
三月的扬州并不是富庶的模样,她像是那些心灰意冷的失去心上人的深闺怨妇一样,耸拉着脑袋冷漠的看着欢欣鼓舞的这一行人。
林陈氏在前一天就从早两天到达的探路车队那儿知道了消息。
扬州虽然没有被战乱波及,但朝廷在前一年起就下了征兵令。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壮汉子大多被征走,繁华的扬州失去了热情,渐渐冷清下来。
大莘朝共有七个州版图大小不一,区分几个州的边界大都是以山峦,河流,盆地和荒漠等难以安全穿过的无人区为线。
朝汗州就是京城所在的州,也是大莘朝整片国域的中心,杨州与朝汗州相距并不远,可两州之间不仅隔了黎台这个小州的一角更隔了一条汗河,路远且险。
林陈氏一行加上探路和辎重车共有十三车并人口三十五口人,历经一年赶到扬州自是风尘仆仆,虽已到扬州,但离到达陈家所在的碧波城还需一天半的路程。
林陈氏一行先在扬州城的陈家分庄住下,一天前庄内的管事就派人去碧波城陈家本家传信去了。一行人只在此地暂歇一天。
送信的人是骑快马,明早就会回来。不出意外的话,林陈氏一行在明日中午就会出发去往碧波城,并在后天晚上到达陈家。
但老天爷并不作美,虽已到三月份了,但天气还是会忽冷忽热的。这一行人刚在扬州歇下便遇见了暴雪。
可能是国之将乱的预兆,这两年的天气都比较混乱,林陈氏病了。
冒着暴雪回来的送信人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陈老爷子死了。
陈老爷子死在林陈氏到达扬州的前一天,并不是突然死亡,早在半年前陈老爷子就缠绵病榻,但顾及小女儿带着身孕还在努力往家赶,也不能催促更多,使之分心,就一直没告诉林陈氏。
老爷子在听到女儿生下外孙女就差两天就能见到后没挺住,就这么没了,没见着自己的外孙女和女儿。
林陈氏的病来的凶猛但并不意外,陈老爷子的死让她心力交瘁,暴雪稍停就加急从扬州赶去了碧波城。
赶到陈家时老爷子的灵棺已经停留了七天,为的就是等林陈氏回家。
下葬时间安排在死后第九日,林陈氏穿上孝衣就跪在老爷子棺前,一直跪了两天两夜。
葬礼完毕林陈氏就病倒了,留了病根,被陈二老爷安排在原先住的主院东厢养着,林杰腾和李瑜言被安排在主院西厢,算是安定了下来。
陈家是皇商,虽说只有百年历史也可算是个大家族,但商不入仕,并不显贵,就是钱多,大莘朝的国库一半都是陈家贡献去的银钱。
陈家老爷子和二老爷是一个娘生的,也没有旁的个什么庶弟庶妹,虽算不上兄弟情深,但两人也不是财迷心窍的人,陈老爷子还差个两年便要五十岁了,只有林陈氏一个女儿,而陈二老爷今年才四十岁,膝下有一嫡子一庶女。
陈家没那些个争抢的习惯,陈老爷子也就把担子递给了二老爷扛着,只望二弟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孙女,给女儿留了几个铺子庄子便撒手走了。
陈二老爷担着陈家,就安排林陈氏好好养病,问过情况,给林杰腾和李瑜言一起送了附近书院好好教养着。林清也在陈家过上了米虫大小姐的日子。
因为皇商在碧波城,碧波城倒是比扬州州城还稍微繁华热闹些。
千里奔袭而来避难的人倒是渐渐安稳下来,扎根在碧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