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此时正是北朝宣闵帝当政时期。
北朝自始皇帝创业建国至宣帝已有四百多年。始皇帝传言曾是享名一时的卧龙先生,友者赠名碧月公子,意在品行白璧无瑕,又如月光般皎洁。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北朝初建时,根基不稳,邻国依旧是虎视眈眈,北帝自知能力有限,武功盖世,行兵用阵不在话下,可治国理政却只能差强人意。
北朝初建,急需广纳贤才,北帝不惜亲自微服出巡,既可体察民情,又能一一拜访江湖中盛享侠名的十二少卿。
传言十二少卿个个惊才绝艳,为人潇洒自由不受拘束。因着行踪飘忽不定,北帝寻了数日才在一片桃园中见到以剑起舞的各位少卿。
只是不知为何当时却只有十一位。北帝生性原本也是放荡不羁,此时没有政务的烦扰,倒是释放本性,与各位少卿饮酒作乐,相谈甚欢。醉酒时无意间得知少的那一位性子相对静些,十二少卿之首,也是传言中的卧龙先生,碧月公子。
北帝暗道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想必只要说服了这位碧月公子,其他的便好说了。于是不日便告别那十一少卿,向人打听了碧月公子的住处。北帝放低姿态,不胜其烦的五请卧龙,最后终于打动了卧龙先生,答应带着其他少卿出山为其平定江山。众人啧啧称奇,因着碧月公子的住处为“沐园。”,此事便被称为“五临沐园”,至今还被后人津津乐道。
且说这北朝,有了十二少卿,犹如如虎添翼,勤练士兵,稳固根基,东征西讨,伐敌安众。事后论功行赏,封五位功绩最为卓绝之大将为各方诸侯,划分属地,依次赐国名为祁、伊、陈、林、风。
这其中有四位都是当初位列十二少卿之中的人物。而那位碧月公子,更是成为了史上谋划战役最多的军师,被北帝拜为卿相,居右。北朝不负所望,一日日变得强大。
可惜北帝年少轻狂时受了太多伤,又未及时治疗,以至于老时引发许多病症,在嫡子年满十二岁时,碧月夜观天象,帝星陨落。北帝也自知命数快尽,便将嫡子托付给碧月,嘱托他如若嫡子是个可造之材,务必辅助他成为一代明君,如若不可,便允准他取而代之。
北帝驾崩三日后,嫡子继位,封号为铭帝。
偏偏世事又不尽人意,新任铭帝毫无雄心壮志,自以为根基稳固,又有十二少卿辅助,整日不问政事,只顾吃喝玩乐。自古昏君必将被讨伐。
铭帝当政后的第三年,其胞弟堇王爷联合陈王发动政变,可惜兵力尚微,最后以失败告终。碧月虽知铭帝没有帝王之相,但孤及先帝情意,始终不肯取而代之,北朝因此一度颓废,内外动荡。
或是上天不忍心北朝如此大业毁于一人之后。铭帝当政后第五年。铭帝醉酒后骑马从马上跌下,后脑着地,当场毙命。
此时铭帝还未有后嗣,内外又动荡不安,北朝濒临崩溃。碧月当机立断,拿出先帝密函,登上帝位。召回各方诸侯,以兵力施压,平定了朝中的纷争。
亲自上战场应战邻国,大小战役,皆胜。一时朝中无一人不叹服,百姓欢呼,北朝慢慢被挽留回来,一直到后来的鼎盛时期,碧月自封为“始帝”。北朝大盛时期,由次开始。
始帝后,庆嘉帝,乾宜帝,雍华帝,喜尤帝皆为各代明君,效仿先帝治国之道。内定诸侯,外伐敌军。北朝一时昌盛无比。
传至中期,祠炎帝,瑜煌帝,尚捷帝,皆是才能平庸之辈,心怀大志,却能力有限,只最终只能靠先帝的基业战战兢兢的度日,勉强算是守住了。
尚捷帝晚年听信内侍奸臣之言,一心想着修仙登天,整日沉迷长生不老之药,召集天下有名医者为其炼丹。
尚捷帝十一年,皇帝猝死于朝堂之上,群臣惶恐,传其太医,竟道皇帝本是命数已尽,无人陷害。此后宫中上下皆着黑衣,涕泗横流,为皇帝守孝,五日后,年满十六岁的太子衍继位。
太子衍为皇后之子,年少成名,武学造诣诗书才学皆是各位皇子中的佼佼者,举止礼仪又颇具皇子风范,尚捷帝最为喜爱,十三岁便秘密立了储。
此时北朝已显颓败之气,太子衍继位,封号为宣闵帝。此时各诸侯早在先帝时期早已私自招兵买马,皆欲扩充领域。宣闵帝自知各诸侯已基本脱离束缚,便暗暗召集先帝旧臣,与其商议对策。最终决定成立一个玄门,专门用来培养杀手,取四象,东西南北,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四玄门秘密修了府邸,各放入两千人,选其四人充当门主,对门下弟子进行秘密训练,并每月送其药加以束缚,隔月秘密召见,必要时为皇帝所用。
玄门成立三年后,接的第一个大任务便是暗中彻查各位有异心的诸侯,祁、伊、陈三国最为猖獗,玄门暗杀了王后,促成三国动荡,又借此收集证据,将其他人一网打尽,意在杀鸡儆猴。自此各诸侯国人心惶惶,再不敢造次。
玄门立了大功,皇帝为其秘密扩充府邸,赏赐黄金美人,从此玄门便成为皇帝最有利的杀手锏。玄门对外称其为只替人拿钱办事的杀手组织,实则自然是皆是皇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