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五十四章 ...

  •   “之前不是说要继续在杨府?”
      “只是觉得不太方便,和师父灵传的时辰也对不上,还不如早些搬出去。”
      萧策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但余府空荡,就你一人连饭都吃不上口热的,如若雇佣下人,估计你的俸禄有些艰难,若是真要搬过去,从王府里挑几个人带走吧。”
      余珩一听,摇了摇手,“不不,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萧策却转了下眼睛,“要么接受,要么不搬。本王见你那兄弟也想着往军队里钻,倒不如你多陪陪杨先生他们家,也不急于一时。”
      “这……”
      萧策眼神戏谑,勾了勾余珩的下巴,调笑道:“难道说,小侯爷是想搬来九王府?”
      “殿下!”
      “其实也不是不行,但盯着本王的人太多了,难免你过来有些什么闪失,再过上一阵子,九王府任你往来。”
      两人讨论了半天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忽然安九敲门进了房间,附在萧策的耳边耳语几句,萧策脸色冷了下来,但口气还很是温柔,和余珩说道:“有点事,你多吃点,马车我已经叫来,等下自己回去。”
      说完将余珩拉入怀中,抱了一下,“抱歉,说好给你庆祝的,今晚不知何时能归,晚上别等我。”
      余珩难得在外人面前也没有挣扎,乖乖地点了点头。
      两人刚一离开,余珩这边也收拾收拾站起身,将面具覆于脸上,冲下了楼。
      余珩行色匆匆,直接去了玉琼楼的后门,挥手叫来小厮,将一锭纹银塞入手中。
      “帮我去租个马来。”
      小厮见这人覆着面具,仅露出一双眼,那眼幽深,宛若汪洋,面上平静,可眼底却掀起了惊涛飓浪。
      莫不是哪家公子出来私会,这要偷偷溜走?可见这般的身姿气质,倒真是容易惹是生非。
      胸中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公子您放心,定不会透露是谁叫的马,您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回。”
      说完握紧银子,提着下摆一溜烟儿跑出门去。
      不过半晌,这小厮就牵着匹普通的桃李马回来,他将剩下的碎银一把塞回余珩手中,“公子,这是最不显眼的马,”从后门出去一路往南就能出城了!
      余珩愣了一下,又将银锭子塞了回去,“谢这位小哥好意,但我并不是要逃跑,这些钱就当做小哥的辛苦费,不必归还于我。”
      余珩语气温柔,如和煦春风,长得又俊俏,小厮也知道自己误会了,脸‘腾’的一下红起来,“原来是这样,那也祝公子万安。”
      余珩笑了下,翻身上了马,留下小厮呆在原地,纵马出了门。
      是,是神仙吧!
      余珩马术一般,但也不至于说在这京城里还会出事,他顺着朱雀大街一路往东,人越来越稀少,反而巡逻的卫兵多了起来,余珩下马将马栓在一处酒家,交代了两句,就隐入夜色之中。
      再见到他的踪迹,已在东边的一座小山上的安府前,与其他达官显贵不同,安府并不在皇宫附近,反而取闹市之静,修缮在山坡上,门前也没什么人,连巡逻的官兵都不见几人。
      余珩将面具摘下,扔塞进怀里,叩响了门。
      应门的是位老者,年岁看起来不小,上下打量了一番,“原来是安相的高徒,余小侯爷深夜前来,不知有何事?”
      余珩心里一惊,这老者竟然一眼就认出他是谁,哪怕余珩自己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却对此人一点印象都无,他抱拳道:“学生有惑,唐突前来,万望安相海涵。”
      老者捋了捋胡子,“小侯爷稍等片刻,待老夫通传一下。”
      “有劳阁下。”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余珩就被请进了门,顺着大路一路向西,便是安府的正厅。余珩忽然有种惊悚的感觉,他警觉的看向四周,鲜少有仆人露面,即使见到二人直接跪下请安,却没人说一个字,府内寂静无声,只能听见寒鸦的叫声。
      京城贵族一向讲究风水,怎么会有人将正厅放在西边日暮之处。
      余珩闭紧嘴,低头前行。
      前面带路的老者笑了一下,似是在解释,“府内的仆人都是安相收留的,他们从小都有耳疾,不会说话。”
      “安相政务如此繁忙,还能担忧百姓疾苦,真是令人敬佩。”余珩语气平静,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老者闻言笑笑,不再多言
      两人行至正厅,就看安如实捧着杯热茶,只着中衣靠在椅子边。
      “坐。”
      安如是坐直身体,他的头发散落在肩膀上,岁月没和他留下什么痕迹,一双眼极亮,水润的泛着光,可那眼神里却看不出任何感情,冰冷的像是结了层坚硬的冰。
      余珩也毫不客气,坐在座位上,“先生,学生来找您解惑。”
      安如是盯了他一会,“说吧。”
      “若吐蕃回纥再犯,何解。”
      安如是听闻,忽然笑了,“真是执着,同样的问题我刚和那对兄弟商量过,你又跳了出来。”
      余珩攥紧了衣摆,“果然?”
      “你己然肯定,又来问什么。”安如是喝了口茶,“若像大局安定,其一,陛下亲征,此计不妥。其二,九王前去。”
      “殿下不能去!”余珩咬着嘴说,“兵部除了唐大人,皆为六王党羽,他们不在乎大梁将失去多少疆土,多少百姓,他们只要殿下死。”
      “那又如何,九珠亲王身份尊贵,但他也有应该背负的责任,想必也做好了准备,陛下护弟心切,若是九王自己不想去,谁又能说得动分毫。”
      沉默半晌。
      余珩站起身来,郑重的跪在地上叩拜三次,“九王在先生身边长大,想必先生也定不舍九王远征,学生虽非武将,但资质尚可,排兵布阵皆有涉猎。况且学生父亲葬于西岭,子承父志,学生也愿继续替父亲守卫大梁。”
      安如是冷哼一声,“现在开始求我了,你们这帮年轻人啊,都想着替对方去送命,这萧家天下可有这万般好?”
      随即又叹了口气,“罢了。起来吧。”
      “谢先生。”
      “你可知我教那两位兄弟时他们和我说过什么?”
      “学生不知。”
      “兄长说为治国安邦保护弟弟,我便教他帝王之术,帝王之术在于擅用人心,保持平衡。幼弟说自己愿守护天下,永远做兄长的臣子,我说那你便成为这萧家最锋利的剑,成为任谁也不敢挑战的皇家权威。”安如是笑了一下,似是想起了什么,“不得不说萧家人的确是有天赋,也不知是不是像他们的母亲。”
      余珩木着张脸,目光闪烁了下,“皇上与殿下幼年就成了孤儿,只能相依为命。”
      “我这里只教学生,不收徒儿,对你的人生不感兴趣,你只要告诉我,你要学什么就行了。”
      “先生可有什么条件?”
      安如是嗤笑一声,“条件?我贵为宰辅,连陛下和九王都是我的学生,这天下我唾手可得,我还有什么想要的。”
      “学生日后定为先生所用。”
      “如果让你毁了萧家这天下呢?”安如是眉目低垂,不经意的问道,随即又很快换了个话题,“兵部只接到线报,西北有些动静,想必再等两月,气温回暖草料丰厚,又是再战之时。”
      余珩心里一惊,将安如是的一言一行都铭记于心,“最多不过月余。”
      “是。你不过刚刚入仕,又如何从兵部脱颖而出,说服陛下和朝臣?”
      “就凭这兵部掌握在六王手中,把架在颈上的剑送出去,自然是高兴的,更何况只要一去往边疆,这命便握在他们手中罢了。”
      “不过初生牛犊,竟如此瞧得起自己。”
      “不过仰仗皇家和安相威名。”
      “倒是个明白人。”安如是站起身来,“早些回去吧,今日之事我应下了,每日晚间过来吃点茶,我便教你些排兵布阵的把戏。”
      余珩站起来作揖,“多谢先生。”
      “嗯,走吧。”安如是挥了挥衣袖。
      可余珩还站在原地,还保持着鞠躬的姿势,没直起腰来。
      “怎么?”
      “还有个不情之请。”余珩说道,“此事烦请先生保密,不要让殿下知道,不过几十日罢了。”
      安如是默不作声,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才应道,“可。”
      余珩大喜,又深深鞠了一躬,“谢先生。”
      月上柳梢,余珩才出了门去,他取回马骑回玉琼楼,又从后门进去绕至前门,车夫见到他,立刻下了马,“小侯爷吃完酒了?可是要回府?”
      余珩点点头,上了马车,却没有让人出发,反而是掀开帘子等着什么,车夫不敢说话,只能守着。
      十三轻手轻脚的走至车边,“公子。”
      余珩笑了下,“你知道该怎么做。”
      “属下已是余府的人,定不会多嘴多舌。”
      余珩点点头,“出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