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南国篇(2) ...

  •   苏濯离开长戈那年刚满八岁。

      那天铺天盖地地下起茫茫大雪。长戈下暴雪十分罕见的,可那时,苏濯只觉得没有那一个冬天有这么冷,这么难熬。

      长戈战败,苏檀渊将他拱手送了出去当质子,全国上下除去温太傅一家,没有人为他送行,苏羡远在边关,他舅舅被困在牢中,母后的、依旧待在冷宫,萧家算是彻底败落了。

      他苏濯,虽为皇子却也不过是苏檀渊一个个可有可无的孩子,站在长歌城外的时候,苏濯心想,看吧,父皇这么轻易就将他送出去了。

      临行前,他一直站在城门口,心底隐隐期盼身在冷宫的母后会求得父皇恩赐出宫送他一程,哪怕母后只在很远的地方看他一眼也好。

      可苏濯忽略了,他的母亲是一个向来清冷高傲的人,哪怕身处冷宫险些成废后,也鲜少求人,更加不会为着他这么一个不受待见的人去求他的父皇。

      怀揣着这样的微乎其微的妄想,他在凛冽的寒风呼啸中,在冰凉刺骨的雪地里足足站了两个时辰,冰刀子一般的风从他脸上阵又一阵地刮过,雪花从他脚底一直没到他的脚脖子,再没过他的小腿,他始终没有等来那个冷心无情却又告诉他要活着回来的女人。

      别人都说三殿下无心无情,他母后更甚。

      苏濯等到双腿都已经冻得麻木僵硬,连步子都迈不开。然后,他必须启程了。

      温老夫人拿来了一件狐裘为他披上,依依不舍地向温太傅道别,老夫人一生恪守三从四德,以夫为天,温太傅一生只愿辅佐苏濯一位皇子,并且十分固执地要护他登上皇位,哪怕苏濯如今这般境地,如何劝说太傅他也不肯回头。

      苏濯只想何德何能呢?

      彼时他不受宠,不出色,在所有皇子中平平无奇,却幸得恩师。

      师者,不过是传师授道解惑而已,温太傅为他做得太多,已经超出他所认知的师生范畴。

      他要搏一搏吗?他要争皇位吗?

      争?她是个女子。

      不争?那又浪费了温太傅,外祖父和舅舅对他的期望和栽培。

      苏濯倒是很希望自己生来只是一个痴傻愚钝的人,这样或许就不会陷在这危机四伏的权谋算计之内了。

      温太傅说:“你外祖父糊涂至极,一生愚忠,才把他那颗忠心喂了狗,陛下也好,先皇也罢,都是无能之辈,长戈再这样下去,气数将尽……我所学有限,但必对殿下倾尽所学。”

      苏濯问:“太傅何以断得我就能扭转时局?”

      温太傅只长叹一声:“不能断得!只能将此身投作赌注,赌我长戈万载千秋不绝于此。”

      “太子同老师博一搏,若战起国灭,这天下的百姓是无辜的啊,殿下生在皇室,此番为质,举国上下安危皆系于殿下一人之身……”

      纵然苏濯不受宠,但立储立长,自古以来嫡子才是顺应民心的。这是温太傅的选择。其实也是萧苼萦的考量,只要她有嫡子,哪怕不受宠,皇帝其他的子嗣敢不安分,她能让其一个不留。

      “若我让太傅失望了呢?苏濯并无帝王之才,何况此去南国,前途未卜,生死渺茫,老师本可不必跟随。”

      此去山高水远归期未卜,南国地处南方,终年湿热,太傅年事已高,实不易随他颠簸。

      “殿下,温鹤然心意已决,一日为殿下老师,便要终生为殿下负责,我温鹤然定潜心辅佐殿下。无帝王之才又如何,这世道有几个登上皇位的有帝王之才,一个千秋明君只需广招天下能人文士作为己用,得民心于己身,收复天下疆土何愁不能开辟盛世。”

      而这远行南国忍辱负重去当质子,只是韬光养晦的第一步。苏檀渊儿子众多,只有在皇后母族不稳不能自保时,将太子送出去,任余下的皇子们蹦出来争斗得你死我活,等萧苼萦最后慢慢收拾就是了。

      苏濯没说话,他知道自己劝不动温太傅了,如此,就两人作伴同去南国。

      路途遥远,颠簸了大半个月,他们终于到了南国,南国老皇帝指了一所别院给他,名义上说请他去南国做客的,实际上派了几对护卫白天夜晚日夜坚守在别院外,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苏濯不恼也不出门,平日就窝在别院,听温太傅为他授课讲帝王权衡制臣之术,讲各地赋税征收,讲各国的风起云涌虎视眈眈……这些都是那个远在高堂却只会饮酒作乐淫逸后宫的苏檀渊早丢到十万八千里的东西。

      南国皇帝有十几个儿子,对苏濯这个敌国质子十分不喜,见苏濯好生无趣,常常闭门不出,便时常想这法子捉弄他,想方设法的以侮辱他为乐。

      南国老皇帝明明知道,却暗暗允许这些皇孙子地这样做。

      苏濯左右不过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南国孤立无援,但苏濯能忍,他能活着回去,这些屈辱就算什么。

      春天百花齐放,万物复苏。南国老皇帝办了一场围猎大会,想要借此次围猎探一探这群儿子里面有哪些可成大器。

      苏濯受召邀而去,不过去充个数,他在表现得天资平平。且苏濯本来在长戈时身体受寒落了病根,到南国时大病一场更显身体孱弱,仿佛再拖几年就能死在南国,这便使南国皇帝觉得他并无威胁,甚至因为他是苏檀渊嫡长子的身份,有心拉拢为己用,对他也不似苏濯初来南国那么戒备了反而殷切的关怀问候着。

      也是这次围猎,苏濯遇上了一个甩不掉的人,他们成为苏濯在南国“最难忘”的记忆。

      南国位处南方地带,一年四季都湿湿热热,几乎没有特别冷的时候,特产水果。

      南国老皇帝溱啸举办围猎大会的地方是离主城区“天盛”不远外的一座大山,唤作“臻浮山”。

      整个山体高达千丈,由于南国湿热的气候,山上的树木被雨水滋养得高大挺拔,山中不仅多飞禽走兽,最多的还是毒虫蛇蚁,曾有捕蛇人捕蛇上达数百框作制药之用。

      南皇溱啸带着一行王孙子弟在山脚驻扎,建起高高大大的营帐,周围撒了不少驱虫药物,还重兵把守以防刺客。

      这臻浮山又高又危险,他将这些个养尊处优的皇子皇孙们拉出来比试,看看谁狩猎最多,或者寻到的物件最珍奇,不过是试试这些人的手脚功夫罢了。

      在南国待了几年,虽不喜欢这里,却不得不承认溱啸这个皇帝当的确实比他父皇要好,溱啸喜战,在位二十余年攻城略地,拓展了不少疆土,只剩下东峪和长戈两国还未攻下。东峪地处偏远隔着大海冰原,想硬攻几乎不可能耗时耗力不说,以那样易守难攻的优越地理位置东峪几乎无人敢去冒犯。长戈本来国富兵强,要不是遇上苏家祖孙三代都没啥明君持政国内国外损耗厉害,也不会被这后起之秀的南国打得节节败退。

      溱啸行事向来是快刀斩乱麻,也没有顾虑过后果,所以年轻的时候喜欢征战四方,到如今年事已高才恍然惊觉自己的继承人还未定下来。

      十几个孩子中,他最看中老五溱桡,因为老五脾性得他真传,如他一辙,能武善战,只是从小顽劣不堪,溱啸有所顾虑。此外,老二溱容为人稳重,做事妥帖,在朝中声望很高,但是溱啸总觉得老二心机深重,颇为不喜。长子溱棠身为大哥,却太过老实憨厚,对谁都是一副纯真的模样,又太没有心机。

      其他的孩子都资质平平,并不出众。

      趁着这次围猎,正好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选能入他的眼。

      这是苏濯来到南国的第三年,已过十岁生辰,温太傅也逝于这一年。

      在这异乡,他是正真意义上的一个人了。

      围猎大会他是和南国二皇子溱容一起去的,溱容结交他是有心拉拢他,溱容可看不上苏濯背后那飘飘欲坠的皇后母族,他是无意间发现苏濯谈吐不俗十分聪颖,也不趋炎附势一味讨好皇子皇孙,觉得或许可结交。而且他是质子,无权无势,若能收在手下,说不定日后有为己所用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一天。

      所以溱容同苏濯明面谈诗论酒混迹秦楼楚馆,暗地拉拢朝臣,为自己造势。溱容假意应允日后定助苏濯回国。

      放回去?既然知道苏濯是个聪明人,如若回去继承了皇位,再攻打南国,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溱容不傻,所以天天给苏濯画大饼,苏濯更不傻哪个国君会养大别国的质子送还回去。

      苏濯假意应下溱容,接着同溱容私底下交涉之余暗中联系自己舅舅在南国安插的眼线往长戈传消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