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四十二章 偶遇 ...


  •   第四十二章 偶遇
      大家进得院中,走过背对门口的僧人,瞧见他的正脸,居然是德明大师。这个时候,作为韩熙载的挚友,本以为他该在金陵为韩熙载诵经超度才是。或许化外之人,行事总比常人通透,繁文俗理通常不在考量之中。
      “德明大师?”青玉望着盘腿的僧者 。
      “阿弥陀佛 ,”德明起身单手立于胸前 ,含首施礼:“贫僧此番当涂一行,不禁有幸拜会到谭道长 ,又在这里巧遇几位贵友,当涂山今日真是祥云缭绕啊 。”
      “德明师傅,有礼了。”几人向德明施礼后望向灰袍道人,慈眉银须,宛然仙翁高人的仪态。
      “敢问仙长尊号?”许崇嗣向灰袍老道施礼。“在下等适才沉溺二位的高论经典,不觉驻足逗留,失礼之处 ,道长见谅 。”
      “这位就是闻名天下的谭峭道长,遍历名山大泽,五岳嵩山门下修炼,承传老子有生于无,又归于无的思想,将道学修为推进发挥 ,是道家思想上很有建树的长者 。”德明向大家介绍。
      “谭道长?今日得见仙长尊容,我等涂山一游,真是幸之巧之。道长的学识气度晚辈久已慕名。”巨然双手合什道。
      德明将许崇嗣一行人介绍给谭峭。
      “今日我们歪打正着,得缘倾听二位高人谈经论道,涂山一行不虚。”卫贤和许崇勋也是格外兴奋。
      众人寒暄之时,道童已备上素斋。
      相谈甚欢,谭峭今日雅兴备至,移步山间和他们一道踏上登峰之路。
      鸟涧虫鸣,林茵怡爽,阳光的温度正合适宜。一行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半山处隐约传来悠扬的琴声,时而如泉水叮咚,时而如骤雨急风,于这空旷的山谷中,这琴音就像少女的召唤,大家不由自主加快步伐,疲累的心情也变得精神了。山路右上方不远处一座亭台,琴音就是传自那里。
      忽而从树边林间蹿出来十数名少壮男子拦下去路。
      一个年长些的劲装男子喝到:“徐大人官驾在此,闲杂人等留步。”
      “许大人?是徐铉大人吗?”许崇嗣问道 。这么大排场的徐姓官员,应是徐铉了?只是阵仗未免夸张些,仔细辨认,显见亭台上方周围三三两两林立的便服壮士,应该也都是随行兵丁。
      “正是。”那壮汉冷漠回答。
      “大人来做公务吗?”
      “干你何事?”
      “如是公务,尔等却身着便服?如是私人雅兴,学生不妨邀上大人共赏涂山,烦请回禀,许崇嗣拜见。”诺大涂山,你赏你的,我品我的,谁又碍着谁了?徐崇嗣虽然官阶不高,但他的曾爷爷徐温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养父,李昪称帝后还将徐温追谥为忠武皇帝,庙号太祖 ,并对徐氏子弟大家封赏,徐家为人低调亲和,骨子里的尊容却不容侵犯 。
      这时亭子里的琴音忽然停下,想是已被这边的动静惊扰到。
      “许崇嗣?金陵徐家徐二公子?”壮汉眉宇间立时恭敬。
      “快请他们上来!”一中年男子从上方边跑着过来,边对众人命令。待跑到近前恭身朝大家一揖:“诸位有请,飘凌姑娘有请。”
      “你认得我?”青玉看他。
      男子浅笑:“姑娘不识一笑,一笑却是久仰姑娘。”
      许崇嗣兄弟和巨然卫贤望见这人笑了:“就说徐大人能搞这么大阵仗?原是国主在吗?”
      “国主正与王孙抚琴弄诗,听得下方争辩之声,遥望各位自山下而来,也是格外开心,令我赶来相请。”
      许崇嗣向青玉和谭峭德明介绍:“人见人爱韦一笑,国主的开心果,总有许多讲不完的故事和笑话,风趣人物。”
      韦一笑是宫里的伶人,深得李煜的喜爱,时时常伴左右,国主跟前得宠的优伶。
      众人说笑间来到凉亭,刚在下方看不大清,亭台不远处分散着守卫的士兵,应该是李煜的侍卫了。除了徐铉还有位儒生,约四五十岁,举足间散发着如兰的气质。
      许崇嗣等人参拜李煜之后向大家着意介绍了谭峭。等大家稍微安静,李煜郑重介绍身边的儒生:“给大家介绍我的挚友,王孙李洞,百余诗词流传坊间,早年自北一路南下,因喜欢江南的人文风华,至此流连往返,写下不少描绘江南山水的佳作,性情中的雅士。”
      “贫道方才听得国主的琴音,鸟飞虫名,小桥流水。有些许悲凉,又有些许释然,又些微的如沐春风,这是什么曲子?”谭峭满目慈祥,向李煜施礼。
      “广陵散,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残本,我试着修补了空缺部分,弹着玩玩。”
      “广陵散?传说那不是随着嵇康的死亡已经绝响?贫道不谙音律,复仇的曲谱里也能弹出绵软的音色?”
      “仙长说笑,《广陵散》分为三部,第一部分讲聂政悲凉的身世和君主的残暴无德,第二部分则是他不畏□□,为父报仇的激昂情节,第三部分是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适才你们听的正是尾声,已过了激流勇进和慷慨激昂的部分,聂政最终大仇得报完成对朋友的许诺,生命最璀璨的时刻闪现过后他将自绝于当场。同道长所言,聂政实现了自己的圆满。虽赴死,亦心安,些许释然,又些许悲凉。”李煜依自己的情感,挥洒一代刺客当年的豪迈:“这是煜自身所理解的广陵,这样的侠客生于魏晋,无缘得遂,煜敬重,故缅怀。”
      李玉望向山下长江对岸宋军方向,那封给南汉的劝降信寄出后他出宫来到长江岸边,金陵城里已装不下他的悲愤与懊恼,隐忍的背后还是得咬紧牙关为唐国未来寻找出路。一路的水军巡视,虽没有什么好计策出来,总好过什么也不做,不然要崩溃掉的。
      “琴乃心音,国主辛劳了。”
      “刚才的便是广陵散吗?”青玉问向李煜。
      “填补的残本,真品没有了,绝迹于世了 。”
      “很好听,你的琴声就像在讲故事,好像这整座大山,整座山的生灵都被你感动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