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秦坤,辅佐了两代君王,朝堂之上最顶端的那个人是皇帝,然后便是他秦坤。朝臣百官,谁不恭恭敬敬尊称一声相爷,甚至皇帝都敬他三分。

      拜倒在他门下的学生极多的,秦坤提携他们,他们为秦坤所用,然后大半的朝臣都掌握在他手中。

      有人反驳他,去质问他,对他做的事不赞同,然后,那些人的下场没有一个是好的。

      他的嫡女,是贵妃,他的外孙是皇子,他想,他的外孙会是皇帝。他会站在很高的地方,看着有他血脉的人登上最高的那个地方。世人会记住他,他会名留青史,他风光无限。

      后来,他的外孙并没有当上皇帝。但是没有关系,他还是站在那个很高的地方,百官依旧要尊称他一声相爷,皇帝依旧要敬他三分。

      他见过很多人,顺他的,捧他的,求他的。也有不顺着他的,弹劾他的,但是他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处理那些人,和捏死蚂蚁一样简单。

      只是,盛极必衰啊,他站的太高,太久了。

      秦坤不喜欢的人很多,但是他极讨厌赵晰。从他嫡女生下赵恒歆开始,他觉得赵晰很是碍眼。

      朝中人人得知,皇帝有两子,赵恒歆与赵初霁,明眼人都知,未来的皇帝该是谁。皇帝却迟迟不立储君。

      皇帝一般不召见皇子,御书房却是赵晰想进便进的。皇帝极少关心赵恒歆功课,赵晰箭场拔冠,皇帝大笑着搂过赵晰,便要给赵晰赏赐。秦坤看着赵晰,少年抬眼相望 ,狼一般的眼神,凌厉,狠辣。不知什么时候他会一口咬向你的脖颈。所以说,秦坤极其讨厌赵晰。

      赵晰封王,皇帝却要将赵晰留在京中,秦坤率百官谏言,皇帝无奈,派人去江南又修葺了一座院落。秦坤想着,赵晰走了,最好待在江南永不回京,死在那个地方好了。

      皇帝病了,招赵晰回京,秦坤慌了,但是他还未曾有何动作,赵晰出手了,他带回一个少年 ,然后他的嫡女被送到了太庙。

      他忘不了在病床上皇帝的眼神。审视,带着一份了然,他未曾求情,因为他也参与其中。对他皇帝未曾深究,他看着他的嫡女被带走。赵晰侧头看了他一眼,依旧是狼一般的眼神,带着恨。他回了家,大病一场。

      他还未曾将身体养好,皇帝驾崩了……

      皇位没有传给赵恒歆,同样也没有传给赵晰。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假的,赵晰轻描淡写的回他,朝臣看向他的眼神,像极了那日皇帝看他的模样。

      原本是一场恶战,他还未准备好,战争却结束了。他未赢,也未输。

      赵晰带沈慈回宫,秦坤唤心腹调查沈慈来历,不曾想收养沈慈的却是沈漾书……

      秦坤打压过的人不计其数。沈漾书他记得的。

      沈漾书入仕的文章他是有批阅过的,文采过人,位三甲之首不是没可能,只是状元郎未考前,便拜入了他的门下。

      后入仕为官,沈漾书便拜在左相柳岩年门下。

      次年二月,西南水患,朝廷拨款几次,百姓仍旧深受其害。皇帝命沈漾书为钦差,护送官银治理水患。沈漾书一路查获大小贪官数十人,缴获银两十八万余两,连同官银一同用在水患上。六月,西南来报水患已治理,堤坝重修,灾民安置妥当。

      龙颜大悦,沈漾书连升三级,风头极盛,成为左相手下一员大将。

      后来呢,人人都讲,沈漾书会是第二个左相,柳岩年将沈漾书当接班人培养的。

      而柳岩年与秦坤,一左一右,于水火,不相容,沈漾书便成了秦坤的一根刺。

      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线人,将沈漾书弹劾秦坤的奏折递给他时,秦坤想,沈漾书是留不得了。

      然后,沈漾书贪污入了大牢,秦坤买通看守大牢的衙役将沈漾书饭中混入迷药,造成他畏罪自杀撞墙而死的假象。

      沈慈回宫,嫡女被贬,皇帝去世皇位落入赵初霁之手。秦坤病了很长时间。

      后来,赵初霁登基。他的嫡女死了,下人来报说是自缢。赵恒歆去了西北。赵晰入了朝,站在与他对立的一面。

      秦坤坐在椅子上,地下跪着礼部尚书。此人是秦坤门生,秦坤对他提携颇多。近年来赵晰接手大理寺,严惩贪官污吏,尤其严查秦坤一派。

      八年前此人用十万两,抄了尚书府,将沈漾书抓捕。赵晰查到了他的头上,他跪地磕头,求秦坤救他。

      秦坤拿起茶杯饮了一口,淡淡的讲,他救不了。

      那人停下磕头,不可置信的看像秦坤。

      秦坤放下茶杯,同他讲,他的家人可以替他保住。

      那人又磕一头,唤有劳相爷。起身跌跌撞撞出了门。

      京中盛传齐王赵晰多次出入春风楼,与花魁柳依依相会。秦坤唤人去查柳依依此人,却来报此人身世背景模糊无从查起。拿着画像寻了整个京城,一粗使老婢讲,画中之人像极当年左相柳岩年的千金柳霖依。

      左相柳岩年,六年前告老还乡,举家离开京城。却不曾想,路遇山贼,全家连同仆人十三人无一幸免。

      先帝知晓后大为悲痛,命人剿匪,官兵到时,贼窝人去楼空。先帝派人收敛尸骨,将尸体运回家乡好生安葬。尸骨却只有十二具,柳相之女,柳霖依无故失踪……

      心腹来报,有了六年前杀害柳家贼人行踪。

      岭南地区有一伙山匪,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员上报朝堂求兵剿匪。穆青远穆将军带兵将匪徒一一拿下,却在贼窝搜出京中之物,赃物中还有一官印,属当年遇害的左相柳岩年之物。齐王赵晰请命去岭南将贼人查问带回。

      赵初霁唤秦坤入宫,当时秦坤在与一人对弈,他执一黑子落在棋盘之上。对面的男子认输,大赞相爷棋艺不凡。秦坤挥手让他退下,换了官服备车入了宫。

      秦坤行一礼,赵初霁坐着看他,同他讲朝堂之事。闲聊半晌后,赵初霁道,“前左相柳岩年全家被害一案贼人已有线索,右相可知?”

      “臣略有耳闻。”

      “右相可知,一日前被捕的贼人遇袭惨被杀害?”

      秦坤回道“臣不知。”

      “穆将军及时赶到,将贼人头领救下。”赵初霁看向秦坤,“先前贼人否认杀害柳家十三人,遭此一难,他得知有人想杀人灭口,遂将当年之事全盘托出,右相可知当年之事何人所为,杀人灭口之人为谁?”话到最后言语竟有些凌厉。

      秦坤大惊,勉强稳住身形。座上之人已起身走到秦坤身前,面前的那个男子亦可称做少年,他还未及弱冠。虽是皇帝,但无论朝堂之上还是朝堂之下话语权及弱。天下之事过多经手于赵晰与他。而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好似没有平日中表现的那么温和无害。

      秦坤退后一步,跪在地上。秦坤混迹朝堂多年。若这皇帝要降罪与他,今日来的便是大理寺的人。而单独唤他来,此时便有代商计……

      “右相为这朝堂为这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朝堂需要你百姓需要你,当然朕也是需要你的。”面前的人同他讲。

      赵初霁九岁就做了质子送去金国,十五岁被接了回来。虽说当年金国大败赵初霁与穆青远功不可没。更多的人将功劳归于穆青远身上。当年回宫,那个少年弱不禁风以至于与穆青远站在一起好似小了一号。

      秦坤跪在赵初霁身下,仰头看他,不知不觉当年那个少年竟也长的这般高了。

      秦坤行一大礼道“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身前之人返身坐下,道“右相不必行此大礼,起身吧”。

      秦坤起身抬头看赵初霁依旧笑奄奄的模样。秦坤心中知晓,此事不会轻易罢了。

      “燕王近日在西北可好?”赵初霁问他。

      秦坤心中一紧回道“臣不知,自燕王去封地,臣与燕王甚少联系的。”

      赵初霁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秦坤抬眼看他,怔了半晌。缓缓跪下,道
      “皇上,您想让臣怎样。”

      “右相觉得呢?”坐上之人轻笑一声道“右相是聪明人,与朕在一条船上朕得保证船上的人是否真的要乘船,否则,人走了船翻了,朕可怎么办哟。”

      秦坤觉得自己腿有些发僵,他知道赵初霁看着他等他表态,若是同意,此事便能翻篇,若不同意,便万劫不复……

      过了好半晌,秦坤道“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赵初霁唤秦坤起身,同他道“那朕等你。”

      秦坤看向他犹豫道“那齐王……”

      “朕已派人去通知齐王,贼人已畏罪自杀,岭南不用去了。今日右相受累了回去歇息吧”赵初霁道。
      秦坤行礼告退。

      京中最大的妓坊春风楼,失火了。老鸨的哭喊声半个京城都听得到。

      听说火是半夜从花魁柳依依房中烧起来的,半夜楼中有人察觉失火,前来救火称,有一男子将柳依依从火中救出。然后齐王府人送来银票,为柳依依赎了身。

      春风楼失火后,京中关于齐王与柳依依的传言愈发精彩了。

      三日后齐王昭告天下,娶柳依依为妻。

      此事在京中掀起一阵猛浪,京中心悦赵晰的女子不在少数,眼睛粘在柳依依身上的男子也是不少的,此事一出可不知碎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啊。

      对此抱有看戏态度的人极多,或有人为俩人地位悬殊的感情表示感动。或有人觉得荒谬,认为赵晰只贪恋美色,一时昏头。

      可无论此事给人们带来多大的震撼,婚事已定,柳依依都将成为齐王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