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小少年 ...
-
一夜无眠,睡了一天一夜的陈瑜卧在床榻出神了整整一晚,他想到了自己逝去已久的父母,又想到了周瑜的父母,不禁叹息一声,喃喃道“周瑜啊周瑜,你是走了,可我…这微薄之力又能做甚。
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得一声鸡叫,瞧见蒙蒙亮的天色,陈瑜手肘一撑坐了起来,循着记忆给自己套上了外衫,踏着一双质地柔软的布鞋脚步虚浮的走了出去。
庆幸这具孩童的身体还算硬朗,若是那些娇嫩的小姐儿、或者还在襁褓的孩子,岂不是直接见了阎王。
这般想着,手推开了房门,恰好与一个嬷嬷四目相对,差点吓得陈瑜心脏骤停。一口气喘上来,愣是被陈瑜压下,也不等他开口,那有些愣神的嬷嬷就开口,
“小少爷醒啦?身子还会不舒服么?可是饿得紧?哎呦脸色都白了,老奴这就给您准备洗漱…”陈瑜被这一连串的话直接轰炸,也不知要先回答哪个问题,干脆直接“嗯”了一声。
要说这个嬷嬷,她是周瑜的奶娘,姓于。目测也就三十多岁,五官虽立体不到哪里去,但胜在白净,看起来倒是一个舒服的感觉。
于嬷嬷的动作倒是利索的很,不消片刻,便捧着一盆温水踏步而来,将水放在桌上后拧干手巾做势要帮陈瑜擦脸。
陈瑜慌忙后退一步,急忙摆摆手让她放下手巾“我自己来吧。”
要说让陈瑜这个活了三十多年的人被一个和自己几乎同岁的人擦脸,心里仿佛踏过了一万只草泥马。
于嬷嬷原本还以为是自己小公子在闹脾气,又瞧得陈瑜一张嫩脸上一副坚定的模样,心里既高兴又有些难过。
高兴自家小少爷终于开始独立,却又难过以后小少爷可能不需要她。
怀着复杂的情绪放在了手巾,又想到陈瑜现在可能饿了,又开口“小少爷早上想吃些什么?老奴吩咐下去做。”
陈瑜见于嬷嬷放下了手巾刚松了口气,又听得这个问题,想到这个现在还不能太受刺激的胃,说“喝点豆浆吧。”
“诶。”得了答案,于嬷嬷便出了房门,陈瑜上前用盐茶水刷了牙,又洗了把脸后,仔细打量着这件屋子。
里屋便是卧房,一张他窝了几天的大床摆在墙旁,顺着床榻看过去便是整整三个大衣柜,陈瑜走上前打开一看,全是衣服、鞋子之类。
摆在正中央的是一张桌子,上面通常会放一盘糕点让周瑜垫垫肚子,再看过去便是一张梳妆台,一个不大不小的铜镜和好些个笄和抹额。
外屋则是书房,文房四宝具备,还有一个品质较高的木琴。
周瑜自幼极通音律,耳力非凡,江东更有“曲有误,周郎顾”之美谈。
陈瑜不由得有几分忐忑,古琴这物什,他年轻时也算摸过,甚至因为一个角色苦练琴技,但也只是勉强入耳。
这周家郎不过十余岁,练得这琴技更是甩了他十万八千里,往日抚琴之声仿若历历在耳,呕哑嘲哳难为听,简直不堪入耳。
坐下轻抚这木琴,循着周郎记忆弹起,动作青涩,却朗朗动听。虽比不过高山流水之鉴,在常人听来却是至极。
陈瑜猛的停下动作,不过轻谈几下,他竟错了三个音,动作青涩不说,却与周瑜现在岁数一般水平。
眼神愣愣的看着手中这木琴,怕是要下一番苦功。
随意抿了几口于嬷嬷拿过来的豆浆,便向着堂屋走去。他如今这年岁,早晨必是要请安的。
父亲周异性格冷硬,不擅言辞,家中大事仍由祖父周景做主。
这边陈瑜思绪刚起,却见一颗蹴鞠远远向他飞来,顿时身体往旁一侧。
好家伙!要是他没注意看可不是被这球打个正着!往常便罢了,这大病初愈的身体这一下下去可不是去了半条命。
心中虽有些气愤,面上却装作云淡风轻,不远处一个身着白衣的小少年急奔过来。
“你没事吧??”
陈瑜定睛一瞧,这俊秀的小脸,白净的皮肤,散发着翩翩少年郎气息的娃子。
可不就是那早死的孙策吗?
这时的孙策年岁与周瑜相当,年纪虽小,却已崭露头角。他容貌俊美,性格又豁达,为人处
世落落大方且面面俱到。
不说世家子弟,就是在普通的老百姓里,也胜负美名。
陈瑜神色自若,摇摇头随口应了声“无事,”心中却升起几分疑惑。
周瑜和孙策的初见,原本是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孙策,两人一见如故,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便推诚相待。
彼时两人均十四开头,正值长沙太守孙坚,便是孙策的父亲,经过荆州前去讨伐叛贼董卓,周瑜便劝孙策携母亲弟弟移居舒县。
舒县,便是周瑜的家乡。
孙策欣然应允,周瑜便让出家中朝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升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更有“总角之好”之美谈。
这时两人的年岁不过十二,却在周宅相见,不说为何,单单是看着眼前俊秀的少年,陈瑜眼里泛出丝丝酸意。
好友正当意气蓬发之际,连而立之年也不曾过,二十六岁便英年早逝。
陈瑜压下心中升起的悲痛,瞧见此时正风华正茂的小少年,眼神不由得柔和下来。
“弟弟无事便好,是我失礼了。不若我请弟弟去酒楼吃上一顿?”孙策蹲下捡起掉落在陈瑜旁边的蹴鞠,瞧见这有些瘦弱的小少年,不由得生起几分愧疚。
两人虽同岁,可这孙策却高了陈瑜整整一个头,瞧着大病初愈的陈瑜,可不正是个柔弱的弟弟么。
“好啊。”陈瑜突然应了下,又学着那些个文人作揖,稚嫩的嗓音缓缓开口道:“在下周瑜。”
顿了顿,笑着又道“字,公瑾。”
世家子弟,自是与常人不同,寻常人家便是二十岁取字,世家子弟则十二岁取字。
周瑜,字公瑾。
两字皆是美玉之称。
“公瑾...弟弟满了十二?”孙策眼睛微微睁大,笑的畅意,“在下孙策,字伯符。”
“刚过十二生辰不久。”陈瑜接话,孙策一听,爽朗开口:“我比你大上几个月,以后喊我哥哥便是。”
刚说完,却听见不远处一同蹴鞠的少年呼喊着,孙策拿着蹴鞠朝陈瑜道:“实在是我唐突了,弟弟且等着我。”
说罢挥挥手,向着那群聚在一起的少年跑去。
陈瑜见他远去,微微低下头,正打算先去主屋请安,却见孙策把那蹴鞠交给一个圆润的小胖子,也不知说了些什么,说罢便两手空空朝他跑来。
月白色的抹额即使少年跑动,却仍牢牢绑在少年额头,更衬的少年朝气蓬勃。
远远跑来,也不见他喘气,孙策稳了稳步伐,对着陈瑜开口道:“不若现在我请弟弟到外逛上一逛?”
这回倒是陈瑜愣了神,平时倒是可行,可他这身子却是大病初愈,实在经不起折腾,却也不想错失这辈子结交孙策的时机。
也想得知,为何此时此刻孙策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一瞬,衡量了利弊后,陈瑜对着孙策笑道:“那哥哥怕是要等我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