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诰封 ...

  •   李夫人又是欢喜又是担忧。喜的是皇上给两个儿子高封了官职;忧的是皇上要召见儿子。召见大儿子她倒不担心,她担心的是小儿子李回。李回年纪小,不懂得宫中的规矩,再加上这孩子处事还不沉稳,若是一言不慎惹恼了皇帝就不好了。因此,她实在放心不下,忧思难眠,想了两天也没有想出个好法子来,只得去张府寻求帮助。

      张夫人担心,翠儿更是着急。李回小小年纪便被皇上封了官,她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她既盼望着李回能步步高升,又怕他年少无知被人耻笑了去。夫人去张府寻求帮助,她便在家里坐卧不安。
      如今翠儿的身份不比以前了,她是李回的岳母,即便出身贫寒也要遵守礼节。自从宣布了李回和丫丫的婚事后,李夫人便特意给翠儿指派了知春做丫头伺候着,不再让她抛头露面干粗活。对此,她和魏善清感激不尽。
      此刻,翠儿在屋子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唯恐李回面圣时出现什么意外。
      突然,她想到了母亲留给自己的那枚九眼天珠。既然母亲说它有消灾降福的功效,那就让李回进宫的时候戴着吧,这样多少会安心一些。

      李夫人从张府回来了,翠儿急忙迎了上去。她刚想开口说话,只见李夫人一抬手说道:“进屋去说吧!”翠儿便把到嘴边的问话又咽了回去。她见夫人神色自若,心里的忧虑消除了大半。
      进屋刚坐下,不等翠儿开口,李夫人便笑着对她说道:“你别担心了!如果皇上传召,张大人会亲自陪着他们哥两一起进宫的!”
      翠儿抬手按了按胸脯:“阿弥陀佛,那感情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这天下朝后,皇上突然想起了要召见李然兄弟的事情,便让黄兴去李府传旨。
      李夫人一边让人给张忠年送信,一边让兄弟两个换上进宫面圣的衣衫。
      李回刚刚穿好衣服,翠儿便拿着那枚天珠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她二话不说就把天珠往李回的脖子上套。李回连忙躲闪:“翠姨,你这是干什么?”
      翠儿一边套一边说:“别说话,让你戴你就戴着!”
      “翠姨!”李回无奈地看看她,又看看胸前的那枚天珠。
      本来李回应该喊翠儿“岳母”的,可他喊惯了“翠姨”,一时改不过来,便还像以前那样称呼。
      “回儿听话!这枚天珠能护你平安!你若不愿日日戴着,回来就把它还给我好了!不过面圣之前,不许你把它摘下来!”
      李回知晓翠儿的好意,只得戴着。
      李夫人见李回胸前佩戴的那枚天珠,衬衣衫的颜色,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府来人报信:张大人已经动身进宫了,他在宫门口等候两位公子。李夫人和翠儿连忙将兄弟二人送到大门口看着他俩上了马车才转身回府。
      李然不放心弟弟,一再嘱咐李回:“到了宫里你要跟紧我,不要东张西望,尤其是觐见皇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多说话。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在府里你都叮嘱我一百遍了,我还能记不住?干嘛总把我当成小孩子?现在我也是朝廷命官了好不好?”说着,还翻了翻白眼。;
      “嘁!就因为你成了朝廷命官我才更不放心!”李然抬手弹了一下李回的额头。李回不耐烦了:“哥,瞧你!你放心好了,我自有分寸!”
      李然看着手拍胸脯的弟弟,心里道:要我放心还真是难了!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马车到了宫门口,二人下去拜见张忠年。
      “不好意思,让岳父大人久等了!”李然和李回一起上前致礼。
      “无妨,快走吧!”

      皇上要召见两位少年英才的事早就传遍了后宫。只见屋檐下走廊里到处是指指点点的宫女和太监。
      “看什么看?还不赶快干活去!”
      大内总管黄兴黑着脸训斥道。于是,围观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便一哄而散。

      黄兴见两位公子年纪虽小却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不由得啧啧称赞。他见张忠年一直守护着他们两个,私下里问了一下,才知道状元公李然已经是他的乘龙快婿了!黄兴知道张忠年师从户部尚书罗子孝,势力不可小觑,便满脸的媚笑。不说他惯会见风使舵,只是这个世道,要想在宫里站稳脚跟,没有见风使舵的本领又怎能拥有一席之地?
      “张大人放心,我会在一旁帮衬着。不过,到时候你可不能进去,因为皇上并没有召你!”黄兴怕张忠年冒冒失失闯进去反而不美,便一再嘱咐。
      张忠年拱起双手一揖:“忠年全凭公公吩咐!”
      “那就好!”黄兴满意地点点头。

      皇上在福庆殿闲来无事,拿起一根金簪子逗弄鹦鹉。本来吴贵妃也想看看两个少年是何等模样,被皇上找个借口撵走了。
      “启禀皇上,李然、李回觐见!”黄兴进去禀报道。
      “嗯,让他们进来吧!”皇上将簪子扔给小太监,拍了拍手,坐下等候。
      黄兴来到殿门外冲他们俩点头示意,李然李回便恭恭敬敬地跟在他后面进去面圣,而张忠年则忐忑不安地站在走廊里侧耳倾听里面的动静。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兄弟两个撩袍跪在地上行了叩拜大礼。
      “爱卿平身!”
      “谢皇上!”
      皇帝见李然和李回都低着头,一扬手:“李爱卿,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大殿上离得远,根本看不清楚李然长什么模样。皇上仔细打量了一番,见李然玉树临风,一表人材,龙心大悦。他又看了看李回,发现这个少年郎比哥哥还要清俊可人,越发欢喜。
      “李回,你小小年纪就熟读诗书,可谓少年之楷模。不知何人教导与你?”
      李回上前一步躬身施礼:“启禀皇上,在学堂,夫子教我懂古今、辩是非,在府里,家母教导我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的道理!”
      皇上一扬眉:“噢?这么说今后还会有个人指点你做出一番成绩啰?”
      “禀皇上,这个人就是您!”
      “哈哈哈!”皇上没想到李回小小年纪竟如此聪慧。他冲李回招招手:“你且上前来!”
      李然被皇上这句话吓了一跳,唯恐弟弟不慎忤逆了皇上,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李回却不慌不忙地走到皇上面前:“皇上有何吩咐?”
      皇上见李回如同散财童子一般惹人喜爱,便关切地问道:“平时在府上都干些什么?”
      “每天吃过早饭去西山书院读书,下了学去武馆练一个时辰的武。”
      皇上很是吃惊。“你还习武?为什么习武?”
      京城里像李回这么大的男孩子,除了上学堂就是玩耍,有的还在父母面前打滚撒泼惹是非呢。
      李然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弟弟,手足无措,出了一身汗。
      “启禀皇上,家母时常教导下官要明事理,要强身体,长大了报效朝廷!”
      李回瞪着眼睛回答得干脆利落。
      “好!”皇上没想到他们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胸襟,不由得拍手称赞。
      “来人,李夫人教子有方,特封为三品诰命夫人!”
      李然、李回连忙叩头谢恩:“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吧!”
      皇上瞅着李回心花怒放。李回起身时,胸前的天珠晃了两晃,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回,你佩戴的是个什么东西?”
      李回连忙把天珠摘下来递了过去:“回皇上,是九眼天珠!”
      皇上一愣,“九眼天珠?”黄兴连忙接过去递到皇上手里。
      皇上接在手里一看,脸色猛地一凝,心里不由得泛起了阵阵波涛。他压了压心中的震撼,问道:“这个东西可不常见。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李回见皇上如此神态,以为他看中了这枚天珠,不由得皱了皱眉。
      “禀皇上,这枚天珠是我岳母家祖传的,昨天岳母才把它送给了我。”
      “你岳母?”皇上没想到李回小小年纪就已经订婚了!
      李回连忙禀道:“对,我的岳母。家母已经为臣定了一门亲事!”
      “你岳母姓什么?何方人氏?”
      “岳母她姓赵,名环翠。据说岳母还未出生时其母带着她流落到清溪镇。岳母的母亲去世后,岳母便被我母亲收留在府上。她现在同我们生活在一起。”
      “哦,原来如此!”皇上把九眼天珠还给了李回,李回接过去戴在脖子上。
      皇上转头问李然:“你订婚了吗?”
      李然连忙施礼,“禀皇上,家母已经为臣订了婚,求娶的是张忠年大人府上的婉柔小姐!”
      皇上笑了起来:“好!两位爱卿,今后你们要好好地历练,争取早日成为我朝的中流砥柱!”

      张忠年在福庆殿外提心吊胆地走来走去。当他看到两位公子不慌不忙地走出来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兄弟二人还未到家,御前的太监已经去李府传旨了。
      李夫人听闻圣旨到,吓了一跳,还以为儿子惹了祸皇上要降罪于李府,战战兢兢地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状元之母李氏贤良淑德、教子有方,特封为三品诰命夫人。钦此!”
      传旨的小太监见李夫人跪在地上直发愣,便催促道:“李夫人,快接旨吧!”
      翠儿拉了拉她的衣衫,李夫人才慌忙俯身叩头谢恩:“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公一路辛苦,请到前庭喝杯茶吧!”
      “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多耽搁了。告辞!”
      李夫人朝翠儿使了个眼色,翠儿连忙把一包银子塞进他的手里:“公公辛苦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