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麒麟三子 ...

  •   我想,人生在世上,最为宝贵的本性就是七情六欲了吧。毕竟有七情六欲的人,才是人。——伊念清《自说》(部分释义修改)

      多年以后,人们在一片荒芜之地找到一颗头骨,又是许多年以后,人们在片土地上的土地上,找出了已经被世界遗忘的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大漠里,也曾有这么一个若大的国家,经历过繁荣与衰败,再到后人遗忘,再到如今被后人挖掘出它的历史。
      历经风沙后,一切的一切早已经毫无价值,唯独棺中两具相拥的男性尸体,尤为感人。经多时间的验证和专家们的多次考证,这段历史再次浮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及人们的眼前。
      在很久以前,有这么一户传奇人家。父亲是当年的武状元,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平定了使老皇帝心烦的边境骚乱,后封为将军。此人是伊念平。妻子钟家嫡长女,喜好读书的钟灵毓。
      伊将军伊念平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各个有自己的特点。
      大儿子伊念白温润如玉,淑人公子,字三白。
      小儿子伊念文一表人才,温文尔雅,字三文。
      而在棺材中的那两具具尸体中,其中待在另一具尸体怀中的尸体,是伊念清,字三清。伊家二儿子,并没有太多人物记载,但是想必也是俊美有才的。许是伊念清,便是这故事的主角。
      千年以后,这个时代再度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经历过风霜,体验过血雨,幸好苍天庇护,保留下来这么一段奇缘,留给老生常谈。
      在伊家中,老大沉迷医学,老二沉迷江湖,老三沉迷文学。老大已经成年,老二快及冠,老三已经脱去稚气。一天伊念平饭后之余问自己儿子:“待我老死过后,你们都想去做什么?”
      老三回答的速度最快:“进宫当谋臣,为君王扫平天下事。”伊念平听到这个答案,并没有太满意。他虽是一代武将,现在功成名就,衣食无忧,百姓爱戴,可是他深知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踩踏了多少人的鲜血一路走过来的,死后也不知能否投个好胎。而谋臣,伴君如伴虎,一字说错,字字错,一步走错,步步错,都不易。
      老大回答说:“继续钻研医学,愿以后可以为百姓治百病。”伊念平听了后也是一般般。他这个大儿子热爱医学,也曾在瘟疫爆发的时候为百姓看过病。可那时伊念白几乎不和外人接触,更不和家里人接触,自己闷头苦干。瘟疫治好七天后,伊念白满脸胡子茬的走出来,伊府的下人以为家里来了个流浪汉,后来发现是大少爷。伊念平怕自家儿子在这条路上没走好,怕出问题。
      伊念清最后一个说,说的也最为草率:“步行万里路,愿看尽天下繁华,本心不移。”伊念平叹了一口气。那时正盛行武侠小说,伊念平无空陪他,就给他买了好几本让他看。结果就让他成了这幅样子。伊念平说:“本心不移,仍是赤子,多少人成了空谈。不过有这幅少年心性也是好的。”
      伊念平最不看好的就是他这个二儿子。豪气万丈,躺在床上,整天说着武侠梦,可是也只会看小说,练武半途而废,弄文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而实际上,伊念清够聪明,他搞得懂,只是伊念平瞎操心了而已。
      伊念平多次带他的儿子进过宫。这届皇上爱好热闹,喜欢玩乐,办过许多次宴会。却不喜欢执政,也很少体恤民情,所以奸臣当道,偏偏皇上偏爱奸臣,于是伊念平也只能干着急。
      皇上办过“射马会”,参加的人需要用箭去射正在奔跑的马的腿。每个人的箭不同,到时候数,射中多者胜。在晚上置办“烽火宴”时,会有特殊奖励。其实在这活动里,明眼人都知道,虽然每次都是皇上赢,但是皇上的箭法也不是数一数二的好,背后一定是各个大臣让着皇上的。
      伊念白的箭法最为出名,在齐国被称作有着后羿血脉。皇上每次都要和伊念白比,伊念白也不傻,每次装作认真争取输赢的样子,实际上让了皇上好几箭。少数时间他会赢几次。
      这次射马会伊家三个儿子又出动了,而实际上伊念文只是看个热闹而已,真正参加的是伊念白和伊念清。而最苦恼的是伊念白,又要装作想赢但是迫不得已输的样子。那时伊念清也明白,只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伊念清对大哥说:“大哥你这次是想让皇帝赢还是输?”
      伊念白说:“皇上每次赢,似乎已经觉得没趣,是我在让着他了。这次我装作辛苦赢一盘好了。你呢?第三还是第四?”
      伊念清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也当了第三名好几次了,这次我让让别人,当个第四,就当没发挥好。”
      伊念白点了点头。大赛开始了,两兄弟分开站在另一边,尽量不要站在一起。伊念白跟皇上站在一起,伊念清则在另一边上。
      这一幕幕伊念平都看在眼里。别的大臣看乐子,心里也知道怎么回事。不过自家儿子都规划的挺好,其他人挑不出什么毛病,再说,谁也不想在皇帝最喜欢的活动上找麻烦。
      伊念文在伊念平身边一边吃糖一遍看,小声说:“这次大哥势在必得。二哥却一直让步。看来这次大哥第一二哥第四了。”
      伊念平听儿子冷静分析,问:“平时你也不动这些东西,现在怎么看的这么透彻?”
      伊念文说:“三天前他们就在商量了,我听得都差不多背下来了。爹你要是想听,这可得回去讲。”
      射马会结束后,果真,伊念白第一,皇上第二,宋振和第三,伊念清第四。不过伊念清表情好像有点不甘心。
      本来他把握在第四,也没想过要认真,玩玩就好,结果发现,如果在这么下去,他第五名的名次都不保。他紧追慢赶,终于到第四这个名次。
      比赛的时候,宋振和对他说:“第一第二这两个名次我们挣不得,但是第三第四我们大可以真正比一场。这一年里,我可是为了超过你苦练过。你若是这样,那便扫了大家你我的兴了。”
      伊念清在旁边笑道:“这射马会上你我都是托,你还真当真了?”
      宋振和在认真比赛,说话费劲一些,吐字格外音重:“本来我也没当真。不过,逢到你这个对手,我很愿意认真一回。”
      伊念清瞟了一眼宋振和,说:“小心点吧。你的数量不能超过皇上。”
      赛后,伊念白应付皇上,伊念平和大臣们相互恭维着,伊念文肚子里装了不少书,在伊念平旁边帮父亲说几句话。伊念清看到旁边宋振和正在擦汗,似乎也是个闲人,便主动凑上去,问:“以前我没怎么见过你。为什么今天和我比赛会这么认真?”
      宋振和说:“我是文官的嫡长子。论武功,自然是不行。第一次射马会我是第二十六名。自然你注意不到。”
      伊念清说:“第二十六名?射马会一共一百人,二十六名其实算是靠前了。”
      宋振和笑了笑,说:“那你和你大哥,还要与人别人逢场作戏,这岂不就是嘲讽了?我一直在习武,最近更加勤奋了些,所以有进步。”
      伊念清说:“今天咱们就在这交个朋友吧。我就喜欢你这种人。在下伊念清,字三清。”
      宋振和迟疑了一会儿,看着行礼的伊念清,也回了个礼,说:“在下宋振和,字弈秋。”
      这朋友就算是这么结下了。晚上烽火宴时,会点亮全国的烽火全国同庆。烽火宴只会在国庆日举行,所以才会这么隆重,但是渐渐的,已经被射马会的风头代替了。
      不过现在齐国这状况,也只能那些有钱人庆祝了。穷人连饭都吃不饱,也许就连这日子里,都有被饿死的人。
      伊念清在烽火宴上又看到了宋振和,朝他打了声招呼,宋振和似乎没反应过来,顿了几秒才点了点头。
      伊念平看到了,问他干嘛这么做。
      伊念清看父亲明显有些不愉快,跟父亲讲了一边后,伊念平“呵”了一声,说:“宋家宝贝多。两个古董就挺值钱的。”
      伊念清听了后没多说。不过他也觉得,宋振和应该和他差不多大,但是却成熟稳重很多,像他大哥一样。
      宴会正事开始时,伊念白坐在离皇上最近的位置,伊家就在离皇上不远处,但不是最近的位置。而伊念清找了好久才找到宋振和在哪里。他明明是第三名,但是却坐的离皇上最远。
      皇上有意无意的看见宋家,惊叹道:“没想到宋公又来了,朕还以为宋公又在哪里当家当呢。”说完就笑了起来,又有几位大臣跟着笑了。伊念平喝酒,装作没听到,伊念白干笑了几声,而伊念文不需要管这些事。
      只不过说到宋公,伊念清有点印象。宋公是宋世长,为人清廉,刚正不阿,最不会的就是阿谀奉承,有话直说,不掖着藏着。这品行,先帝最喜欢,可惜现在皇上更喜欢性格委婉的,他最讨厌宋世长,总是百般刁难。
      现在百姓受苦,宋府本身也不富裕,但是宋世长看不得百姓受苦,当了家里许多值钱的东西,去救济百姓。所以宋世长不仅先帝看重,百姓更加爱戴维护他。所以皇上也就只能排挤宋世长了。现在宋世长几乎管不了朝廷上的事。以前宋世长可是先帝的宠儿,在先帝的伟绩下,齐国熠熠生辉。
      宋振和站了出来,充皇上行了一礼说道:“皇上言重了。今日是您最喜欢的射马宴,又是齐国的国庆日,我们宋家不来,成何体统。”
      伊念清转头一看,父亲和大哥都装做正在吃喝,没听见。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拿起水杯喝水。
      皇上不想扫了兴,没理宋振和,宋振和也自觉退下。
      宴会上不允许带女眷,就连女仆都不行,听说是开国皇帝定下来的规矩,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宴会玩的很畅快,大家在美酒里沉迷,搂着那些穿着暴露,装扮妖艳的舞女,笑得很欢乐,完全不知道宫外是怎样一副凄惨的景象。
      宴会结束,伊家人喝了不少水,上了好几次厕所。
      选自《齐经·春秋》——伊念文(部分修改释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