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说书人 ...

  •   我是个说书人。

      就在京都最大的茶馆----陈墨楼说书。

      这说明我大概是一个还不错的说书人。

      我一生经历过许多难事。

      比如说迁居向北至京,被迫服兵役,妻女相继离去和差一点死掉。

      我现在就面临一件难事。

      如何把客人听了很多遍的故事讲的精彩些。

      那是一个将军的故事。

      虽然在我们这群老头子眼中,他不过是个少年。

      但,他已经值得被称作将军了。

      他的故事并不好讲。

      因为归来的士兵不愿复述,我也不忍追问。

      讲的不好,大家别见怪。

      先从他的出身道起吧。

      其母为安家三娘子,长恭公主爱孙,静安王嫡次女;其父名肖嘉风,宗族已没落数年,因战功被封候。

      一个贤淑温婉的大家闺秀,一个打完南蛮守西北的糙汉。

      虽然很多人不看好,但他们第一年便喜获麟儿。

      将军出世时,肖候正在西北与赫拖对战,那赫拖少年英才,虽初出茅庐,但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肖候与其艰难交战,险些丧命,无法赶回。

      当时黑云翻墨,雷雨交加,上游大坝决堤,京中发了一场大洪,难以寻得稳婆,安三娘难产,险些丧命,幸得一神秘女子相救。

      将军诞世时,京中万剑齐鸣,但他最后学的却是枪,甚至没有一把剑充做风雅之饰,要知道只要稍有身份的世家都会在身侧配一把。

      不过先帝当时倒是赏了许多宝物,说是感肖候之军功,毕竟那时肖候还是身先士卒的,据说其中就有好几把神兵利器。

      肖候长年驻守边关,安三娘产后遁入佛堂。

      将军幼时贪玩,常不去族学,自己在家钻研兵法武功,先生找来,便用他那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武功东跑西颠。

      先生气喘吁吁,找不到人,他母亲又是个不管事的,只的去找圣上。圣上也很上心,找到人教育半天,领着人去道歉,倒像他半个长辈。

      在将军少年时有一桩逸事。

      肖候在西北时爱上了一个女人。
      是个侠女。

      猎猎红衣女,一剑破九州。

      他们一起浪荡了很长一段日子,
      甚至有一个只比将军小三岁的儿子。

      肖候真是被迷得没魂了,他竟传出要抬那人做平妻的消息。消息以超出常理的速度传入京,传入将军府。

      你们是没见过呵。

      那闹得是真大啊。

      两家人都丢尽了脸面,全城风云,人们都笑嘻嘻的议论着平日见不到的权贵,将这话题作为小菜下酒。

      这时候,将军出来了,不知他怎么做的,那几天新鲜事层出不穷,事情发展高潮迭起,很快转移了人们的目光。

      他去了外家交涉,带着赔礼和自己,从侧门进去,待了五时一刻,连续五日,出来时便是正门,你来我往的称赞应酬,两家人和好如初。

      他还去找了那侠女,谁也不明白他怎样说服她的,第二天,一找,没影儿,留下一个阴着脸的娃娃,只说自己不要那孩子。

      哎,小老头从那会儿就看出,这小子不是池中物。

      不过那一年,他可真是不容易。

      母亲避世,父亲轻视,外祖不耐,旁人作乱想分一杯羹。

      十五岁的少年,谁能想到他挨过来了?

      在一堆污七八糟的事儿里,练了一身铜皮铁骨,练得一手人情世故,练就一副强大心态。

      之后我们这些老街坊觉得他变了些,可又不知道何处有变,只暂按下疑惑,毕竟人是无时无刻都在变的,闲人也无法询问人家。

      惊堂木一拍——“啪!”
      说书人道:“正是——风云散,金鳞现。”

      然后再道一道他的风流事吧。

      以前他被叫做京都第一纨绔。

      不过也不太准确。

      因为他喜欢游猎,听曲,还老同圣上一起玩耍,这都是不错的。

      但他游猎不损坏田地,还猎了侵扰家园的猛兽,有人用“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来称赞他。
      他听曲不调弄戏子,只是因为喜欢听戏,甚至会唱上几句,学的最好的是成璀,有人说像个六七分哩。
      他捉了人家的鸡,却只拔了尾羽,几只一起凑成一个键子,玩完后送给幼童,还给主人家奉上一贯钱。

      而且他效仿汉时游侠,经常助人,尤恨拍花子
      久之,娼盗不在他居住的地方出现。

      所以这纨绔多少包含调笑意味。

      倒是他清朗的相貌,为他赢来不少小娘子欢心,有个“玉郎”便是说他了。

      每每出行,若骑的慢些,便少不了些“掷果盈车、囊帕满怀”的局面。
      但他却从不接任何香囊手帕,说是给未来娘子留着“清白之身”,也是有些天真了。

      好,说回正事。

      他十六岁时随父亲出席东池宴,

      星眉剑目,英姿勃发。

      引得当时第一歌姬———沽轻动了心。

      人们猜测大概是他不鄙视烟花女子,曾多次救助她们的原因。

      若荼给他下了帖子,
      本是少年风流,大家对此也是持鼓励看笑的态度。

      但他带着十分慌张的表情,在黄昏时去了锦云楼要明确拒绝,又在那闹了个大红脸。

      悻悻跑回去,几天不出门。

      后来六皇子,如今的圣上才劝出来。

      说书人叹了口气,又道:

      也幸好将军还没个红颜知己,没负了一个姑娘。

      好了,

      今天就说到这。

      你说战场?那老朽就不知晓了。

      我去过西北,

      那里风很烈,夏天很热,冬天很冷。

      还有,它有钰朝最大的雪。

      最后一战,将军葬在了雪里,

      开始还能看见红彤彤一大片,

      后就只余白茫茫了。

      可怜战争刚胜利,主将就失踪了,将士们大喜大悲,还必须秘不发丧。

      再后来,

      再后来只寻回一把银枪。
      【后记】
      五年后,

      说书人死在客栈,走的很安详,走时是一个穷光蛋。

      最后一枚铜钱入了陈墨楼,伙计看情分舍给了他一份最下等的茶。

      他早被辞退了,

      因为他总讲一个将军的故事。

      哪怕他说的再精彩,

      那毕竟是别人的故事,

      那毕竟是一个已经死了的别人的故事。

      人总会腻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一·说书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