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五章 ...
-
九原秦军驻扎营地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不好啦,留侯的营帐着火啦!!”
士兵们齐心协力的给冒着浓烟的营帐倒水。过了一会儿,浓厚的烟雾终于没有了。衣裳全部打湿,身形狼狈的张良从里面出来了。
搞什么玩意儿?
不就点上几个烟尝尝味道吗??你们就以为着火了,来灭火呀!
张良痛骂了这些瞎操心的士兵几句,众人诺诺称是作鸟兽散去。
张瑶匆匆换了一扇整理仪容,慢慢踱步走向了主营帐。
此时已经是大秦一统天下后的第五年。
自从当年设立六扇门之后,张良也开始收容孤儿打造他的势力。一直想要收拾张良的昌平君,最后被嬴政收拾了。张良把昌平君在秦国各地挖地道的事儿爆料了出来,嬴政就开始盯上他了。昌平君,燕丹,农家侠魁田光等诸子百家所策划的荆轲刺秦事件。从一开始这个计划就是暴露的。这里面还有项燕,项梁父子两人去往秦国和昌平君密谋一个时辰被嬴政抓个正着,项氏父子俩直接被斩首,昌平君也失去了右丞相的位置。昌平君的党羽因此被削弱不少。还有策划的韩国叛乱事件,嬴政虽然只知道一点点就猜出大半。嬴政就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安排昌平君去安抚楚国。因为李信在此之前已经得到了嬴政的嘱咐,所以他并不信任昌平君,反而借机把昌平君打成叛逆。当然,最后灭楚的还是王翦所带领的六十万大军。另一边的嬴政根据影密卫提供的楚系的名单,把楚系一扫而空,这个雄霸秦国数十年的朝堂势力彻底没落了。侥幸逃跑的昌平君,回到楚国成了楚王但还是没能挽救楚国最终自杀殉国了。说起来昌平君的一生倒是跌宕起伏,颇有传奇色彩。
而张良这个当朝国舅,在统一战争当中,作为监军长期来往于军中做参谋。然后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军师。在此之前是没有军师这个词的,在张良出现以后就有了。张良最为人传诵的奇谋就是抹书间李牧,把李牧赶到九原边上替大秦攻灭北胡。
这里就不得不说李牧其实是一个悲剧。当时的赵国就是昏君和奸臣同时存在,在军中安排了人来盯着李牧。邯郸使者发现了张良写给李牧的一封涂抹关键地方不清楚的书信。在本就不信任的情况下疑心生暗鬼,罢免了李牧主帅的位置。接下来的赵国在王翦的手上就是一败涂地。李牧为了保护最后的十万大军,只能逃向西域。灭掉赵国之后,张良向秦王嬴政请求把十万大军的家属全部送到九原来,也就形成了如今的九原城。虽然李牧嘴上说不要不要,但却不能忽视赵国士兵的真实愿望。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成了,李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着李字旗,秦军提供军粮给这几万大军作为大秦编外人员去打胡人。
在一统天下之后,照理来说,应该开始种田模式安抚人心。但是雄心壮志的政哥怎么会停下超越的脚步?所以什么修长城,修直道,修水渠等等工程。实话说这些工程全部都是有用的都是对国家有利的。但是嬴政非要把这些工程全部同时进行。各地都在拉壮丁,就连田里种地的人都没那么多了。张良为此和已经升级的始皇帝嬴政大吵了一架。而唯我独尊的始皇帝又哪里会听劝?无奈之下的张良,联系公输家族制造各种超越时代的农用机械,进行机械化种地总算稳定了大部分人心。还有李牧蒙恬在对胡人战争期间所俘虏的胡人全部拉去建造长城等等各地工程。即便是如此,各地被抓的壮丁也不少,而被抓走的壮丁也很少回来。
然而机关算尽,有一个让张良极为头疼的问题就是十八世子胡亥。张良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尽量清除大秦的弊病扶苏继位,就可以改变未来。结果作为王后的张梦瑶生下了胡亥。张良就没有办法对胡亥下手。下手,没毛病啊!张良原本的打算就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十八世子胡亥弄死!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张梦瑶的存在让胡亥得到了嫡子的身份。这个嫡子身份与扶苏的嫡长子身份硬是打成平手。而胡亥又偏偏是嬴政最喜爱的儿子。昌平君倒台之后,楚系的势力又被清洗了一空。更加让张良郁闷的就是,张良所有的功劳都会为这个极品小外甥添加光彩。而张梦瑶的长子扶澈对帝国权力毫无兴趣,勤练武功,热爱游历天下经常出宫。即便张良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他也没有办法去跟扶苏说,我支持的人自始至终就是你。以上种种导致胡亥成为了大秦帝国最有可能继位的人。
这贼老天怎么会这样?胡亥的运气就这么好吗?
令人欣慰的是,嬴政并没有放弃扶苏,仍是对他寄予厚望。允许他与蒙家来往甚密。但是嬴政一直不立太子,还是给了帝国上下众人很多幻想余地。
此时的张良正在军帐当中与九原军的主帅蒙恬叙话。
“蒙将军,经过这段时间对胡人各部落狂轰滥炸。大秦也将再也没有胡患可言了。”
简单来说就是让公输家族的机关兽,充当空军去扔炸药。本来是比较低级的火药,但是张良来了,所以他就升级了。
“这都要多亏留侯计谋深远,又有公输家族的机关兽相助。大秦从此少了一个祸患。”
“你们这些年确实让胡人,消耗了不少元气。如今收拾起来也方便了许多,接下来就让这几十万胡人作为奴隶为我大秦各地的工程继续添砖加瓦。”
“为中原永去胡患,蒙恬在此谢过侯爷。”说完向张良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将军不必多礼。良所做皆是为了天下的太平。”
张良虽然这么说,蒙恬却不全然相信。因为自从十八世子胡亥出生之后就有传言,亡秦者胡。虽然说只是传言,但也给胡亥带来不少阴影。蒙恬可能永远都不能相信,亡秦者胡,正是张良借昌平君之手,为了防止胡亥继位放出来的谣言。
接下来张良就向蒙恬道别回返咸阳。
另外一边,
始皇帝嬴政和丞相李斯两人站在城楼上,也在进行的一场对话。
“墨家自从出世以来,就以机关术见长。据说他们花费上百年所建造的机关城。正是为了给乱世中的人们留下的最后一片乐土。”
“这么说在大秦未统一天下之前,这个墨家就开始建造机关城了??”
“正是如此,陛下。”
“我大秦的天下竟有一片法外之地。这样的地方不该存在于世!”
“陛下所说,同样是微臣所想。”
嬴政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大周八百年共主就是八百年的动乱。寡人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让这个天下的子民都能享受到和平的沐浴。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被称为乐土!”
赢政英姿勃发眼神悠远的注视着这片天空。
这便是寡人的天下。
李斯有些感慨地说道。:“陛下,天下已经五年都没有大型的战争了。”
李斯也有些心驰神往,作为大秦地相国,统一天下的功臣,当然也会是后世永远铭记的传奇人物。
嬴政没有说话,心里却非常受用。他就是为这个天下带来和平的人。
李斯接着说道。“臣在这里恭贺陛下,留侯已经为大秦永远除去胡人这个隐患。”
不得不说有了张良的存在,大秦帝国许多隐患都被他掐灭在摇篮里。
赢政唇角微勾似乎是随意的问道。“李斯,对于亡秦者胡,这句话你怎么看?”
嬴政同样以为张良主动请求去处理胡人的事,是为了击破亡秦者胡的谣言。
“微臣以为此事只是流言,不足采信。”
“既然亡秦者胡指的不是胡人,那么会是谁?”
这就是张良特意要把亡秦者胡这件事捅出来的原因。古人总是会相信那些预言。始皇帝不会全信,也不会完全不信。这就为胡亥继位增加了不少难度。
嬴政的语气显得云淡风轻,而李斯却感到重如千钧。
“微臣实在不知。”
嬴政转头直视李斯。“你是真的不知吗??”
李斯有些庆幸嬴政皇冠上的珠帘完全挡住了他的视线,让他的心里有了缓冲余地。“这件事并非微臣该议论的。”
李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他只忠于始皇帝一人,不想搅进储位之争的事情上。
“寡人真的想要知道亡秦者胡,此事究竟是真还是假?”
嬴政对于这个传言一直是半信半疑的。在胡人已经彻底被消灭的情况下,这个预言的指向性就非常的明显了。这个预言所指的就是胡亥。嬴政对于胡亥不说全然了解,但也知其大概。胡亥确实极为聪慧机敏过人。同时,热爱享乐对于玩闹颇有兴趣。因为亡秦者胡的谣言,很少主动对朝中事务进行发言。赢政喜欢胡亥也并非没有原因。胡亥是赢政最喜欢的女人所生的儿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受尽宠爱。胡亥对待自己的父亲非常亲密。赢政虽然是孤家寡人,但并非是无情无欲。面对儿子如此的信赖,不自觉得就会多疼爱几分。这就与扶苏形成鲜明对比。因为昌平君的背叛,扶苏小心翼翼对待嬴政,谨守君臣之别,却疏于父子之情。昌平君本就是嬴政心头的一道疤,偏偏扶苏有了心结无法对嬴政袒露心声。时间一久,免不了远离长子疼爱幼子。
最终,嬴政沉默良久只能长叹一声。“下去吧。”
李斯如蒙大赦,赶忙行礼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