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诡江 ...
-
初升的太阳,散发出一丝丝阳光直照大地。大榕树下,茂密的树叶在太阳升起的角度问题暂时还没发挥出遮光的能力。英子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地上被一缕缕阳光直射身上,浓郁的水气得到遏制,阴气也消散了许多。
刚子起身站在英子前替她挡住了阳光,但还是有零星的阳光能照到她身上,担心道:“七叔公,他们怎么还没来?英子这样被阳光照着会不会不好?”虽然他不懂,但是也知道尸体不能见太阳光。否则魂魄会受到影响。
“不会!只要不是正午阳光都不会对英子造成伤害的。”七叔公安慰道。一般只有正午时刻才会对鬼魂造成实制性的损害,压制煞气的暴动。不然为何古时会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就是因为午时三刻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
“刚子,你在这里看好英子。我去去那里,那边有几个人好像往这里来了,我去阻止他们。”七叔公用手指了指远处向这里走来的几个人,对刚子说道。
刚子点了点头应声好,英子虽然不在了,但是她现在这个样子他不想被别人看到。
要说哪里出事了,哪里是总会多多少少聚集些看热闹的人。这亘古不变的围观法。不管你是摔跤了,还是家里失火了。他们第一反应都是围在那里先看着,笑上几下,相互之间问问怎么样,然后说上几句风凉话来嘲讽。真正想帮忙的人是少之又少。
天越来越亮了,往常堤坝上都有不少人扛着农具下地干活。今天却没有看一个人,只有这几个老人家想来这里看看发现了什么事。想来一定是刚才那阵敲锣声的缘故,有人通知了他们。七叔公紧锁的眉头松开了,并非他有意去阻止村民下地,要说往常没出现英子这样的意外情况也是可以下地干活的,坏就坏在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况且现在要不是出现太阳,是阴天的话那样后果会更糟!
鬼门关大开,不仅仅只是百鬼夜行那么简单。除了有鬼街、鬼市之外还会出现奈河。不要以为只有亡魂投胎才过奈何桥喝孟婆汤!其实每逢鬼节,奈河就会与阳间的河流相连接。有些善鬼就会在尘世的心愿已了后,直接通过阳间的奈河来到奈河桥喝孟婆汤转世投胎,不需要在地府作逗留。如果生人误闯奈河,那么恐怕只有进没出。所以昨晚七叔公才会阻止他们下河救人。奈河会在鬼门关大开之时出现,不分白天黑夜,如果白天是阴雨天它不会消失,只有太阳出来了,它就会隐去,一连三天三夜直到鬼门关关闭。虽然奈河隐去了,但想通出奈河去奈河桥的鬼不会离去,他们只会在阴凉的地方隐去魂魄,等待奈河再次出现。两岸边的农植物都是它们的寄魂之所,如果这时候下地干活,无疑是在自寻死路。鬼虽然是善鬼,可是散发出的阴气不是常人能承受的。除非你得道高人,能抵御这些阴气的侵蚀。
在唐朝末年间,就曾有个高人听到唐明皇苦苦找寻杨贵妃,不惜花重金悬赏各方能人异士去找寻,但也没能找到。那高人掐指一算便已知道杨贵妃在动乱时分就已死去,唐明皇所找的能人异士无非就是想让他们上天入地去找寻杨贵妃鬼魂罢了,哪知道这些所谓的能人异士都些神棍根本不懂道法,更不懂其门。
一次机缘巧合,他的道法被唐明皇所知。派人找到了他,要求他把杨贵妃带回来。那高人无奈只能告诉唐明皇说,杨贵妃没有什么大功德又不是学道之人上天肯定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去处只能是地府。又告诉唐明皇,鬼门关大开之时奈河便会跟着出现。到时候只要顺着奈河到达地府就能找到杨贵妃。但是奈河只能进不能出的,所以在下奈河前必须要用红绳作为阳世间的牵引之物方能下河。即便有了红绳到奈河便是入了忘川,只有情深之人不忘却情才能不忘回时的路,一般的人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高人告诉唐明皇要他自己亲自下地府去找杨贵妃,又把奈河出现在哪条河流哪个间断告诉了唐明皇。
唐明皇犹豫了,这大好河山他还没看够,万一他去了地府就再也回不来了呢?他怎能放下?不行!一定还有别的法子!就在唐明皇还想开口要求高人帮他时,只见那高人跃上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飞来的仙鹤驾鹤飞走了。此后便也找不到那高人的踪迹。
鬼门开,奈河现。夹着云雾缭绕,让人看不清任何东西。唐明皇在江河边派了几个侍卫下河寻找,结果红绳拉了回来那头什么也没有,连带那几个下河的侍卫也尸骨无存。唐明皇也只能作罢。这一幕被写成诗集流传了下来,其中一句最让人广为流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而奈河会在阳间出现也是那时才被知晓,后来被人们误以为唐明皇太痴情了才有人写出这诗集。而那奈河出现在阳间根本是杜撰出来的。
奈河到底有没有在阳间出现过?道家们各执一词,有的说,如果真有出现,那为什么唐明皇没能带回杨贵妃?有的说,有出现,只是它每次出现与阳世间所连接的河流地点不一样,可能随时变换河流与其连接。所以道书上没有关于奈河出现在阳间的任何记载,有的只是口口相传,恐怕,大概,人们早已忘记了。
七叔公也是看见昨晚起雾才想起爷爷小时候跟他说的话,原来传说中的奈河真的会出现在阳间。就在这条江的某一节肯定与奈河相连通着。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有人朝七叔公问道。
“没什么!”七叔公下意识敷衍道。
“那刚子怎么站在那里?地上躺着又是谁?为什么躺在那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要不要我们帮忙?”
七叔公摆了摆手,“你们先回去吧,没什么事。再说你们年纪大了也帮不什么上忙。”七叔公走近对几个想过来帮忙的老人家说道。
“我们就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欸,不是我说老七,你年纪也不小了,你怎么就在这凑热闹呢?还不许我们过去?”开口的是一个年约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在一行人中也就她显得尤为年轻,腰不驼,头不白,眼睛也明亮,虽然脸上有不少褶皱,但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
“诶哟,大嫂瞧你说的。我这不是为你们好吗?”七叔公顿时苦脸了,要说他这个大嫂也是个人物,在村里也是没人敢招惹她的。听听这音色,你想跟她吵跟她争辩?门都没有!准是只有被骂的份!
“英子死了,尸体就停在榕树下。那里现在阴气很重,不让你们过去也是怕你们沾上晦气。”七叔公只得无奈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英子死了?怎么死的?”
“淹死的!”
“好好的,怎么会被淹死?”
“被鬼害的!”
“怎么会被鬼害?”
…………
他又不是鬼!他怎么知道?
七叔公已经不想回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出自他那大嫂的嘴里,莫名的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犯人在被审问,这就是为什么他一见到她们过来开口问话就下意识的说没什么……